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四十三輕戒(7):七、障無畏施戒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四十三輕戒(7):七、障無畏施戒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四十三輕戒(7)

七、障無畏施戒

文 / 觀諸法如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一:

四十三輕戒

障無畏施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於諸暴惡犯戒有情,懷嫌恨心,懷恚惱心,由彼暴惡犯戒為緣,方便棄捨,不作饒益,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由懶惰懈怠棄捨,由忘念故,不作饒益,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何以故?非諸菩薩於凈持戒身、語、意業,寂靜現行諸有情所,起憐愍心,欲作饒益;如於暴惡犯戒有情,於諸苦因而現轉者。無違犯者:謂心狂亂;或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或為將護多有情心;或護僧制,方便棄捨,不作饒益,皆無違犯。

《瑜伽論記》卷第十(之下):「第七於破戒者棄捨不作饒益者障無畏施。」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於諸暴惡犯戒有情,懷嫌恨心,懷恚惱心,由彼暴惡犯戒為緣,方便棄捨,不作饒益,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於諸暴惡犯戒」的有情,「惡」字,加個「暴」字,表示這個人壞到極點了,不但是輕微的罪過不算一回事,嚴重的罪過都不算一回事。「於諸暴惡犯戒」的有情,菩薩對於極暴惡的眾生、犯了很多戒的人,怎麼樣來對待他?菩薩「懷嫌恨心、懷恚惱心」,「由彼暴惡」,認為對方的心性暴惡犯戒,「為緣」,為因緣故,「方便棄捨」,菩薩假藉一個理由,棄捨了暴惡犯戒的有情,不教化他了。「不作饒益」,不會做一些對他有利益的事情,這樣的話「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韓清凈《披尋記》:「於諸暴惡犯戒有情至不作饒益者:謂諸有情,性自成就上品不善身語意業,無少慈愍,由是因緣多起毀犯,是名暴惡犯戒有情。若諸菩薩故思加行,不欲以法攝受、調伏、成熟,及以財物種種布施而作饒益,是名方便棄捨,不作饒益。

「謂諸有情性自成就上品不善身語意業」,謂有很多的眾生「性自成就」,心裏面生來就會成就「上品不善身語意業」。這不是說後來遇見惡知識的關係,他的性格變成很壞,不是這樣,而是他生來就是性格不好的。「無少慈愍」,這個人沒有一點慈愍心。「由是因緣多起毀犯」,由於這個人沒有慈悲心,他生起了很多犯戒的事情,「是名暴惡犯戒有情」。

「若諸菩薩故思加行,不欲以法攝受調伏成熟」,若是菩薩「故思加行」,就是自己主動的思惟觀察,採取取一種行動,「不欲以法」,就是不想要以佛法「攝受調伏」,同他建立良好的關係,叫做「攝受」。菩薩不願意用佛法來攝受他,也不想調伏他的煩惱,成熟他的善根,不想做這個事,這是不以法來「攝受調伏成熟」,這是三樣事。下面「及以財物種種布施而作饒益」,這個「不欲以」貫下來,也「不欲」,就是也不願意以財物種種的布施,「而作饒益」,來利益這個眾生。不想做「攝受、調伏、成熟」,「是名方便棄捨不作饒益」。

《菩薩戒本經》:「若菩薩,於兇惡、犯戒眾生,以瞋恨心,若自舍,若遮他令舍,不教化者,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

兇惡,是指很兇惡極之人;犯戒,指學佛受戒後之七眾弟子,煩惱障特重,不能如法持戒者。普薩遇此二種人,不但不度之。且以「瞋恨心,若自舍」。動瞋恨心而舍離之,「若遮他令舍」,遮乃遮止,發現其它菩薩有心要度他,卻遮止,阻止其度化。「不教化者」,自己也不教化他,也不同意別人教化他,如此則「犯眾多犯」,犯突吉羅罪,「是犯染污起」。這是以瞋恨心而犯染污起。

若由懶惰懈怠棄捨,由忘念故,不作饒益,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

「若由懶惰懈怠棄捨,由忘念故不作饒益」,若是這樣不作饒益,「是名有犯」,也是有罪,「有所違越」的,不是「懷嫌恨心、懷恚惱心」,所以是非染污的違犯。

《菩薩戒本經》若懶惰、懈怠,若忘、遮他,犯非染污起。

若非填恨心舍兇惡犯戒眾生,只因懶惰懈怠,而不度化。「若忘」可以有兩種解釋:一、自己忘了若不教化,是犯戒的。二、他人正教化時,自己忽然忘失,於無意中阻止其教化,此乃不該阻止而阻止之,並無瞋恨心。「犯非染污起」,罪過較輕。

何以故?非諸菩薩於凈持戒身、語、意業,寂靜現行諸有情所,起憐愍心,欲作饒益;如於暴惡犯戒有情,於諸苦因而現轉者。

「何以故?」解釋犯這條戒的原因。什麼原因菩薩不饒益暴惡犯戒的有情,也是犯戒?

「非諸菩薩於凈持戒」,「凈持戒」,持戒清凈的人,「身語意業」沒有煩惱的擾亂,身語意業都是寂靜的現行的。「起憐愍心,欲作饒益」,菩薩對這樣持戒的人,有修行的人也「起憐愍心,欲作饒益」,菩薩也有這種心情,想要利益他們。

「如於暴惡犯戒有情於諸苦因而現轉者」,正在造惡的眾生,菩薩對這類的眾生,「起憐愍心,欲作饒益」,是更大的「起憐愍心,欲作饒益」,是超過「凈持戒身語意業寂靜現行諸有情」。能夠清凈持戒的眾生,身語意業都能寂靜,這種人當然不會到三惡道去,一定是在人天裡面,或者是到佛世界去,他們並不是那麼急於教化的人。若是「暴惡犯戒有情於諸苦因而現轉者」,就是現在就有種種罪過的活動,叫做「現轉」,這個人是要到三惡道去了,他們是急待菩薩的救護的,所以菩薩應該對他們生起的憐愍心,「欲作饒益」,是非常勇猛的。但是菩薩棄捨了「暴惡犯戒有情於諸苦因而現轉者」,不去饒益他們,就犯了這條戒。

《菩薩戒本經》何以故?菩薩於惡人所起慈悲心,深於善人。

什麼原因不教化惡人也是犯戒?菩薩大悲心平等度化一切眾生,善人和惡人也應當度化。「菩薩於惡人所起慈悲心深於善人」,菩薩對善人起慈悲心,還不如對惡人起慈悲心那麼高深。這是因為善人知道做善,會得善報,將來不會太苦;惡人造罪,將來得惡的果報,太苦惱了,所以菩薩對於惡人起的慈悲心特別深,是這樣的意思。「菩薩於惡人所」,對於這些做了很嚴重惡事的人,對他要起慈悲心,要拔他的苦惱,給他安樂才對。但菩薩自己不教化,也不同意別人教化,障礙別人教化,那當然違背了慈悲心了,所以這是犯戒了。

北天目蕅益沙門智旭箋《菩薩戒本經箋要》:「慈以與樂,悲以拔苦。善人自知避苦求樂,惡人則但有苦無樂。故菩薩深起慈悲。譬如父母,雖等愛子。而於病者,尤偏憐也。

善人自己知道不作惡能避苦,修善能求樂。惡人作惡,將來必定墮落,有苦無樂。故對惡人更鬚生起大慈悲心,比對善人之慈悲心更要特殊。比如父母有多個孩子,本來應當平等愛護。但其中一位孩子是得重病者,父母對他當然需要特別照顧。此父母比喻菩薩,兒子比喻眾生,生病之子比喻兇惡犯戒眾生。兇惡犯戒的眾生,因為煩惱病最重,將來會墮落,問題更嚴重,不先度之則會喪失法身慧命。故對兇惡犯戒之人,更要先行度他,不可舍離,方是菩薩道。

韓清凈《披尋記》:「於凈持戒身語意業寂靜現行諸有情所至於諸苦因而現轉者者:謂若有情其心溫潤、其心純凈,堪忍柔和,無不善業煩惱現行,由是因緣,持戒無犯,名凈持戒、身語意業寂靜現行諸有情類。與此相違,起諸煩惱,造不善業,是名於諸苦因而現轉者。以是因緣,墮諸惡趣受諸苦故。

「謂若有情其心溫潤」,有的人,他的內心非常的溫和、柔軟,有佛法的滋潤。「其心純凈」,他的內心比較清凈,雖然也是凡夫,但是他的煩惱被四念處所對治了,所以現行上還是清凈的。這個世界很多引誘我們生煩惱的事情多的很,他也是一樣在這個世界上居住,那為什麼他的心裡純凈,不生煩惱?「堪忍柔和,無不善業煩惱現行」,是因為「堪忍柔和」。「堪忍柔和」,他有四念處的戒定慧,所以就能堪忍,能忍得住,不生煩惱,所以心裏面柔和。「柔和」是沒有煩惱的相貌。有煩惱的是剛強的,貪、瞋、痴煩惱起來是剛強的,都是不容易迴轉,不容易調伏。現在已經學習佛法,能調伏煩惱了,所以心裏面柔和。「無不善業,煩惱現行」,內心裏面沒有罪過的事情,和煩惱的活動,所以心裡清凈。「由是因緣持戒無犯,名凈持戒身語意業寂靜現行諸有情類。」

「與此相違,起諸煩惱」,與「凈持戒寂靜現行」的境界相違反的,那就是「起諸煩惱」。也可能是前一生帶來的煩惱非常重,也可能是現在沒有四念處的對治,不管是出家不出家,若沒有四念處的對治,煩惱就是要活動的。煩惱活動的時候,「造不善業」,就會造作了很多罪過的事情,「是名於諸苦因而現轉者」。「以是因緣墮諸惡趣受諸苦故」,造了罪,有因就有果,這就叫做「於諸苦因而現轉者」。這是解釋犯罪的因緣,因為對這一類的眾生,要發大悲心,要急急的攝化他才對,反而放棄了,這是違犯了菩薩戒。

在《虛雲老和尚年譜》裡面,有這麼一段記載:虛雲老和尚住在雲南雞足山的時候,當時滇省掌新軍兵柄者為協統李根源將軍,他不信佛,想要毀滅佛法。虛雲老和尚知道了,就主動的到他那裡去,去調伏他,最後把李根源將軍調伏了。這位殺人不眨眼的李將軍被老和尚的人格及他所說的道理感化,反而成為老和尚的弟子。到後來,他與雲南將軍蔡鍔(蔡松坡),都對雲南的佛教做了很大的護持和貢獻。

無違犯者:

1、心狂亂;

「謂心狂亂」,這位菩薩心狂亂了,當然沒有堪能性持這條戒了。

或者可以這樣解釋:心狂亂,亦約雙方。一、菩薩本身精神有毛病,不能教化,不違犯;二、兇惡犯戒眾生精神有毛病,度化之亦無法接受,故不度之亦不違犯。

2、或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

若知兇惡或犯戒眾生,不待度化、教化,自有其它因緣令他改惡向善,能令他出不善處,安立善處。則不度化亦不違犯。

3、或為將護多有情心;

「將護」就是愛護,愛護其它有情的心。菩薩若去度化這個教化兇惡、犯戒眾生,他人誤會菩薩同流合污,很多的有情會起煩惱,而造口業、生譏嫌。為護持其它大眾道心,菩薩就不去度化這個眾生了,亦不違犯。

4、或護僧制,方便棄捨,不作饒益,皆無違犯。

「或護僧制」,或者是要保護大眾僧的規矩。僧團作了羯摩,就是規定出來,不准我們佛教徒和他有關係。如果這位菩薩若去教化他去,那就違犯了大眾僧的規矩,「或護僧制」。「方便棄捨,不作饒益」,就是以如是因緣而棄捨了這個眾生,不去利益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四十三輕戒(1):一、慳心不供三寶戒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四十三輕戒(3):三、不敬有德同法戒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