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陽氣不足,人易老!超全養腎指南,人手一份

陽氣不足,人易老!超全養腎指南,人手一份

仰望岐黃中醫 性命 心靈

關注並在公眾號首頁回復關鍵字:

回復「入群」:加入中醫養生微信群

回復「切脈」:比現場魔術更裝B,3分鐘教會你老中醫切脈

回復「自學」:岐黃原創、無價之寶,15天中醫零基礎入門

回復「減肥」:10秒減肥操,效果好到爆!

回復「音樂」:聽聽專屬中醫五臟調和音樂養生

天氣越來越冷,但這也是一年之中最佳的進補時間,明年的身體健康,全靠這期間打好基礎啦。

冬季進補,補腎最為重要,腎中精氣藏得充足,才能保證身體健康。冬屬水對應腎,腎臟的生理功能是「藏精」,「冬不藏精春必瘟」,反過來看,把腎養好了,何愁身體不健康。

腎虛也分陰陽

中醫認為「人到四十,陽氣不足」,因此便有「四十不補,五十受苦」的說法。

隨著歲數增大,陽氣生髮很困難,陽氣越來越少,疾病也就越來越多,那麼如何補充陽氣呢?聽說六味地黃丸很補腎,那我吃它一個療程行不行?這裡提醒大家,這種行為萬萬不可取,是在變相害自己!

如果想要通過藥物補腎,首先得弄清楚自己到底是腎陽虛還是腎陰虛。

1

腎陽虛多有寒的表現:

畏寒肢冷,精神萎靡,小便清長,舌淡胖苔白。

腎陽虛的人除了怕冷,水的代謝也很緩慢,蒸發能力弱,所以會小便多,尤其是夜尿多,也不怎麼想喝水。中成藥金匱腎氣丸和五子衍宗丸就比較合適。

2

腎陰虛多有虛熱的表現:

口燥咽干,潮熱,顴紅,五心煩熱,盜汗,舌紅少苔。

腎陰虛的人一般不會怕冷,甚至還要怕熱,特別是手腳心總覺得熱,想貼在涼東西上,腎陰虛的人還有口乾、大便干、心煩的問題,甚至因為心煩而失眠,而且人也容易消瘦,乾瘦乾瘦的。中成藥適合吃六味地黃丸。

常吃四寶物

如果不是癥狀特別嚴重(比如女子腎虛導致不孕,男子腎虛導致不舉),春天最好不要通過吃藥來補腎,因為葯吃多了會加重肝臟的負擔,建議大家通過汲取食物的精華來溫和養陽。

我們平時說的「黑五類」: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棗、黑木耳,一定要多吃。

除此之外,山藥、芡實、核桃仁、白果、蓮子、豬腰、豬肚、韭菜、桑葚、荔枝、海帶、紫菜、烏雞、香菇、豆豉、枸杞、板栗、泥鰍等食物都是補腎精品。

1、補腎湯

國醫大師張大寧

國醫大師張大寧提出補腎活血法,將補腎法與活血法有機結合,通過補腎促進活血,應用活血加強補腎,張大寧有一道補腎的養生方,日常生活中就能調配使用。

做法:西洋參6克,女貞子3克,旱蓮草3克,丹參3克,覆盆子3克,陳皮3克,每日煲湯服用。

岐黃小廣告

千古養血名方:玉靈膏,蒸過100次後吃了不上火、不甜膩,補血益氣、安神改善睡眠、益脾胃,適合女性氣血虛、月經偏少、蹲下起來頭暈、睡不好煩躁,面色萎黃、嘴唇蒼白無血色、精力不濟、脾胃虛弱;玉靈膏補足正氣、陰血,可以使得面色紅潤、氣色好、精力充沛。

2、補腎豆

圖片來源:北京衛視《養生堂》截圖

600年京城老藥鋪里的老葯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雷雨霖有個傳承百年的老藥方,補腎效果極好,藥鋪掌柜自己吃80歲過了腎臟還強壯。

咱們自己做可以一次多做點,然後放在冰箱里保存起來,每天吃一勺即可。

【原料】

圖片來源:北京衛視《養生堂》截圖

一斤豆子,沙苑子、白蒺藜、菖蒲、炒杜仲、補骨脂、大茴香、核桃仁各6克。

【做法】

1、大茴香加上前面5種藥材熬汁,水沒過葯,然後開始煮半小時,去渣取汁。

2、泡黑豆於藥水中,泡4個小時,讓黑豆吃滿藥力。

3、煮豆子,這個時候加入核桃仁和少許鹽(最好是大粒子的海鹽,如果沒有用食鹽也可以),煮到豆子沒有硬心、黑亮為止。

3、補腎粥

這碗粥是一位年輕媽媽推薦的,她說連續喝了三個多星期了,氣色好多了。有這樣好的效果,她恨不得讓所有人都知道,您也不妨試試。

【原料】

黑豆(1小把)薏仁(3把)大米(2把)黑芝麻(1小把)核桃(2個)

【做法】

1、所有原料泡一小時。

2、將原料放入砂鍋,煮粥,煮好後加紅糖。

岐黃小廣告

黑芝麻在《神農本草經》中列為上品可長期服用,可補五臟,長肌肉,填腦髓,入腎,黑髮效果也很好,很多網友已有顯效。九蒸九晒黑芝麻產自人傑地靈的太行山脈,左手是第八次,右手是第九次的哦,對比太明顯了,九蒸九曬差一蒸一曬都有巨大差別,芝麻雖小,除了黑皮裡面還有白皮,再裡面才是芝麻果仁,直接吃黑芝麻消化不掉,從腸胃走一遭人體不得其福反受其害 。這樣堅實緻密的結構,一遍蒸、炒無法充分制熟,所以我們聰明的祖先研製出了這樣一種製法——九蒸九曬(一般整道工序完成至少需要9-15天左右)!通過這種中藥炮製的方式制出的黑芝麻,外皮基本已經脫落,制後的黑芝麻非常利於人體的吸收,已經不再是當初難於消化的黑芝麻了。。。

4、補腎茶

枸杞子甘平能補腎益精,茯苓甘淡能健脾利尿,紅茶能利尿提神,合泡成枸杞茯苓茶,既解渴又補腎,特別方便。

【原料】

枸杞子、茯苓各5~10克,紅茶6克。

【做法】

將枸杞子與茯苓共研為細末,每次取5~10克,加紅茶6克,用開水沖泡10分鐘即可,每日2次,代茶飲用。

常做四件事

1、曬太陽

養陽最簡單的方法曬太陽。曬太陽背光而坐最好,因為背部有一條不可忽視的經絡——督脈。督脈有「陽脈之海」之稱,總督一身之陽氣。把背曬熱、曬舒服了,人體的陽氣也就充足了。

一般曬太陽的時間最好選在上午10-11點之間,或者下午16~17點之間,此時陽光比較充足,光線也比較柔和。曬太陽的效果最好。中老年人曬30分鐘左右即可,千萬別隔著玻璃曬太陽,那樣很難達到應有的效果。

2、搓拉耳朵

中醫五行學說則認為,腎主藏精,開竅於耳,醫治腎臟疾病的穴位有很多在耳部。所以經常進行一些耳部鍛煉,可起到健腎壯腰、養身延年的作用。

雙手食指放耳屏內側後,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內向外提拉,手法由輕到重,牽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為限,每次3~5分鐘,雙手空閑下來,看電視的時候都可以按揉按揉耳朵。

3、晚上泡腳

泡腳既可以保暖,又可以促進全身的氣血循環,通過刺激足部數十個穴位達到調整人體陰陽氣血的作用。

晚上9點泡腳最護腎。之所以選擇這個時間補腎,是因為此時是腎經氣血比較衰弱的時辰,在此時泡腳,身體熱量增加後,體內血管會擴張,有利於活血,從而促進體內血液循環。

岐黃小廣告

精選陳年艾葉(強力溫陽驅寒),地道藥材,岐黃獨家配方,特別加入獨活(祛寒濕、止關節腰背痹痛)、乾薑(溫中散寒)、桂枝(溫經通陽、透達營衛、祛全身風寒濕痹)、肉桂(溫補元陽、命門)、紅花(活血化瘀),逐寒痹痛、補陽氣、預防風寒感冒、理氣血。

4、踮腳走路

踮腳走路時,前腳掌內側、足大拇指起支撐作用,而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和足太陰脾經經過此處。

這樣可以按摩足三陰,通過足少陰腎經溫補腎陽。每天踮起腳走10分鐘左右,中間可以走走停停,累了休息,達到刺激穴位的目的就可以。

踮起腳尖走路有一定難度,尤其對於老年人來說,一定要循序漸進,一開始練習時最好身邊有幫扶物。長期堅持,每次不可過量;患有重度骨質疏鬆的老人,不建議踮腳走路。

常按四穴位

其實身上就有四顆免費的補腎葯,但是大多數人都忽略了,捨近求遠去找尋別的補腎方。國醫大師唐祖宣特別推薦了四個養腎護腎的穴位:腎俞、命門、關元和太溪。無論男女都適用,每個穴位每天分別按揉5分鐘、艾灸30分鐘,只要堅持一個月,將明顯感覺到體內彷彿出現了小太陽,腎氣十足!

腎俞穴

位置:腎俞穴與命門穴的位置持平,就是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左右各一個。

功效:腎俞穴是腎經的主要穴位,如果經常按壓的話能夠強壯腎氣,增強你的腎功能,特別是對月經不調、性冷淡有很大的幫助。

岐黃小廣告

堅持艾灸扶陽,108粒隨身灸艾柱(艾條段),25:1,三年艾,煙白絨純雜質少,艾柱放入艾灸盒中想灸哪就灸哪,首次購買送艾灸盒+隔熱布袋+經絡圖。

關元穴

位置:在人體正中線上,從肚臍向下量出四指寬的距離,就是關元穴。

功效:關元穴就像人身體的一個閥門,將人體元氣關在體內讓它不泄漏,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處,是人身上元陰、元陽的蓄積之處。

太溪穴

位置:在腳的內踝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雙側對稱。

功效:太溪穴是腎經的原穴,是腎經元氣經過和留止的部位,所以古人稱太溪穴為「回陽九穴之一」,認為它具有很強的回陽救逆之功。

命門穴

位置:命門穴位於第二、三腰椎棘突間。通俗地說,就是後背正中腰部,和肚臍相對的位置。

功效:對於男人,它是壯陽大穴,對於女人,它是駐顏美穴。補腎壯陽、暖宮備孕都少不了它。

這些補腎方,自己就能做,不花一分錢!

看完記得轉發出去,把方子送給更多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仰望岐黃 的精彩文章:

寢不橫屍,卧不覆首,眠不北向:古人如何睡眠養生?
鼻炎的根源是脾胃正氣不足

TAG:仰望岐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