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屬中亞,烏茲別克與吉爾吉斯斯坦為何會苦大仇深?
文/王凱迪
中亞五斯坦國家之中,每個斯坦國都有其主體民族存在,除了塔吉克以外,所有中亞國家基本上都是以突厥人為主。在外界看來,這些突厥人是團結的小夥伴,是一致對外的中亞五國,然而,在這些國家內部,烏茲別克與塔吉克族、吉爾吉斯斯坦確實異常緊張。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蘇聯留下的弊端
蘇聯時期,中亞五國居民相互遷居現象普遍,民族分布處於「大雜居、小聚居、相互問跨界而居」的複雜狀況,然而蘇聯政府人為劃分民族並建立民族國家為當前中亞民族矛盾的複雜性埋下了禍根。
1924年,蘇聯為建立民族國家而進行民族區分,當時分界的主要因素是人文因素,經濟生產及地域,為加強蘇聯自身統治的「分而治之」政策也是其重要因素。特別是在中亞地區,蘇聯按照這種方式自1924年至1936年先後完成了現在的中亞五國的組建工作。
這種情況造成五國相互之間均存在眾多跨界民族,相互間對某些邊界地段走向和鄰國境內某些民族聚居區歸屬問題一直爭執不休。過去在聯盟中央的協調下,這些邊界形同虛設。蘇聯解體後,原先虛設的邊界變成了實實在在的國界,這些問題就成為各主體民族國家間關係緊張和摩擦的溫床。
圖/中亞民族分布圖
三國亂像
吉爾吉斯斯坦境內的馬茲別克族是人口最多的跨境民族,尤其是在接近費爾干納盆地邊緣的奧什州和賈拉勒阿巴德州,烏茲別克人最為集中。自1924年實施民族劃界以來,這裡的烏茲別克人和吉爾吉斯人之間不斷發生矛盾和衝突。
1990年6月,奧什州的烏茲別克人與吉爾吉斯人因建築用地的問題發生流血衝突,致使40多人死亡,200多人受傷。中亞各國獨立後,奧什州和賈拉勒阿巴德州的烏茲別克人憑藉背靠母國的地緣條件,與吉爾吉斯人針鋒相對,甚至無視吉爾吉斯斯坦政府的調解和有關的政令、法規,幾乎成為了國中之國。
公元9世紀,塔吉克民族共同體形成的關鍵階段——薩曼王朝建都布哈拉,並以撤馬爾罕和赫拉特為陪都。因此,塔吉克人向來把這三座中亞歷史文化名城當作本民族文化的遺產和聖地。蘇聯的大劃界之後,大量塔吉克人隨布哈拉、撒馬爾罕和赫拉特三個城市都劃入了烏茲別克境內。
蘇聯解體後,兩國對於上述城市的歸屬產生了嚴重的分界,塔吉克甚至有人在獨立初期曾提出「收回聖城」的口號。反觀塔吉克國內,一些對現政權不滿的烏茲別克族精英人物,在塔吉克獨立後多次組織和發起針對拉赫莫諾夫總統的顛覆活動,使兩國政府產生隔閡,甚至直接導致了兩國國家關係的惡化。
圖/塔吉克人
中亞地區的民族混亂局面,再加上蘇聯的隨意劃界為今天的中亞埋下了隱患。
參考文獻:1. 熊坤新主編,21世紀世界民族問題熱點預警性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