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不止於此!我國深空探測規劃任務還有這些…

不止於此!我國深空探測規劃任務還有這些…

我國未來深空探測任務將重點開展月球永久陰影區探測、小行星採樣返回探測、火星採樣返回探測、木星系及行星際穿越探測、太陽系邊際探測等一系列深空探測活動。隨著上述任務的實施,將開拓我國深空探測的深度和廣度,獲取重大原創性科學發現,促進我國航天技術跨越式提升,有力推動空間科學、空間技術和空間應用全面發展。

月球永久陰影區探測任務

月球極區的永久陰影區富含水冰,具有極高的探測價值。月球永久陰影區探測器由著陸平台和陰影區移動探測器組成,其中著陸平台在發射和在軌飛行過程中作為移動探測器的服務平台,攜帶移動探測器在臨近永久陰影區的月面光照區著陸,並繼續為移動探測器提供能源和測控支持;移動探測器月面著陸後與著陸平台分離,通過月面移動(低空飛行或月面行走方式)進入永久陰影區,完成探測任務。月球永久陰影區探測任務將為我國最終建立月球科研站奠定良好的基礎。

小行星採樣返回探測任務

小行星探測任務體現了多樣性和獨特性,任務探測成果關係到探尋宇宙的起源演化、物質結構、生命起源等重大基礎前沿科學問題,能反映公眾感興趣的工程基礎問題(資源、預警),已成為深空探測的熱點。小行星採樣返回探測任務中,探測器將首先完成近地小行星繞飛探測,選定備選著陸區後進行附著和採樣,完成後返回地球。返回器彈道式高速再入地球大氣層並在預定著陸場著陸,主探測器在地球借力後飛向主帶彗星,開展主帶彗星繞飛探測。與隼鳥號、歐西里斯號等小行星採樣返回任務採用的「即觸即走」(Touch and Go, TAG)的採樣方式不同,我國的小行星採樣返回任務中將在探測器穩定附著於小行星的情況下完成樣品採集與封裝,預期樣品採集量更大。同時,在一次任務中實現小行星採樣返回和主帶彗星繞飛探測,預期科學成果豐碩。

火星採樣返回探測任務

火星採樣返回探測任務的目標是在2030 年前實施火星土壤和岩石的無人採樣,並將樣品返回地球開展科學研究。將採用兩次發射的方式,分別發射執行不同子任務的兩個不同功能的探測器,其中一個完成火星捕獲、樣品轉移收納與火地返回,另一個完成火星大氣進入、下降與著陸(EDL)、火星表面上升以及樣品投送。預期將突破火星表面起飛上升技術、火星表面智能採樣、封裝和傳遞技術、環火軌道樣品捕獲和轉移技術、火星大氣輔助變軌技術、環火軌道交會技術和火星採樣返回微生物污染檢測與防護技術等關鍵技術。

木星系及行星際穿越探測任務

木星系及行星際穿越探測任務的目標是實現木星、木衛四的環繞探測和行星際穿越探測,為深化對木星系和行星際的相關科學研究提供科學探測數據。探測任務由木星系探測器和行星際穿越器組成。在到達木星前,行星際穿越器與木星系探測器分離,行星際穿越器在木星借力後飛往天王星,開展行星際穿越探測,同時木星系探測器在實施軌道機動後開展木星及木衛四探測。

太陽系邊際探測任務

太陽系邊際探測任務的目標是飛行到距離太陽約150 億公里(約100AU)的日球層邊界,開展物質結構、宇宙演化、生命起源等重大科學問題的探測與研究。參考「旅行者」任務的實施經驗,為提高太陽系邊際探測任務獲取科學成果的可靠性,因此考慮同型設計,同期發射兩顆探測器,飛向兩個方向,開展日球層雙向多目標飛越探測,使科學成果最大化。通過任務的實施,突破太陽系邊際探測軌道設計、高效能源技術、遠距離測控數傳技術、自主控制與管理等深空探測共性關鍵技術,使我國具備外太陽系甚至太陽系外深空探測能力。

我國在深空探測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進展和突破。展望未來,隨著我國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深空探測的深度和廣度將不斷拓展。在月球探測方面,首先將按已有規劃穩步推進,如期完成「繞、落、回」三步走的戰略目標;在此基礎上,將進一步開展月球永久陰影區探測。在火星探測方面,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研製進展順利,有望實現高起點的火星探測。小行星採樣返回、火星採樣返回、木星系及行星際穿越、太陽系邊際探測等任務正在論證中,將持續帶動我國航天技術進步,促進科學認知重大創新,在建設航天強國的道路上更進一步,為人類文明作出我國應有的貢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太空網 的精彩文章:

SpaceX火箭再次發射成功,助推器墜海回收失敗
Wi-Fi萬能鑰匙有了大動作,免費的衛星網路要來了?

TAG:中國太空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