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軍評:美國軍隊的「窮與富」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施洋】
最近一段時間,美國有關計劃削減未來軍費的計劃惹得美軍和工業部門議論紛紛。「哭窮」成為當下美軍以及防務承包商們的主要話題。雖然在外人看來,一年軍費開支7000億美元的美軍哭窮實在是「不可理喻」,但這些當前算賬的財務管理和政務官們卻又能科學地給出一五一十的各種理論,來證明美軍確實很缺錢。
證明美國弱這事兒,美國人自己也是很熟練的
按照負責審查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於今年1月份提出的「美國國防戰略」的美國國防戰略委員會聯合主席,資深外交官、美國前國防部副部長埃里克·埃德爾曼和退役海軍上將加里·拉夫黑德的觀點,現有總數為7330億美元的2020財年國防預算申請是「基準」或「底線」,而不是足以維持常規和核力量的戰備狀態和現代化進程的一個理想目標,他們認為目前在經費展望中已經有了「令人不安的跡象」。
這種不安其實早在伊拉克戰爭時期就已經有美軍的智囊和一些高級將領反應過來,其理由也各種各樣,其中最關鍵的一點,就在於美國軍隊面臨的一次大規模的武器裝備更新浪潮。
這種大規模武器裝備更新浪潮,客觀上講美軍在歷史上還沒有遭遇過。由於武器裝備的服役壽命周期不同,美軍歷史上雖然經歷過多次大規模的裝備更新換代,但多數時候這種換代在整體上並不重複。美國陸軍在二戰後的50年代為了應對蘇聯的挑戰,曾經對陸軍的坦克裝甲車輛和其他裝備進行了大規模更新,而美國海軍徹底更換二戰裝備,以戰後艦艇全面組織艦隊則要到上世紀70年代,只有美國空軍在技術飛速發展的狀態下,以每隔10-15年一代的進度在有序更新現代化戰機。
上世紀50年代,美國人在幾年之內就生產了上萬輛坦克
但是目前的情況卻有些尷尬,上世紀80年代,美軍的幾大軍種在里根政府的政策紅利之下,抓住機會實現了大規模的裝備更新換代:陸軍一口氣把地面部隊更新成了以M1「艾布拉姆斯」和M2「布雷德利」兩種戰車為核心的新時代裝甲部隊;空軍則以F-15和F-16系列順利實現了三代機化;美國海軍則在這一時期恢復了航母的快速更新,並且將「宙斯盾」系統作為下一代水面艦艇的標配送入艦隊;當然收穫最大的要數美國的戰略核力量,80年代起美軍先後列裝了「俄亥俄」級彈道導彈核潛艇、B-1B和B-2戰略轟炸機以及「和平衛士」洲際彈道導彈。
由於隨後就迎來了冷戰結束,坐收冷戰紅利的美軍很快在裝備更新這件事上進入了「馬放南山」的狀態。原本在冷戰末期,美軍已經開始規劃和研製下一代的武器裝備,但冷戰後的一系列變故卻也給這些裝備的更新產生了不好的影響。
美國陸軍原本計劃在21世紀初研製和裝備一系列下一代的重裝武器,但伴隨布希政府上台的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所進行的大規模改革,卻讓多個接近成功的武器裝備徹底下馬,而他力推的新概念武器中,除了「斯特賴克」旅以外, FCS這個未來作戰系統里的絕大多數裝備的研製最終都以延期超支遭到取消。
結果在這樣的尷尬情況下又遇上了伊拉克戰爭等耗時多年的治安戰,讓美軍大量的資源又被用到了反恐戰之中,最終導致當代美軍仍然在通過逐漸改進甚至「重新製造」冷戰時期的裝備應對當前的威脅。
FCS項目一度讓解放軍極為緊張,結果美國人自己竹籃打水一場空
美國海軍的處境稍好,但也狠狠吃了技術提前量錯估的虧,冷戰後批量建造的「宙斯盾」艦一時天下無敵,讓美國人自信只要在這一基礎上進一步改進「阿利·伯克」就能穩坐泰山,結果在由海向陸的大旗下費力研製的DDG-1000型驅逐艦沒有大量建造,其突出的對陸攻擊能力也沒了用武之地,導致在作戰艦艇的研發上被中國海軍佔了先機。
雖然美國海軍現在已經開始重新規划下一代的大型防空艦,也只能是儘力試圖去追趕了。好在美國海軍在航母和核潛艇等領域的優勢突出,短時間內也沒有可擔憂之處。
美國的核武庫也是一樣,由於冷戰結束後到現在,美國的核武庫就沒有進行過任何大規模的更新,以至於美軍的核導彈、核潛艇以及戰略轟炸機都以差不多的狀態進入了老年期,亟待全面更新和替換。核導彈、核潛艇、核轟炸機,這些東西無一不是研製周期不短、耗資巨大,且採購規模和性能都容不得半點妥協的東西。正是因此,美國核武庫的全面更新毫無疑問會佔據大量的資金。
相比之下,美國空軍雖然在前幾年錯誤地關閉了F-22的生產線,但得益於美國在空軍領域強大而難以撼動的優勢,雖然中國通過殲-20戰機的研製和量產顯著縮小了與美軍的技術差距,但F-35在幾經周折開始量產之後,美國在五代機領域的優勢地位依然很難被輕易撼動。
反而美國空軍的優勢相對中俄還大一些
不過為何中俄兩國在軍費上都遠少於中國,卻能夠對中國「發起挑戰」,這其中的緣由毫無疑問就是美國對於全球帝國的控制所需要的巨大資源。相對於要開支維持在全球持續不斷維持存在的美國軍隊,中俄都目前的主要精力都主要是在本土周圍的一到兩處的利益攸關地區,相比美國的全線作戰,擁有顯著的內線作戰的優勢,這也是中俄可以用遠小於美國的軍力和財力「挑戰」美國的關鍵。
假如美國最終選擇像一戰前的英國那樣,放棄在全球存在的海上利益,轉而將其力量集中到西太平洋和歐洲地區,集中力量「遏制」中國和俄羅斯的話,其實美軍的力量還可算是相對夠用,且優勢不小的。但如果那樣做,美國毫無疑問就會在全世界各地「退卻」,那樣美國對於世界的「掌控」能力如何,就很難說清楚了。
※NASA宣稱:確信俄羅斯聯盟號火箭性能可靠
※日本航展:美國為日本改造F-15J 日本將購買更多F-35
TAG:觀察者網軍工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