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文藝圈都在推薦這部劇,我們和它的服裝設計師聊了一下

文藝圈都在推薦這部劇,我們和它的服裝設計師聊了一下

一個既虛幻又真實的空間,這裡是《大飯店》。

這裡住著一群非常有意思的人——教授、夫人、情人、經理、女傭、孕婦和醉漢——「人生百態」。不同的角色,不同的顏色,不同的故事。

「人是野蠻的動物,只不過學會了文明的把戲」。衣著,是我們的第一層偽裝。

罌粟紅,是美麗、性感、神秘的「情人」,熱烈且充滿誘惑,每天都會收到一束陌生人給她的鮮花,但並不快樂。

本色,是被現實束縛的「經理」,有著藝術夢想卻又為五斗米折腰。神出鬼沒隨叫隨到,每次擺放畫框的時候,才是他最享受的時刻,活出自己的形態,但卻只能戴上面具。

抑鬱紫,是缺乏安全感的「孕婦」,超出其年齡的憂鬱、茫然和焦慮,總是小心翼翼又有些神經質,甚至帶有攻擊性,肚子很大都還不消停。

粉塵藍,是她那個每天用酒精麻痹自己的「醉漢」丈夫,本該是純凈的,卻混入粉塵,變得渾濁、笨拙,自我麻痹。

私語白,是對客人的生活充滿好奇的「女傭」,不純粹的白,有著少女的單純,卻又因為知曉太多而內心複雜,一次次在座椅上被經理推下來,又一次次將情人扔出窗外的鮮花撿回來。

君主棕,是內心冷漠的「教授」,除了手裡的報紙,好像對一切都漠不關心,外表看似沉穩孤傲,實則滿懷抱負。

聖母藍,是他端莊的「夫人」,微妙而神秘,極力想引起教授的注意。

在看上去很像一戰之前歐洲某酒店的大堂,各色人物紛紛登場,從服飾到神態到動作,每個人物一出場便亮明自己的身份。這些陌生人聚集在這個「大飯店」里,在各自的角色中講述自己的故事,既虛幻,又真實。

他們時而如在生活中一般自然地走動、駐足、嘆息;時而又沉浸在自己的舞蹈里。隨著時間的流逝,人物內心的隱秘被一層一層剝開,由外及內地發生。最終,牆從舞台上消失,他們終於回歸自由。

蔣勛曾言,舞蹈是身體的最高美學。一段舞蹈由情節引領,輔之以內心力量,並加以節奏韻律的催化,這樣無論是一個簡簡單單的故事,還是不可成文的情愫,都能夠用極致完美的氛圍和一絲不苟的細緻,完成一段舞者和觀眾之間的化學反應,不論這種反應是否強烈,都足以觸碰靈魂的一隅。

由黎星工作室出品並製作,黎星、李超導演,李倩、謝欣、於建偉、彭捷、胡婕及李艷超傾力出演的舞蹈劇場《大飯店》於11月23日、24日在國家大劇院戲劇場揭開神秘面紗。

中國國家話劇院一級導演田沁鑫在看完《大飯店》之後大力推薦:「從70年代德國舞蹈劇場女神皮娜·鮑什以《穆勒咖啡館》震驚世界至今。四十多年,今晚國家大劇院戲劇場《大飯店》讓 『舞蹈劇場』 這個名稱生輝。」

舞蹈劇場的概念源於上世紀60年代末的德國,但至今似乎都沒有一個準確的定義來刻意地去束縛其形式的邊界。

舞蹈劇場結合古典芭蕾和新舞蹈,並融合戲劇,它可以設計一切劇場的表演手段,也更加強調舞者因身體的觀察和自然展現所打造的理念。總體上來說,舞蹈劇場並不會用舞蹈來傳達一個邏輯嚴謹的故事,而是用蒙太奇般的手法,去拼接碎片化的場景,配合舞蹈演員的肢體語言,以及精心設計的空間氛圍來闡述一個完整的主題。

種田陽平

由《殺死比爾》、《燕尾蝶》、《金陵十三釵》的美術指導「電影美術之神」種田陽平為《大飯店》設計的舞台,亦真亦幻;

湯姆·維瑟

荷蘭舞蹈劇場(NDT)首席燈光設計師湯姆·維瑟營造的燈光,夢境一般的流動。

EIN·成衣定製根據各個角色的性格特點和身份地位,為7個角色量身定製的舞台服裝,帶來的更是直接的視覺衝擊。

對話EIN·成衣定製設計師葉琳

Q: 您參與了《大飯店》的服裝設計,在您看來《大飯店》最大的看點是什麼?

A: 合作初期看到黎星的代表作品和《大飯店》的項目立意,便決定跟黎星一起去完成這部他首次創作的舞台劇場作品。

黎星和他舞蹈團的創作熱情非常打動我,劇的選題也特別吸引我。這是一部用舞蹈語言去表達個體和群體社會關係的作品,劇中7個角色分別代表七個不同階層與處境的人,是一部特色鮮明的批判現實主義題材的劇,可以激起當下很多人的共鳴。

Q: 您自己也是喜歡舞蹈的嗎?有沒有非常喜歡的舞劇?

A: 喜歡舞者的身體訓練過後呈現出的氣質與形態,她纖細、敏捷具有力量感。

皮娜.鮑什(Pina Bausch)的《春之祭》、《穆勒咖啡館》,還有陶身體劇場(TAO Dance Theater)的系列作品都很喜歡。

Q: 之前也參與過舞劇的服裝設計嗎?還是說這是第一次?

A: 這是瑋言服飾集團首次與現代舞劇跨界合作,旗下三個姐妹品牌聯手,以EIN品牌為主, PURE TEA 、PLAIN PEOPLE為輔,跨界合作舞台成衣定製。

Q:和黎星以及整個舞蹈團隊之間是如何合作的?能否分享下合作過程、工作方法,以及過程中最有意思的事情?

A: 與黎星團隊初步溝通後,設計團隊便開始通過劇本研究人物底色,分別整理出7位角色的階層、形象、性格喜好與生活現狀,選出符合他們身份的材質和色彩。

比如貴族選用光澤感好的真絲,並選用帶有階級屬性的有彩色系,酒店經理等工薪階層選用天然棉、麻等材質的無彩色系,最後通過搭配,將人物塑造通過材質、色彩傳遞到視覺、觸覺、感知,構成一個完整人物設定體系。

Q: 從服裝設計師的角度來說,舞台上舞者的服裝和日常的服裝有什麼差異?

A: 本質上講,戲服與日常著裝在功用上是一致的,人在出生之後逐步掌握和加強的就是表演,各種場合和各種人物的表演。所以,設計師的工作在我看來最核心的一點是把握這個度,如何能讓人們得體的表演。

舞台與日常就是度的不同。顯然,日常里穿戲服就是過了。同樣,天氣太冷穿短袖也不合適。所以,如何根據場景的不同,設計人們得體合適的穿著,是設計師的根本。場景的不同、表演要求的不同,決定了戲服與日常著裝之間形式上的區別,但我不覺得它們在邏輯上是兩個東西。

Q: 這次設計的靈感來源是什麼?您怎麼看戲服和時尚的關係?

A: 這是一個現實主義題材的舞劇,場景設置是在一個古典歐式大飯店裡,服裝靈感來源於1920年代的歐洲。那是一個模糊的過渡年代、一個女性身體解放、強調材質之美的年代,服裝的廓形變得流暢,腰線下移。時代更迭,人和事春風異軌般地輪迴,在時代的命運里輾轉。

舞劇最重要的是著裝符合人物身份與性格特徵,是以劇本主旨的完整表達為目標,而時尚是一種多維的現象呈現,滿足著裝者的心理訴求、生活方式、文化的輸出與時代特徵。

Q: 摩斯·肯寧漢從川久保玲的作品中吸取了靈感創作舞劇,山本耀司反過來是將陶身體的舞者請到了他的秀場,在您看來,和舞劇的合作對您最大的影響或者收穫是什麼?

A: 從企業的層面,我認為這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跨界合作,不僅幫扶年輕表演舞蹈藝術家去實現自己的創作夢想,同時也是企業對於美學定位的一個方向性延伸。

包括EIN十周年與彭楊軍、陳皎皎跨界合作的呼吸-北歐生活與藝術展覽、《EIN》Magazine 專屬雜誌定製,EIN X Gordon Fergus-Thompson與鋼琴家跨界音藝術主題秀演,以及PURE TEA與國內獨立音樂人跨界音樂演出等等。

其次,對於品牌團隊來說,讓設計師從更多維度去思考做衣服這件事兒,將時裝的專一屬性打破,去拓展更多可能性,我希望瑋言集團是一個藝術創作的大平台。未來,我們還將繼續與藝術家跨界合作。

PS:

如果你錯過了11月23日和24日《大飯店》在北京國家大劇院首演,

接下來的12月18日,《大飯店》還會前往深圳大劇院演出,12月21日、22日在廣州友誼劇院。

跨年之後,在1月11日、12日,《大飯店》會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帶來巡演的最後一場,也是2019年的第一場演出。

圖片資料來源

黎星工作室

攝影師-王徐峰

acamera workshop

中赫時尚-盧皓

Jin|VISIONLES MEDI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良倉 的精彩文章:

像頭戴耳機一樣的按摩儀,頸椎又暖又舒服
立減¥50 |女明星私藏身體乳,讓你白嫩到發光

TAG:良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