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暢銷書榜單有哪些規律,一位數據分析師總結了一下

暢銷書榜單有哪些規律,一位數據分析師總結了一下

暢銷書榜單有哪些規律,一位數據分析師總結了一下

《紐約時報》暢銷書榜是美國最具代表性的暢銷書排行榜之一,榜單上排名是根據全國抽樣調查的大小型書店以及批發商所提供的每周銷售報告制定而成。為了分析登上暢銷榜單的書都有哪些共性,美國東北大學教授 Albert-László Barabási 分析 了 2468 本小說和 2025 本非小說書籍的銷售模式,總結出了一些有意思的結論:

數據顯示,美國人平均每年讀 12 到 13 本書。每年有 10 萬本新書問世,超過 300 萬本書出版。

其中,科普書里,平均只有 1.1%會成為暢銷書(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但傳記和回憶錄,占非小說暢銷書里將近一半的比例。畢竟,傳記和回憶錄談到的名人,在被閱讀之前就已經引起讀者興趣。比起那些有參考價值的成功名人而言,科普書籍里的知識通常都不夠實用也不夠貼近生活。

在小說方面,過去十年里只有 800 本純文學小說登上暢銷榜,大多數暢銷小說都是情節驅動的類型小說。此外,85%的暢銷小說家會有多部小說上榜。

比如長居中國暢銷榜的東野圭吾的推理小說、J.K.羅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和劉慈欣的《三體》系列,而驚悚推理小說家詹姆斯·帕特森,在 Albert-László Barabási 的調查數據中有 51 本作品在暢銷榜單上。

相比之下,只有 14%的非小說作者,擁有不止一本的暢銷書。通常是因為非小說類作者需要特定領域知識,如果一個作家寫足球、神經科學,甚至他自己的生活,就很難寫出 10 本關於這個主題的書。

暢銷書榜單有哪些規律,一位數據分析師總結了一下

出版商們熱切地想讓自家的書擠進各種暢銷榜里,其中出現在《紐約時報》暢銷榜上的書有四分之一會短暫地佔據榜單底部位置,並在一周後退出。不到四成的書能夠在榜單上呆超過四周的時間。描寫在白人家庭工作的黑人女僕的故事 The Help 幫助作者凱瑟琳在小說暢銷榜上停留了131周。勞拉希倫布蘭德的Unbroken 則在非小說榜保持了 203 周的紀錄。

一個很大的誤解是,人們總認為暢銷榜上的書都賣出了巨大的銷量。事實上,《紐約時報》暢銷榜上的書大多在第一年裡只賣出 1 萬到 10 萬本。2009 年梅蘭妮·吉迪恩登上暢銷榜的一本回憶錄《滑倒年》年銷量不到 5000 本。

這是因為,圖書銷售會遵循一條普遍的銷售曲線,小說的銷售曲線會在書發行後的兩到六周達到峰值,非小說的銷量高峰通常會在前 15 周的任何時候到來。雖然不少人認為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那些被忽視的好書總會慢慢吸引讀者,最終位列經典,但實際上沒有。

在這個規律下,新書的發布時間就顯得很重要,畢竟暢銷榜的門檻在一年裡的不同時段是不同的:在二月或三月,賣幾千本就足以讓一本書登上暢銷書排行榜;而在十二月,因為美國的長假有時間看書的人多起來,銷量猛增,一周賣 10000 本都不能保證一本書能上榜。因此如果一個缺少粉絲基礎的作者,避開長假和雙十一購物節出版或許會有幫助。

題圖來自:鄭舒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今日娛樂:漫威將拍首部亞裔超英電影,莫德里奇獲金球獎
藥店要分級分類管理了,有些葯不是所有藥店都能買到了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