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閣博物館中,竟收藏了一堆「笨重」的古磚頭,這是怎麼回事
提到寧波的古文化,就不能不說天一閣,它始建於明朝中期,被譽為是亞洲最古老的三大圖書館之一,絕對是寧波文化學者們的驕傲,但是這裡卻有個問題,一直讓人感到很困惑,那就是在天一閣內,有幾間專門收藏古磚的藏室,所以很多讀者就會問了:這明明是圖書館,為何會放這麼多的古磚呢?如果您也有這樣的疑問,那就接著看小編在下面給您一一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如果有的讀者去過天一閣,那想必也去看過這些古磚,如果您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每一塊古磚上都刻有銘文,比如像是「清道光廿五年城磚」,「嘉靖三十四年」或者「洪武七年」等這些關於時間的文字,這就說明,上面的磚是明清時期燒制的;另外還有古磚刻寫的是人名,如「宋故仁和知縣」等,這就說明究竟是誰燒制了這些磚;而且有的古磚還雕刻有花草鳥獸,這就說明,這些古裝曾經裝飾過富豪官府的庭院屋宇,一塊磚頭,沒有文化,可是一塊刻寫著文字,刻寫著圖案的磚頭,卻是承載著歷史,記錄著文化的寶貝。
因此,天一閣收藏這些古磚,就是因為它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的價值,通過解讀這些古磚上的文字和圖案,也就能了解寧波古城,這千百年間的歷史更迭,那麼這些古磚是從哪來的呢?這就要從頭說起了。
寧波自古便是海防重地,所以城內修築有眾多的古城牆,但是在民國時期,寧波市政府為了加快經濟建設,推動城市化的進程,於是就將這些古城牆陸續拆除。一時間,這座具有千年歷史的寧波古城,也就變成了一地的廢墟。然而,在這些廢墟中,竟然有了一些驚人的發現。
當時有一些寧波學者,偶然發現在這些古城牆的廢墟中,竟然有為數不少的銘文磚。這裡的「銘文磚」指的就是磚上帶有摹印的磚塊,而且銘文的字體古樸,極富有江南民間書法的特色。根據專家和學者們的研究,發現這些銘文磚大多是歷朝歷代的墓磚,也許是因為在修建或修補古城牆的時候,由於磚料匱乏,所以就從周邊的古墓挖掘了大量的墓磚。
如果不是因為拆城,估計很多人也還不會知道,有這些銘文磚的存在。而根據磚上刻的時間可知,這些銘文磚既有唐宋和元明清時期的,也有魏晉的,甚至是還有漢朝的,而這些銘文磚,也就是現在陳列在天一閣的古磚,因此,一門新的學術研究領域也就由此誕生。
而在大師雲集的銘文磚研究領域內,近代的著名收藏家馬廉,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的著作《鄞古磚目》,有厚厚的五卷,成為現在人們了解這些銘文磚的重要參考資料。後來,出於家鄉的熱愛,也恰逢1933年天一閣重修,所以馬廉便將自己收藏的兩千餘塊銘文磚,全部捐贈給了天一閣,因為這些銘文磚中有大量罕見的晉磚,故此,陳列這批銘文磚的閣樓也就叫做「千晉齋」。但在兩年後,也就是1935年,馬廉在北京大學授課時,突發腦溢血逝世,所以,如今的「千晉齋」,除了收藏眾多的古磚之外,也還是對馬廉教授的一種紀念。
由此可見,有文化的寶貝才叫文物,若不然就只能叫商品,所以「千晉齋」中陳列的古磚,不能說它是磚塊,應該說它是一本一本的古書,它所記載的是整個老寧波,千年的歷史的演變,以及文化傳承,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去讀讀這本磚頭「書」。
※天一閣博物館裡有件重要的藏品,奠定了他第一私人圖書館的地位!
※在這家磚瓦廠出土了一個「怪」酒杯,因三點原因,成為一級文物
TAG:歷史小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