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明朝帝師,鎮守關外功勛赫赫卻最終自殺殉國

他是明朝帝師,鎮守關外功勛赫赫卻最終自殺殉國

原標題:他是明朝帝師,鎮守關外功勛赫赫卻最終自殺殉國


在清朝乾隆年間官修《明史》中,共有120個列傳,每個列傳裡面都若干個人的傳記,少的兩三人,多者十餘人,可是只有一個列傳是為一個人所作。此人不是徐達,不是劉伯溫,不是王守仁,不是張居正,不是袁崇煥,也不是史可法,而是孫承宗。


即便在滿是「黑料」的《明史》里,孫承宗依舊充滿光輝,足可見傳主孫承宗在歷史上的地位。


孫承宗是與遼寧(大部分區域在明代稱為遼東)有重要關聯的名人,官至東閣大學士、兵部尚書的他督師關外三年多,為拯救明朝遼東危局、拱衛關寧錦防線做出了重要的歷史貢獻。


孫承宗,字稚繩,號愷陽,明代南直隸高陽(今河北省高陽縣)人,生於嘉靖四十二年(1563)。史書記載,孫承宗少時相貌奇偉,「鐵面劍眉,須髯戟張」,熟悉他的人預言此人必成大器。

萬曆六年(1578),年僅15歲的孫承宗考中秀才,而後,孫承宗先後在大理寺右丞姜壁和兵備道房守士等朝廷官員家中作家庭教師,逐漸接觸官場。


萬曆二十一年(1593),孫承宗入國子監讀書,次年中舉人。後來,房守士升任大同巡撫,孫承宗以家庭教師身份隨行。大同是當時明朝的重要邊鎮、「九邊」之一,孫承宗在這裡教書之餘,對軍事產生了濃厚興趣,曾到大同東的白登山、淶源的飛狐關等地遊歷,結交當地仗義之士,還與戍守的老兵們訪問交談,切磋戍邊之道。


萬曆三十二年(1604),孫承宗參加殿試,考中進士第二名即榜眼,授翰林院編修,從此在翰林院任職長達十年,從事文字工作。


十年中,孫承宗針對朝政寫了不少奏章,勸諫萬曆皇帝發憤圖強,還為許多地方的地方志撰寫序跋,並且主持了應天府鄉試和萬曆三十八年的會試,這次會試意義不同尋常,錢謙益、傅宗龍、陶崇道等後來的著名政客都是從這次會試中脫穎而出的,可見孫承宗的慧眼識才。


萬曆四十二年(1614),孫承宗升任右中允兼翰林院編修。萬曆四十七年(1619)升任左諭德兼翰林院侍讀,開始輔導當時的皇太子朱常洛學習。從孫承宗的仕途來看,他早期為官期間晉陞速度並不快,真正出現人生轉折,是從成為天啟皇帝老師開始的。



孫承宗畫像


萬曆四十八年(1620)九月初一,在位僅一個月的泰昌帝朱常洛駕崩,其年僅15歲的兒子朱由校即位,是為天啟皇帝,孫承宗升任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讀,成為天啟皇帝的老師。


此時已經57歲的孫承宗,迎來了政治上的春天。天啟元年(1621)三月,孫承宗升任詹事府少詹事(正四品)仍兼翰林院侍讀。天啟二年(1622)正月,孫承宗升任禮部右侍郎(正三品)仍兼翰林院侍讀,僅僅一個月後,孫承宗飆升為兵部尚書(正二品)兼東閣大學士,進入內閣中樞,四個月後,天啟二年六月,孫承宗又授以太子太保(從一品)。


據說孫承宗為天啟皇帝上課時,每次敘事分析都「激切愷直」,皇帝聽完後經常情不自禁地說:「心開!」因此對他特別器重。孫承宗憑藉「帝師」的地位,迅速進入明朝的政治權力中心,並成為朝廷中「東林黨」的骨幹成員。

孫承宗的迅速晉陞,與當時明朝在山海關外的軍事形勢有重要關係。天啟元年(1621),遼陽、瀋陽相繼被後金佔領,知曉軍事的孫承宗被朝臣們推舉擔任兵部侍郎,但天啟皇帝捨不得孫承宗離開,拒絕了廷臣們地請求。


天啟二年(1622)正月廣寧(今遼寧省北鎮市)失守後,天啟皇帝焦慮萬分,這才提升孫承宗為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直接參与遼事。


孫承宗臨危受命,上疏條陳當時軍事體制與作戰指揮上的弊端,謀求改革,主要內容有:「兵多不練,餉多不核」、「 以將用兵,而以文官招練;以將臨陣,而以文官指發;以武略邊,而且增置文官於幕府」,「以邊任經、撫,而日問戰守於朝」,既指出了弊端也提出了改進措施,表達了他的軍事思想。當孫承宗得知遼東經略王在晉決定在山海關外的八里鋪築城進行防守時,感到在此地築城「非策「,並提出親自去實地考察。


六月二十六日,孫承宗由兵部主事(相當於國防部處長)鹿善繼等陪同,抵達山海關,就防禦問題同王在晉展開了激烈辯論。王在晉不聽勸告,執意要在八里鋪築城,兩人爭論得不歡而散。孫承宗覺得事關重大,沒有立即作出決斷,他出關察看形勢。


出關後,孫承宗確定了堅守寧遠的方略,回京後給天啟皇帝上疏,闡明在寧遠重新築城(原城垣在隆慶年間毀於地震)的意義。幾天後,孫承宗利用給皇帝侍講的機會,當面提出「在晉不足任」,應予撤換。


天啟二年(1622)八月,王在晉被免去遼東經略的職務。孫承宗自請出任經略,他豪邁地說:「經略去矣,代者將之奈何?與其以天下之大付之不可知之人,不如以天下之大付之不可知之我!」天啟皇帝非常滿意,當即批准由孫承宗以原官督山海關及薊、遼、天津、登、萊諸處軍務。


可以說,這個「督師」的權力比經略還大。九月二日,孫承宗到山海關正式「視事」。上任後,孫承宗以總兵江應詔定兵制、監軍袁崇煥修營房、總兵李秉誠練火器,還命令司務孫元化築炮台、游擊將軍祖大壽駐覺華島負責糧餉與器械。


孫承宗督師薊遼後,把防務部署得井然有序。還在孫承宗到山海關督師不久,孫承宗認為,「失遼左必不能守渝關(山海關),失覺華、寧遠必不能守遼東……寧遠、覺華果否扼要當沖,非親度不可見。」


他上奏皇帝:「臣敢再閱三百里情形,以悉守之略」。遂決定再次出關巡視防務。天啟三年(1623)九月十二日,孫承宗到達寧遠衛,他經過實地勘查,感到寧遠城依山面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當地軍民抗敵意志堅定。由此,孫承宗更堅定了自己對守寧遠的判斷和洞察力。


孫承宗鼓勵袁崇煥、滿桂、祖大壽等將領,儘快修築城牆,加強練兵,護衛疆土。九月十三日,孫承宗不顧勞頓,偕諸將登船去覺華島巡視,一直到十五日離開覺華島。這次巡視之後,孫承宗給天啟皇帝上奏《奏報關東情形疏》,將關外防務情況具實上奏,並指出應在哪裡加強和改進。


孫承宗決計守寧遠,命祖大壽具體負責修城,並令駐軍儘速恢復山海關至寧遠沿線被焚棄各城。召遼人回故居,墾荒屯田,重建家園。又發展採煤、煮鹽、海運等事業,以充實民力,確保軍需。


重修後的寧遠城於天啟四年(1624)完工,成為關外第一重鎮。寧遠城竣工後,孫承宗調袁崇煥鎮守,在袁崇煥的精心治理下,寧遠「商旅輻輳,流移駢集,遠近望為樂土」,成為一座進可攻、退可守的軍事重鎮。


天啟五年(1625)夏,孫承宗與袁崇煥計議,遣將分據錦州、松山、杏山、右屯及大、小凌河各城,修繕城郭居住。這樣,將明軍的實際控制區域由寧遠又向前推進二百里,使寧遠成為「內地」,再加上寧遠至山海關二百里,共為四百里,形成了以寧遠衛中心的寧錦防線。


三年多時間裡,孫承宗重用袁崇煥等一大批忠直的文武官員,使遼東邊務面目煥然一新。史書評價稱:「自承宗出鎮,關門息警,中朝宴然,不復以邊事為慮矣」,可見孫承宗對明朝社稷安定貢獻尤甚。


在孫承宗督師薊遼以後的天啟二年九月至天啟六年初,遼東有三年多沒有戰事,防務重振、民心安定。史書這樣記述孫承宗這短短三年多的功績:「修復大城九,城堡四十五;練兵十一萬,訓練弓弩、火炮手五萬;立軍營十二、水營五、火營二、前鋒後勁營八;造甲胄、軍事器械、弓矢、炮石、渠答(守城的擂石)、鹵盾等數萬具。另外,拓地四百里;招集遼人四十餘萬,訓練遼兵三萬;屯田五千傾,歲入十五萬兩白銀。」


可見,孫承宗對鞏固和延續明朝對山海關外的統治,功不可沒。是孫承宗力主和堅持,使明軍營造了一條令後金軍隊望而生畏的關寧防線,為後來的寧遠大捷和寧錦大捷奠定了基礎。孫承宗制定的穩固防守,逐步前進,漸圖恢復的基本戰略,使局勢一度發生了很大變化,明朝軍隊在山海關外逐步從守勢轉為攻勢,從被動轉為主動。


孫承宗堪稱軍事家。孫承宗作出了將戰車、艦船和火器結合在一起的創舉,創建了以熱兵器為主要殺傷手段的十二車營和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支以火器為主要裝備的海軍,還組建了從海上登陸作戰的兩棲部隊,並與鹿善繼、茅元儀合著了專門論述火器車戰術技術的軍事著作《車營扣答合編》。他還用計成功策反了努爾哈赤的養子劉興祚歸順明朝,為以後收復失地創造條件。



寧遠古城

孫承宗對明末寧遠衛的復興並成為遼東軍事重鎮,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孫承宗督師關外的三年多時間裡,由於公務繁忙,經常到各地巡視防務,有關他在寧遠城的生活情況,史料記載很少。


其實,孫承宗經常居留在寧遠城內,寧遠衛的薊遼督師府,就是孫承宗督師薊遼後修建的。督師府修竣時,孫承宗曾欣然作《寧遠督師府新成適朝命至鹿司馬有作答之遂柬馬大將軍》:「一年兩度入寧陽,千里重開建節堂。幾拊春松歌白雪,還依秋菊傲清霜。周家大業彤弓舊,漢室元功帶礪長。最喜馬隆饒意緒,偏廂不獨下西涼」。


這首詩是寧遠薊遼督師府剛剛建成時,剛巧朝廷有命令到來,又收到部下鹿善繼的詩作,因此寫此詩作答。「馬大將軍」系指何人,待考。因孫承宗是河北高陽人,後來他的奏章、雜記和詩文等結集付印時,按古代文人的習慣,取書名為《高陽集》,此詩也收錄到《高陽集》中。


就在孫承宗雄心勃勃地準備在關外大展身手的時候,朝廷內部發生了重大變故。


閹黨頭目魏忠賢開始禍亂朝政,他害怕孫承宗在邊疆立功,影響他在朝中專權,遂想方設法為孫承宗製造障礙。閹黨先是攻擊孫承宗倚重的登萊巡撫袁可立,使其在天啟四年罷官,使孫承宗失去左膀右臂。



關寧錦防線示意圖


天啟五年,魏忠賢一夥加重攻擊孫承宗的力度,向皇帝誣陷孫承宗擁兵向闕,叛逆顯然」,但因為天啟皇帝對老師感情很深,因此對閹黨的言辭沒有理睬。


天啟五年(1625)八月,發生了柳河之役(柳河位於蓋州附近),明軍戰敗,戰死四百餘人,史稱「柳河之敗」,其實是孫承宗部將馬世龍背著孫承宗所發動的一次冒險進攻,不過是小規模的接觸,勝敗不影響整個戰局,但閹黨得知消息後如獲至寶,藉此圍攻馬世龍,並參劾孫承宗,孫承宗氣急,連上二疏,自請罷官,是年十月回鄉賦閑。


天啟皇帝對恩師禮遇有加,聖旨是寫批准孫承宗「回籍養病」而不是免職,為了掩人耳目,皇帝還特意為回鄉的孫承宗「特進光祿大夫」,賜以銀兩和彩緞,還派專人送他回故里。

努爾哈赤聽說孫承宗罷官,十分欣喜,於天啟六年(1626)正月率軍進攻寧遠,新任遼東經略高第不敢守衛寧遠,下令撤兵到山海關。若不是袁崇煥率兵拚死守衛住寧遠,孫承宗苦心經營三年多的關寧防線差點功虧於潰。


崇禎二年(1629),皇太極率軍避開關寧錦防線,繞道內蒙,攻陷大安口、龍井關,相繼攻陷遵化、遷安、灤州、永平,直指北京,在危難之際,朝廷再次起用孫承宗,「詔以原官兼兵部尚書守通州」,統籌全局。


孫承宗首先曉以大義,安定了軍心。其後協調各路軍隊,聯合行動,經數月艱苦作戰,取得「遵永大捷」,並於崇禎三年(1630)五月將後金軍驅逐出關。


崇禎四年(1631)正月,孫承宗帶病出關巡視,他仍堅持以積極防禦為主的方針,繼續加強寧錦防線,決心重築被高第放棄的大凌河、右屯二城。不料,就在大凌河城剛修完一半的時候,後金軍隊突然圍城,至十月祖大壽詐降,大凌河失守。這年十一月,孫承宗受到彈劾,第二次被排擠下台。


孫承宗此次回鄉之後,埋首於著述之中,還經常與老部下鹿善繼等人切磋學問。崇禎十一年(1638)十一月,清軍入塞伐明,為了防備清軍進攻,孫承宗動員在山東當知縣的長子孫銓捐資買磚,把高陽土城改建成磚城。


十一月初九,當清軍進攻高陽城的時候,孫承宗以76歲高齡,率領全家及高陽民眾登城抵抗,由於兵力相差懸殊,高陽城破,孫承宗被俘後拒絕投降,清軍將領出於對孫承宗的敬重,允許孫承宗自盡而亡。


孫承宗三次懸樑上吊,看守的清兵於心不忍,三次將其救下。到傍晚,清兵換防,孫承宗坐在一張椅子上,令兩個清兵用白綾將自己勒死,從容而壯烈地結束了生命(一說最後仍是懸樑自盡)。


在保衛高陽城的戰鬥中,孫承宗的6個兒子、2個侄子、12個孫子和侄孫殉國,全家老小40餘人遇難,無一人變節,可謂滿門忠烈。得知孫承宗死訊,崇禎皇帝「嗟悼,命所司優恤,復故官」。南明福王政權時,追贈孫承宗為太師。孫承宗誓死守土的精神和忠勇抗敵的義舉,永遠銘記在史冊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房記 的精彩文章:

吳文莉:明月素心
八國聯軍打進紫禁城時,百姓夾道歡迎的消息屬實嗎?為什麼?

TAG:書房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