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戒:中國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原標題:不戒:中國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中國盔甲中的「山文甲」探源
不戒
甲胄是武備文化中的最重要的核心,中國甲胄的發展從可考的歷史來看,從商到清,歷經三千餘年,從材質而言甲胄從皮革髹漆與青銅並存,後發展到鋼鐵,從造型來說歷代均有不同,有札甲、環鎖鎧(鎖子甲)、裲襠甲、明光甲、棉甲等等。
圖1 雙林寺韋陀
但是有一種甲制,從《唐六典》中記載始,宋、明以來歷代皇陵的石翁仲,寺廟中的神將,以山西雙林寺韋陀為代表(圖1),水陸畫(圖2 明 商喜《擒將圖》關羽)和大都採用「山文甲」(山紋甲)形式,其廣泛存在於壁畫、廟畫、雕塑之中,而至今出土資料中從無出現,那麼這種甲在中國武備歷史中真的出現過嗎?
圖2 商喜 關羽擒將圖
一、中國歷代盔甲的類型
盔甲的產生是伴隨兵器發展進步而產生的,商周時期出現了整體鑄造的青銅胄,但是身甲則為皮甲。戰國時期甲胄仍然以皮甲為主,《周禮·考工記》記載著「函人為甲」,完整記錄了皮甲製作的材質與工藝規範,對甲片皮料的選擇,使用「犀甲」、「兕甲」,甲片按照不同部位進行裁切,皮料表面髹漆進行保護,最後按照不同部位編聯成一領皮甲。
圖3 曾侯乙墓皮甲
圖4 曾侯乙墓皮胄
曾侯乙墓完整出土13件皮甲就是戰國皮甲的代表(圖3、圖4),每領甲胄分為:胄、身甲、袖甲、裙甲四部分,甲片均經模具壓制生牛皮內胎定型,外髹黑色或深褐色土漆,甲片用粗絲帶編聯成甲,絲帶呈硃紅色,此套甲胄是迄今中國最早的皮甲胄。
戰國皮甲甲片比後世甲片大,戰國初期身甲多為近方形,中後甲片逐漸變為長方形,形似書札,所有又稱「甲札」。皮甲從戰國至滿清一直存在,不僅中原地區存在,在藏族(圖5)、彝族(圖6)、蒙古族、納西族都保留了不同形態的皮甲,其製作工藝與戰國時期基本相同,但是甲片形制更接近漢以後的札甲形式,並且色彩和文化符號有所不同。
圖5 藏族皮甲
圖6 彝族皮甲
戰國晚期,冶鐵技術逐漸成熟以後,鐵質的兵器和防護裝備就開始出現,從而引起了軍事裝備和作戰技術等方面的巨大變革。據《戰國策·韓策》載, 與「 甲值鞮鍪」一起提到的有「鐵幕」二字,《史記· 蘇秦列傳》也有「堅甲鐵幕」 的記錄,鐵幕之意就是鐵鎧甲。《經典釋文》曰:「 皆言甲胄秦世已來始有鎧、兜鍪之文。古之作甲用皮,秦漢以來用鐵, 鎧、鍪二字皆從金,蓋用鐵為之,而因以作名也。」鎧、鍛、鍪諸字皆從「金」旁, 由此來看,它們當時也都應是以鐵製成的。但是認為鐵甲是自秦漢以來才開始使用,這並不準確。
圖7 燕下都鐵胄
近年考古發掘逐漸證實鐵鎧甲於戰國晚期誕生,燕下都 44號墓出土的鐵兜鍪和甲片就是戰國鐵甲胄的證明,甲片皆為鍛造所制,兜鍪的 89片鐵甲片,僅圓頂、護額和護頦的 7片較特殊,其餘都是圓角矩形,僅尺寸略有差異,這就減少了鍛制時的複雜性,鐵兜鍪性能遠勝於同時期的皮胄(圖7)。燕下都雖然沒有完整出土整領的鐵鎧甲,但是出土了大量鐵甲片,說明了鐵鎧的出現。
圖8 秦始皇兵馬俑武士
秦始皇兵馬俑所代表的秦甲結構精密,身甲下有厚棉袍,胸甲片較為方正,腰腹和批膊以下甲片編綴為下排壓上排的活動形態,以利兵士活動。秦俑出土了大量的石質鎧甲,和兜鍪,這些石質鎧甲工藝精湛,直接模擬真實鎧甲的甲片,並按照真實鎧甲的形態進行編綴,眾多秦俑武士身著此種鎧甲(圖8)。
這些甲片尺寸與楚地所出的皮甲類似,而部分軍官身甲甲片又明顯出現魚鱗甲形式,其尺寸較小,明顯又是模仿金屬甲片造型。但是因為現有的出土沒能準確證明秦鎧甲的材質,根據這些推斷,秦甲應該是皮甲和金屬甲共存。
值得特別關注的是燕地鐵鎧甲和秦甲的製作,奠定中國古代甲胄編綴工藝的規程,形成固定編綴和活動編綴兩套標準形式,固定編綴主要用於兜鍪和鎧身等不需上下局部活動的部分,活動編綴主要用於披膊、筒袖、垂緣等必須上下活動的部分。
甲片編綴的原則是先橫編後縱聯,固定編綴時候橫編時從中心一片向左、右編綴,縱聯時則由上向下,甲片一般是上排壓下排,前片壓後片。活動編綴縱聯時候,則與固定編綴相反,以下排壓上排,並在甲片中孔留有較長的甲絛,使其可以上下伸縮。此種甲片編綴鎧甲的工藝形制,後世承襲並不斷完善,成為中國古代鎧甲系統的民族特徵之一。
圖9 西漢甲片
漢代已經出現大量的鐵質鎧甲,在古代文獻里又稱「玄甲」。《史記·衛將軍驃騎將軍列傳》:「驃騎將軍(霍去病)自四年軍後三年, 元狩六年而卒。天子悼之, 發屬國玄甲軍, 陳自長安至茂陵, 為冢象祁連山。」這種玄甲送葬的制度,是當時很隆重的葬禮。 「玄甲」 一詞,又常見於漢魏的文學作品中,班固《封燕山銘》: 「玄甲耀日, 朱旗絳天」。《史記·衛將軍驟騎列傳·正義》:「 玄甲,鐵甲也。」 從現有的出土資料來看,部分甲片髹黑漆整體甲胄呈黑色,故稱鐵鎧為「玄甲」。隨著滿城漢墓、南粵王墓、漢長安武庫等諸多漢墓和遺址的發掘,證明了漢代大量使用鐵鎧甲,並且在編聯方式上繼承戰國、秦甲的方式。
漢初期使用甲片較大的扎甲,漢武帝以後甲片變小,更出現魚鱗甲(圖9),並且出現魚鱗甲和札甲相互結合。戰國時期誕生的鐵鎧甲和兜鍪進入漢以後,隨著漢的鋼鐵工業的發展進入成熟階段,製造工藝和編綴方式形成制度化,後世甲胄的形制都是在漢的基礎上發展而來,而且漢制甲胄型式對朝鮮、日本、西藏早期都產生直接的影響。三國兩晉時期的鎧甲基本繼承漢制,工藝更為精緻,在曹植《先帝賜臣鎧表》中,開始出現鎧甲的專有名稱「黑光鎧、明光鎧、兩當鎧、環鎖鎧、馬鎧」,這是文獻記錄中第一次出現鎧甲的專有名稱。西晉時期出現了一種稱之為「筩袖鎧」的鎧甲,其形制是在漢甲的基礎上,將批膊下部不連接的部分編綴起來,形成類似一個筒狀。
圖11 隋張盛墓 瓷俑
南北朝時期大量使用「裲襠甲」(圖10),《釋名》:「裲襠,其一當胸,其一當背也」。至今未見裲襠甲出土實物,所有對裲襠甲分析都是建立在陶俑和壁畫的基礎上,從陶俑上可以看出,裲襠甲分成前後兩部分,由肩部的帶扣將前後兩部分連接在一起,腰部用束腰進行捆紮。
裲襠甲只注重前胸和後背的防護,手臂不再出現批膊或者筩袖,兩當雖然盛行於南北朝,但是仍然是漢甲的延續,這是南北朝根據作戰方式選擇的這樣的甲型,南北朝注重騎兵作戰,騎兵在馬上作戰,甲胄不宜太厚重,手臂的靈活性要突出,所以這樣的情況下,裲襠甲的優勢就凸顯出來。北朝《樂府詩集 企喻歌辭》載「前行看後行,齊著鐵裲襠」,說明裲襠甲是鐵甲,但是在兩晉其他文史記錄中裲襠甲也有用皮革所制。
南北朝時期還重點發展一種稱之為「明光甲」的鎧甲,這種鎧甲也是源自東漢,在出土的北魏陶俑中,能看見這種鎧甲前胸和後背出現大型金屬圓護,金屬圓護磨光之後,反射太陽光芒稱之「明光」。前後兩部分由帶扣連接,腰部有束腰,批膊和腿裙皆由甲片編綴而成,部分明光甲出現自下頜居中縱束甲絆,至腹前打結,再束於腰上。最為典型是北魏永安二年的寧懋石室門扉上線刻的武士像。
《周書·蔡祐傳》載:「祐時著明光鐵鎧,所向無前。敵人咸曰:此鐵猛獸也,皆遽避之」。總體來說明光甲脫胎於漢甲和裲襠甲,將裲襠甲胸前由甲片編綴的護胸,置換成整體金屬圓形護板,甲身縮短,腹部束帶不似裲襠甲,初步具備單獨防護功能,批膊似漢甲,但是出現單獨的甲裙,這點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細節。北朝明光甲的出現為隋唐甲胄形式奠定基礎,成為《唐六典》中位列第一的甲型。
圖13 唐明光甲
隋甲胄造型基本都是延續南北朝的形制,主要是明光甲和裲襠甲(圖11、 12),明光甲作為主要的甲胄開始大規模裝備,在隋煬帝征高麗中,被大量使用。而唐甲基本延續隋制,《唐六典》明確規定了「甲之制十有三,一曰明光甲、二曰光要甲、三曰細鱗甲、四曰山文甲、五曰烏鎚甲、六曰白布甲、七曰皂絹甲、八曰布背甲、九曰步兵甲、十曰皮甲、十有一曰木甲、十有二曰鎖子甲、十有三曰馬甲」,並且明確說明「明光、光要、細鱗、山文、烏鎚、鎖子甲皆鐵甲也」。
進入唐以後明光甲稱為最重要的甲胄形式(圖13),在出土的唐泥塑天王、石雕、壁畫中大量細緻的展示了唐明光甲的造型,在結構上依然是肩帶連接前後兩部分,批膊壓於肩帶之下,後背呈整體板狀,前胸護甲左右各有一圓形金屬護甲,圓形護甲之下編聯環鎖甲或者札甲,環鎖甲或札甲之下連接甲裙,腰部束帶已經使用蹀躞帶,環繞盆領有一縱束甲絆,至腹前打結後至後背捆紮結實,以往對明光甲這個束甲絆捆紮的關係不是很清晰,筆者分析應該是甲絆環繞明光甲盆領,固定收緊,然後縱向沿胸甲向下,在胸腹之處打結後對腰部束緊。
明光甲對胸口進行重點的防衛,這部分應是相對形成一塊硬板並且不太容易活動,這點與漢甲、秦甲在處理胸口防衛思路是一致的,只是秦甲和漢甲用固定編綴的方式來固定甲片,形成硬板,明光甲的背甲也是硬板,胸部以下甲片編綴成活動的便於行動形態,連綴的甲裙也可以方便行動,這是非常科學的處理形式。
由於唐代對盔甲管理極其嚴格,屬於重要軍器,故至今未見完整出土整領的甲胄,現有的研究都來源對圖像和雕塑的分析。從現有唐代墓葬壁畫中對明光甲的描繪來看,早期胸口的圓形防護都比較小,此圓形防護應該是獨立存在,固定方式類似在長身札甲上單獨鉚接或鑲嵌,而縱向的甲絆從盆領起對胸部和腰部進行捆紮緊固。
從新疆出土的一些陶俑中,明顯唐甲是長條甲片編綴成的長身札甲,筆者推斷真實的實戰鎧甲應該都是以札甲為主,胸口單獨製作鑲嵌圓形金屬防護進行加強。進入中唐以後,應該出現一種明光甲是單獨製作胸前的護板,較早期防護面積增大,穿戴方式應該是長身甲穿戴完畢後,再將前後護甲罩在身甲上,並用甲絆進行固定。敦煌力士、神將、鎮墓天王著明光甲都是世人真實鎧甲上經過演繹甚至有些誇張的禮儀用甲。
五代到宋甲胄形式在《武經總要》中有比較明確的記錄,多是長條甲片編綴成的札甲,批膊與身甲分離,肩部由肩帶將身體前後部分連接一起,甲裙與身甲變成整體。此種甲的形制一直影響到明代。清代則是一種棉甲中鑲嵌鐵甲片形式,此種甲的形制基本延續明晚期罩甲形式。
二、「山文甲」出現的時代
圖1雙林寺韋陀
進入晚唐至宋代之後,一些廟畫和石翁仲中,開始出現了一種甲,從甲片的外形來看,呈現「山」字形,批膊、身甲、甲裙都是此種甲片,批膊和甲裙守邊明顯有裝飾邊條,有些胸口還保存甲絆環,明顯腰部出現一種單獨防護的腰封。
山文甲以山西平遙雙林寺韋陀像為例(圖1),韋陀的批膊上有虎吞,這樣的虎吞形式還是基礎了唐天王的形制,因為沒有實物出土,不能判斷這樣的虎吞是否真實存在,筆者更傾向此種裝飾只出現在塑像之上作為一種裝飾。批膊有明顯的封閉邊條,邊條較寬,裝飾不同花紋,中間甲片都是山字形,甲片中間凸起,各個甲片相互疊壓,整體編綴成形後,邊緣封閉,批膊和甲裙都是此種製作形式。
圖14 腿甲
甲裙還有一個特殊細節值得思考,明顯能看出甲裙摺疊被一個掛環固定(圖14),這樣變形只能理解為因為甲裙較長,站立時候,把甲裙摺疊變短以方便行走,騎馬戰陣時候,甲裙再放下以獲得更大的防護面積,這樣的甲片形態和編聯方式與漢唐一脈的札甲形式完全不同,札甲編綴的甲裙是完全不能摺疊的,因甲片的造型決定的,下層可以稍微向上層活動,但是絕對不能形成摺疊。
圖15 南宋石雕武士
圖16 十三陵 石像生
那麼韋陀身著的山文甲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甲葉形制?明代商喜繪製的「擒將圖」中關羽的身甲被更為細膩的描繪,關羽的盔甲類似明光甲,中間的護甲也是山文甲片形制。南宋石雕博物館的宋武士像與雙林寺韋陀像著甲幾乎一致(圖15),明十三陵石翁仲也都身著類似山文甲,但是甲葉略有不同,呈近似六邊形(16)。可見宋、元、明這種山紋甲從塑像到繪畫,從宋至明一直存在,但是出土資料則毫無蹤影,那麼這樣的山文甲真實存在嗎?
三、環鎖鎧
在分析山文甲之前,我們再來研究一種自漢代傳入我國,並且逐漸裝備軍隊,至明、清代依然裝備的鎧甲,就是鎖子甲。鎖子甲又稱「鎖子鎧」「環鎖鎧」。鎖子甲最早出現於曹植的《先帝賜臣鎧甲表》中,當時是極少有的名貴鎧甲,至今未見曹魏時期有關鎖子甲的實物或圖像資料,在此後的相當長時間也沒有見過文字資料出現鎖子甲。直到前秦符堅派呂光為都督征討西域時,進攻龜茲城時候,西域軍裝備的鎧甲是「鎧如連鎖,射不可入」。
圖17 敦煌天王像內襯鎖子甲
圖18 敦煌天王像內襯鎖子甲
南北朝時期的資料也未見明確記載鎖子甲,可知此種甲非當時普遍使用的盔甲,直到隋唐時期,鎖子甲仍舊是西域地區特有的一種鎧甲,當時康國進貢唐朝的供品中,就有鎖子甲(舊唐書.西域傳)。隨後中原很快掌握鎖子甲製作方式,唐朝《六典》記載的甲制中,鎖子甲已經名列十二位。隋唐出土文物中沒有環鎖鎧實物,但是在敦煌壁繪畫中的天王像則真實保留了鎖子甲的造型(圖17、18)。
鎖子甲反而在西藏裝備的非常早,《通典》卷一九O《 吐蕃傳》有載,言吐蕃「人馬俱披鎖子甲,其制甚精,周體皆遍,唯開兩眼,非勁弓利刃之所能傷也」。這反映了西藏使用「重裝全覆蓋型鎖子甲」的情形。
《舊唐書》卷一O三《 郭知運傳》載,唐將郭知運開元六年(公元718年)在九曲(今青海共和南)襲破吐蕃,「六年,知運又率兵入討吐蕃,賊徒無備,遂掩至九曲,獲鎖子甲馬耗牛等數萬計」,此乃漢族文獻中首見吐蕃使用鎖子甲的確切年代。
吐蕃使用鎖子甲最早的部分可能是其役下的蘇毗人(即藏文之「索波」)。至少在公元4-5世紀以早,游牧的蘇毗人已長期活動在西域塔里木盆地南線一帶,他們存在很早接觸到鎖子甲的地理優勢與可能性。而後來吐蕃與唐朝戰爭中部分軍士多為蘇毗人,如《冊府元龜》卷九七所言之蘇毗「蓋是吐蕃舉國強授,軍糧兵馬,半出其中」,唐軍從其部繳得鎖子甲的機會最大。
圖19 吐蕃鎖子甲
另,吐蕃中的吐谷渾部也早在公元445年就深入于闐和罽賓(今克什米爾地區)等,他們也有較早接觸到鎖子甲的機會。可以確定吐蕃地區開始使用鎖子甲的時間應遠早於公元8世紀前期。吐蕃地區鎖子甲早期的來源地可能是中亞河中地區,據其他研究資料表明,這一時期,撒馬爾罕和索格底亞那等地盔甲製造業和武器出口貿易發達,而唐朝法律嚴禁鎧甲民間交易,故許多產於河中地區的精良武器,包括鎖子甲的最大輸入地就有西域和吐蕃(圖19)。
頻繁的戰爭、適合的戰術,以及地利的原因,使吐蕃成為中國古代最早成規模使用鎖子甲的地區。吐蕃這一時期比較多地使用鎖子甲,也對鎖子申向中原傳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西藏地區成為中國古代最早成規模裝備鎖子甲的地區,以致於明代人在談到鎖子甲時,仍稱之為「鋼絲連環甲古西羌制」(《武備志》 卷一O五《軍資四》),可見西藏地區使用鎖子甲對漢族影響之深遠。
《武經總要》中記載:「其甲五環相扣,一環受箭,諸環拱衛,故箭不能入」說明鎖子甲是一環一環套結,最後形成的受力關係是一環受力,圍繞的其他四環進行分擔,減小單環的受力,鎖子甲因為結構是環環相扣,故可以輕易貼服身體,並且可以任意方向摺疊和捲曲。鎖子甲雖然在唐朝已經名列十三甲制,但是並沒有大量裝備,鎖子甲大量的裝備主要是在元朝,明代雖然在服飾制度上恢復華夏正朔,但是在武備軍戎方面多沿襲元代,如明代宮廷奉天門侍衛軍官「俱鳳翅盔鎖子甲」,明邊軍大量裝備鎖子甲,洪武二十六年,一次造辦「鎖子頭盔六千副」,說明環鎖鎧已經完全大量的裝備軍隊。
圖20 領隊大臣副都統塔什巴圖魯端濟布 - 平定西域前五十
圖21 領隊大臣前鋒統領墨爾根巴圖魯瑪瑺 - 平定西域前五
清代紫光閣功臣圖中阿玉錫、端濟布、閻相師、瑪瑺等人都著鎖子甲,說明在清代早期環鎖甲依然是重要的鎧甲(圖20、21)。
圖22 軍博鎖子甲
軍事博物館藏一套完整明代鎖子甲(圖22),是國內比較完整的鎖子甲,由直徑約6毫米左右編綴成,環直徑1毫米左右,每環都是鉚接而成,胸口部分每環的鉚接點有三個,肩肘部分環較細,編綴則沒有那麼緊密。
圖23 鎖子甲
筆者收藏的鎖子甲與軍博的完全一致,並且還有一個由環鎖編綴的領子,與清代紫光閣功臣圖中「阿玉錫持矛蕩寇圖」中阿玉錫穿鎖子甲完全一致(圖23)。
四、山文甲的真實面目
實際上山文甲就是環鎖鎧,為什麼這樣說?因為鎖子甲的環可以有不同的編綴形式,其在視覺上就有不同的表現,圖24就是環鎖甲的不同編綴方式,這樣的編綴呈現的三角形式就是山文甲外形的表現形態。
圖24 鎖子甲的一種編法
維摩演教圖 護法
圖25瀘縣宋墓
圖26 宜賓南宋石雕
圖27 明代木雕
圖28 明代木雕
在宋代石雕中也有比較明顯的環鎖鎧造型,圖25就是南宋四川瀘縣宋墓中石翁仲著環鎖鎧,圖26宜賓南宋石翁仲也著環鎖鎧,圖27、28而在明代木雕中又一種六邊形環鎖鎧的表現形式,在圖26、27、28中,就能更清晰的看出環鎖鎧變形後的表現,其形態以及非常接近山文甲的造型,這一系列造像說明了環鎖鎧逐漸向山文甲變形的過程,其中圖27所表現的鎖子甲造型與圖16十三陵石翁仲幾乎一致。而且宋代編撰的《營造法式》中對這樣的紋飾稱為「鎖子」圖29。
現有的環鎖鎧都是明清時期之物,其結構是一環套四環,如果是一環套六環,其排列結構就出現令人驚訝的形態,則在視覺上產生了山文甲上的三角形排列關係,這點在宋代李公麟《維摩詰演經圖》中天王像胸甲中得以體現,我們有理由相信在環鎖鎧中有一種「七環相扣」的高級類別就是「山文甲」的原型。
圖29 四庫全書 鎖子
這種對實物進行抽象再造形成的紋飾影響了宋、元、明神像繪畫、石翁仲近千年的時間,這種由環鎖鎧演變成山文甲胄造型僅僅只存在於塑像和繪畫中。經過這樣的分解和分析,就能理解山西雙林寺韋陀像中甲裙的摺疊關係,按照中國傳統札甲的形態,這個表現是完全不成立的,只有鎖子甲才能達到這樣的隨意捲曲和摺疊,也說明了當年匠人在製作塑像時候,雖然明白鎖子甲的外形絕非如塑像所示,但是在某些細節中依然保留的鎖子甲的這些特徵。
晚唐至宋代由於環鎖鎧從西域和吐蕃的引進,因其製作精細和造型迥異於中國傳統鎧甲,同時價格高昂,對大多數人來說是可望而不可即之物,為了追求鎖子甲所蘊含的外來文明的審美情趣,唐人和宋人以鎖子甲各種不同的「五環相扣」和「七環相扣」為基礎,將鎖子甲的基礎紋樣進行演化和重新解構,並裝飾在各種神將盔甲之上,這種對造像藝術化的處理也恰恰體現了唐人和宋人對充滿異域文明的鎖子甲的那種神秘感和威嚴感的表現。而這種藝術化的表現也正是中國審美中對器物的美感中追求「神似」而不是拘泥「粉本」的觀念所導致的,至此山文甲之源流也徹底清晰了。
不戒,原名龔劍,畢業院校:成都電子科技大學自動化系。 2000年開始常年深入藏區收集各地區的藏刀、長矛、盔甲、火繩槍等,歷史十餘年確定了藏武備研究方向及理論框架,正撰寫《藏武備》。近年從事古法刀劍複製和傳統金工技藝研究工作。
《藏族長矛的傳承》 2005年《輕兵器》
《戚家刀收藏與辨識》 2006年《收藏界》
《唐刀—大唐不滅的傳說》 2006年《兵工科技》
《藏兵天下》 2006年《收藏界》
《藏族土司佩刀考》 2007年《時間藝術》
《雪域藏刀》 2009年《收藏界》
《藏密金剛杵的源流與鑒藏》 2011年《收藏》
《從藏族冷兵器看漢藏關係》 2012年《北京國際藏學研討會》專題報告
《尋刀記》CCTV7軍事頻道 2014年拍攝
《我從漢朝來》 CCTV9記錄頻道紀錄片 2015年拍攝
圖文由作者提供
本文曾經發表於《澎湃新聞》
歡迎轉發。歡迎關注訂閱。 微信公眾號轉載請聯繫後台。
※宋代筆記中將棺材比喻為升官發財的典故:祥宏講夷堅之李衛公廟
※吾道鼠:宋代道教花錢大珍玄武鍾馗驅鬼圖的探索
TAG:樂藝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