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故事:百年孤影——灘口節孝牌坊(外一章)

故事:百年孤影——灘口節孝牌坊(外一章)

圖文/劉德良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故事:百年孤影——灘口節孝牌坊(外一章)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一座沐浴百年風雨的石牌坊,只因鐫刻了一個兩世守孀,苦育兒女的傳統故事而感昭日月,享譽四方。這就是號稱「川東第一牌坊」的灘口節孝牌坊。

灘口牌坊位於重慶市北碚區水土鎮大地村小學內,是一座集貞節、孝道於一體的節孝牌坊。建於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石質仿木結構,造型獨特,氣勢恢宏,製造精美。

牌坊坐南朝北,佔地約69平方米,高15米,寬11.45米,厚4.8米,牌坊為四柱三間五層,歇山式三層檐頂;中門稱明門,高3.5米,寬2.6米。兩邊側門稱次門,高2.5米,寬1.48米。檐頂起翹手法誇張,凌空飛動,流暢自然,堪稱川式風格石牌坊的開山之作。

相傳道光年間,灘口當地士紳杜國瑞娶妻唐氏,婚後無子,故撫養堂兄杜國華次子杜方熏。杜國瑞23歲去世後,唐氏與養子杜方熏相依為命,於40歲亡故。杜方熏娶伍氏,竇氏,又無後,繼而撫養堂兄杜方春長子杜徽敘為後。杜方熏30歲亡故後,75歲的伍氏、64歲的竇氏先後去世。杜徽敘娶劉氏生4子,依次為杜承宗、杜承順、杜承治、杜承祿,四人長大有成,為表彰先人兩世守孀,苦育兒女,經奏請光緒皇帝頒旨准允建牌坊,以彰節孝。牌坊上的聖旨兩字,據說為光緒帝親手所題,灘口牌坊所在之地,原是由水土通向靜觀、偏岩的要道,官商士紳經過牌坊時必須下馬步行。

清風過耳,佇立於灘口牌坊下,過往行人無不為牌坊獨具匠心的設計,精美絕倫的雕刻而驚嘆不已。牌坊底層立柱前後均用青石夾板固定柱基,夾板雕鐫蟠龍或卷草紋等圖案,正反兩面頂層正中為「聖旨」匾額,周圍為浮雕匾額捲雲圖案,左右飾以人物浮雕;其下的橫樑上雕有三幅古代節孝故事,人物雕刻生動。正門上方「節孝」匾額左右浮雕人物與兩旁短柱上的花木石雕和諧。牌坊楹聯內容深厚,書法水準上乘,很好體現了孝道為先,貞節為重的思想,在重慶地區極為罕見。2010年8月,灘口節孝牌坊被重慶市文物局列為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

駐足觀賞,工整的楹聯和豐富的詩詞為牌坊增添了文化底蘊。在牌坊的正面和背面,由秀才黃德初和黃德璞兄弟倆撰寫的楹聯為牌坊增色不少。正面楹聯:諶恩領綸餑幸名輝玉簡三重申命闡幽光;大節媲英皇想巍紹金萱兩未三標周范」。背面楹聯:表揭介忠經孝傳之間,旌揚駕封墓式閭而上。而秀才孫作舟所題:五千里榮褒兩字曰節曰孝絲綸恩命屹如山四十年誓守一天撫子撫孫冰雪清操溫似玉。八十五歲的黃善宣題詩高度概括濃縮了唐氏、伍氏、竇氏節孝的一生:

西鄰宅畔豎貞珉

勁節凌霄那計春

侄撫兒孫聯兩世

恩領姑媳庇三人

冰霜志潔疇容匹

日月光爭雅足倫

名著草堂均不朽

千秋閑范仰嶙峋

由於牌坊修建於商賈鄉民過往必經之道,處於上風之處,每臨炎熱難當的夏天,這裡便成為了周邊鄉民夜晚納涼、頑童們爬上爬下玩耍的好地方。

保存完美的牌坊也曾經遭遇過劫難。據當地村民說,文革時期,一幫城裡來的紅衛兵打著剷除封資修的旗號,帶著鋼釺、鐵棍、鐵鎚等工具,要拆除石牌坊。當第一塊石碑被撬開後,詭異的事情發生了:突然天氣驟變,狂風大作,嚇得天不怕、地不怕的紅衛兵們屁滾尿流,亡命而逃。遺憾的是精美完整的牌坊,如今還是殘缺了一塊石碑。

灘口牌坊也為當代文藝工作者帶來了創作的靈感。2014年,重慶電視台以大地村為基地,以杜家和李家在農民改革發展中發生的恩恩怨怨,拍攝了20集重慶方言電視連續劇《蓮花鬧海棠》,贏得了廣泛好評。

如今,每當與之相鄰的大地小學(今為兩江雲頂小學)傳出琅琅的讀書聲,就會為這座發古思幽的石牌坊帶來無限的生氣:

長亭外

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據說,不久,陪伴灘口牌坊多年的大地小學就要遷往兩江新區新校區。不知,百年孤影的石牌坊是否會感到更加孤獨?!

故事:百年孤影——灘口節孝牌坊(外一章)


《嘉陵猶記:國民黨中央警衛署》

嘉陵依舊,江水奔流。帶走的是白帆與號子,抹不掉的是滄桑與記憶。位於北碚區水土鎮銀頭灣和平路口107號的那棟老宅,彷彿已被歷史湮沒,被世人遺忘。然而,這棟風雨中飄搖的老宅,在抗戰時期,卻顯赫一時,是關乎國民黨要員生命安全的大本營:國民黨中央警衛署。

這棟不顯山不露水的老宅,位於嘉陵江畔,碚金公路一側。三面環水,始建於清末民初,原為廟宇。建築整體錯落有致,高低起伏。建築面積1088.4平方米,佔地面積930平方米。

老宅坐東南向西北。四合院三重殿布局。正面入口為朝門,東側為戲樓,南面臨江為建築主體。穿斗式夾壁牆。懸山頂。小青瓦。大小餘50間。柱子上雕龍畫棟,有的還刻有薩菩和龍龕。2014年,被北碚區人民政府和北碚區文化委列為北碚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抗戰時期,國民黨中央警衛暑曾駐紮在此辦公、操練。後改為保育院。上世紀50年代還曾作為江北縣(今渝北區)的拘留所。作為擔負國民黨中央首腦機關保衛工作重任的國民黨中央警衛署將此作為辦公操練的重地,主要是出於戰略考慮。兩岸山巒聳立,四季江霧濃鎖,既可躲避日軍飛機轟炸,遇緊急軍情,還可選擇從陸上或水路撤退突圍。

在抗戰風雲時代,每天清晨,當江上揚起白帆、響起縴夫號子聲的時候,警衛署官兵出操前的歌聲便響徹雲霄:

「炮聲隆隆,弟兄們齊奮勇,抖擻精神,勇敢前進,拚命作鬥爭!

進兮!進兮!抗日軍隊,銳氣貫長虹。不收失地,不滅日賊,寧死目不瞑。

槍聲堂堂,個個精神壯,衝破敵人,殺退敵人,魂飛膽又喪。

進兮!進兮!長驅直入,進搗陽山旁。不擒傀儡,不奪輜重,誓不轉故鄉。

號聲鳴鳴,好似催陣鼓,風雲色變,殺氣沖霄,戰士猛如虎。

進兮!進兮!手提敵頭,戰衣血模糊,白山黑水,做我主人,萬歲齊高呼!

金聲揚揚,保勝收戰場,凱旋唱歌跳舞,旗幟亂飛揚。

進兮!進兮!民眾慶祝,歡迎救國忙,羊羔美酒,紀念吾輩,民眾慶解放。

如今,物是人非,國民黨中央警衛署已在芳草凄凄中成為了一段塵封的記憶。

故事:百年孤影——灘口節孝牌坊(外一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作家薈 的精彩文章:

故事:黃螺女
小說:仇將恩報

TAG:作家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