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Varjo的「Bionic」預示著VR顯示的未來

Varjo的「Bionic」預示著VR顯示的未來

hi188| 撰文

一直以來,關於屏幕和顯示效果都是VR領域熱議的話題,從LCD和OLED的屏幕材質、3K、4K甚至8K的解析度、再到可變焦VR顯示系統,以及雙顯示屏混合顯示系統,此後還會延續。

總之,當前VR顯示效果並不理想,為了提升視覺效果各家給出的解決方案也完全不同。

Varjo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該公司成立於2016年,總部位於芬蘭赫爾辛基,其旨在開發一款「人眼級」解析度的VR和XR硬體。公司創始人兼CEO Urho Konttori,此前曾供職於諾基亞和微軟,曾負責Meego N9和高端Lumia手機的部分研發工作。

2017年底,Varjo宣布獲得820萬美元的A輪融資,不久後再次獲得670萬美元融資,當時展示了一款VR原型機:Bionic,其特點是採用雙顯示屏的混合顯示系統,可大幅提升顯示效果,並增強應用性能;2018年10月,再次獲得3100萬美元的B輪融資,至此共計獲得融資近4600萬美元。

並且,Konttori此前還表示將於2018年1季度將提供Bionic原型機給合作夥伴。

為什麼大家非常看好Varjo的顯示技術呢?這要得益於其獨特的雙屏顯示系統。

1

神奇的雙屏顯示系統

Bionic VR原型機的特別之處在於它給每隻眼睛配備了兩個顯示器,最初的版本是一塊1080×1200解析度的副顯示屏,一塊尺寸更小的1920×1080解析度的微型顯示屏作為主屏幕,這通過雙屏提供兼容性的顯示。

這樣設計最大的好處就是:眼睛將更多資源集中顯示到中間清晰度更高的主屏幕,而對於眼睛的餘光區域則用解析度較低的副顯示屏填充,讓每塊屏幕物盡其用。

雖然整個顯示模組中只有中間一小塊區域是極高的解析度,但並不影響整體的觀感。

與此同時,在今年5月份的AWE2018上,Varjo再次展示升級版的原型機,主要改進是將副屏幕解析度提升至1440×1600,當時外媒給出的體驗評價是整體顯示效果更出色,兩塊屏幕之間融合區域顯示效果有所改善,但依然有亮度不均衡、畫面失真的情況,但整體已經沒有初始版那麼突兀。

Varjo公司CMO Jussi表示,Bionic最開始將不支持屏幕變焦功能,但可通過眼球追蹤實現注視點渲染,這也可以進一步降低對PC性能的依賴。

通過上圖對比,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模擬的Vive Pro和Varjo Bionic的視覺清晰度。注意:這裡只的是Bionic中顯示的解析度更高的主屏幕的清晰度

雖然我們很希望將這種技術應用到消費級VR頭顯中,但是由於技術的成熟度和成本問題,可能需要幾年時間。

據悉,Varjo的第一款VR頭顯將定位於商用領域,並且也是商用領域的高端機型,因為它的售價預計在5000-10000美元,預計將在2019年1季度推出。

即便5000美元,對於一台VR頭顯來講也是十分昂貴的,但是Bionic中雙屏顯示技術則是非常令人期待,且對未來VR顯示有積極的影響。

2

Varjo最新Bionic原型機體驗

外媒RaodtoVR記者Ben Lang在本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VRX 2018大會上體驗了最新的Varjo原型機,但由於最新原型機不允許拍照,所以下列圖片為之前版本的照片。

首先,在外觀上Bionic原型機採用了更細緻的塑料材質,手感更舒適。同時也加入了綁帶設計,這也是該原型機首次加入綁帶,前額有固定裝置,後部有一個旋鈕調節鬆緊,頂部連接線也採用布藝包裝,猜測設計和PS VR頭箍式類似。

當然,重量上確實會顯得偏重,並且該機配備主動散熱系統,熱風是從VR頭顯頂部吹出。此前,Konttori也表示Bionic中由於配備雙顯示屏模組,以及大量的零配件,的確需要採用主動散熱的設計。

Varjo Bionic出廠將不配備耳機,這是因為他們預計高端企業客戶通常不需要音頻部分,如果需要也會自行選配高端耳機。

頭顯頂部擁有一個物理按鈕,可執行一些快速方向和確認反饋操作,可以進一步拜託對手柄的依賴。

儘管Varjo此前一直宣稱支持眼球追蹤技術,但知道本周才首次公開展示,Varjo稱Bionic中的眼球追蹤時當前最精準的方案。當然,Varjo還表示之後也會通過公開一些列方案測試,證明其精度達0.2°。

此前,Varjo還宣稱將提供可移動的屏幕追蹤技術,意味著屏幕會跟隨你眼球注視方向移動。不過該公司表示最初版將不支持此技術,而眼球追蹤僅用於軟體方面的應用。

顯示屏中間區域沒有任何紗窗和顆粒感,和當前主流PC VR比差異十分明顯,觀看物體細節更清晰,甚至還可清晰的看到細小的文字,這是常規VR頭顯體驗較差的部分。

另外,兩塊屏幕之間的縫隙已經比較完美,但仔細觀看還是可以看出來。

最新版VR原型機採用了光纖線纜,長度為10米,這不是普通消費級頭顯能夠比擬的。線纜非常薄,並將直接連接到串流盒。

當然本次體驗也發現一些問題,例如屏幕畫面會有撕裂現象,同時高解析度的主屏幕邊緣有反光現象。Varjo官方人員表示,前者是因為軟體驅動兼容性問題,而後者是由於尚未在透鏡上增加防反射的塗層,這些問題都會在正式版發揮前解決。

另外,視場角看起來似乎變小了,Varjo解釋這或許由於泡棉部分填充太多導致,之後會進一步解決。

最後,Varjo表示還將其顯示屏送測至Technicolor,進行顏色和亮度的校準,以呈現出更佳的顯示效果。

短期來看,Varjo的VR頭顯可能適用於那些對顯示要求極高的行業,例如醫療、汽車、建築等,當然前提是VR技術對他們有正向的價值,而不是僅僅用於展示。長期來看,Varjo的雙屏顯示方案給未來的VR視覺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路,接下來就是期待該方案普及到消費級產品中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亭網 的精彩文章:

面對VR的岔路口,Facebook該如何抉擇
VR遊戲《Arca』s Path》發布,只需頭部控制,玩法簡單有趣

TAG:青亭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