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菜根譚》:君子養心莫善於誠

《菜根譚》:君子養心莫善於誠

《菜根譚》中雲「信人者,人未必盡誠,己則獨誠矣;疑人者,人未必皆詐,己則先詐矣。」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在生活中,我們既然肯定了一個人,就不要去懷疑對方,即便對方有一些我們所不知的虛假,只要我們真誠對待,就一定會感化對方。

《菜根譚》:君子養心莫善於誠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荀子曰:「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誠實就是不做作,不偽裝,像花一樣自然,親切地開放,是一種敞開的力量。只要我們真誠、樸實地做好自己,展現自己,而不刻意地偽裝、掩飾,別人就會感受到這股力量,正所謂:「信人者,人未必盡誠,己則獨誠矣。」

《菜根譚》:君子養心莫善於誠

俗話說:「再一再二,沒有再三再四。」一次的欺騙可以瞞過對方,但是第二次、第三次就不會了,而這種情況就會直接導致信譽的貶值。一個人的信譽,尤其是在為人處世上,是至關重要的,不真誠就會使身邊的人對我們的人品產生質疑,久而久之就會疏遠我們。

《菜根譚》:君子養心莫善於誠

為人真誠,是一種人生智慧,真正的智者對於誠實的經營不亞於任何一項道德修養。而真正的誠實不是那麼簡單的,首先要做到誠不欺人,在不欺人的同時還要不欺己。做人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我們在與人的交往中,會通過對方的言談舉止和我們的觀察,來判定對方的意圖是否不善,這是古人講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就可以隨意地去評價、判定一個人,這樣的結果往往就是,對方不虛偽,而我們卻變得多疑起來了。

《菜根譚》:君子養心莫善於誠

一瞬間的感動並不能影響一個人,而是需要不斷努力,堅持不懈的毅力才是最具感召力的。一次兩次的真誠,偶爾敞開的心扉,並不能讓人感受到我們的真誠。劉備沒有三顧茅廬的真誠,不會有後來的宏圖霸業;李嘉誠如果不是一直恪守「誠信」二字不可能成就今日的商業帝國。真誠,就是誠心誠意地付出,展現真實的自己,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去感化身邊的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憑藉自身的魅力,匯聚有德之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素佛堂 的精彩文章:

《菜根譚》:君子當潔身自好,有所為有所不為

TAG:素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