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關愛社畜——成年巨嬰:都是你們都欠我的
現如今關於「巨嬰」的新聞越來越多
從「忘帶身份證趕不上火車,希望一車人都能等一等」
「出國旅遊對航空公司不滿,不知道依據規則解決問題,而是喊話大使館」
「大學畢業好幾年,不繼續升學也不找工作,依舊靠著家裡父母的照顧度日的」等等... ...
這一系列「我要」、「我就要」的行徑大約可以被統一概括為:「巨嬰」
每一次這一類新聞在網上曝光發酵能激怒人們忍耐的臨界點
大家都是成年人憑什麼巨嬰能如此「不要臉+振振有詞」
01
近日網上又爆出的一則巨嬰新聞
報警讓警方幫忙哄孩子
微博網友發給江蘇省蘇州太倉市公安局發了一封「感謝信」,一位寶媽因孩子哭鬧連打5次110報警求助並投訴,儘管太倉公安局板橋派出所民警安全將其送回家,但她卻在「感謝信」中表現出對警方的不滿。
太倉公安局官方回復後,這位寶媽回懟帖文的字裡行間,讓人讀出了一種天生的優越感,以及咄咄逼人的霸氣。
之後這位寶媽的微博被網友回懟攻陷了
雖說有困難找警察,但是也要分情況,如果哄孩子都要找警察,那最少需要運用上億的警力,自己的小孩搞不定也不能賴到別人頭上,完全可以請個保姆跟著。
02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過,「我們90%的愛與痛,都和一個基本事實有關——大多數成年人,心理水平是嬰兒。」
很多人的外表看起來是一個成年人,但是內在,卻仍然是個孩子,甚至是嬰兒。而嬰兒是無法擔負起成年人的責任與幸福的。
「巨嬰」普遍有三個特點:以自我為中心,偏執分裂,吸血鬼式生存。
這個時代的「巨嬰」太多了!
有些人的腦迴路就是很奇怪,「你幫我應該的,我讓你,門都沒有」。理直氣壯地打著各種旗號,佔便宜:
「你工資高,這次飯局當然得你買單啊」
「聽說你去國外了,順便幫我帶點化妝品唄」
「我這麼大歲數了,你都不讓座!」
「他還是個孩子,你怎麼跟他一般見識!」
……
而這些人的口頭禪就是「這點小忙,對你不就是舉手之勞嗎?」
03
曾經,上海街頭出現了這樣的一幕。
一位上了年紀的老阿姨在街上走著,後面一男子突然衝過來將她抱起,在空中狂甩。
老阿姨試圖掙扎,男子卻加大力度,狠狠的將她往地上按。
瘦弱的老人家怎能經得起這樣折騰,一個踉蹌就被摔倒了地上,老人實在掙扎不過,乾脆坐在台階上,任由男子毆打。
路過的人群和保安看不下了,紛紛制止,沒想到男子非但沒有收斂,反而更加猖狂,脫掉自己的上衣,搶過一個掃帚,繼續毆打著老人。
但是,你敢相信嗎,毆打老人的男子正是她的兒子。
起因是因為,男子向母親索要2萬塊錢還銀行貸款,但母親說自己沒錢。
男子便讓她去向親戚借,母親不同意,他就直接動了手,對自己的母親又是拖拽又是毆打。
不管是報警讓警方幫忙哄孩子,或者是要錢無果毆打母親的男子;
他們就是典型的「巨嬰性格」
嬰兒認為只要他一動念頭,世界就該圍著他轉,「這是嬰兒和巨嬰最核心的心理,在任何一個共同體內,巨嬰們都在爭奪唯一說了算的話語權」。
嬰兒沒有對世界的認識,所以才會這樣想。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對世界認知程度的增加,這種想法會一步步的改正。
但是,如果隨著年齡的增長,一些人的心理停留在嬰兒時期,依舊保持著嬰兒時期的心態,就形成了「巨嬰心理」。
其實小編覺得,每一個中國式巨嬰的身後,都有一對教育方式有問題的父母。
從他們的人生準則:「四海之內皆我媽」,從小生活在溫室,就可以看出來。
父母過分的溺愛,使他的成長出現了問題。就像是一顆蘋果,外邊晶瑩剔透,可是它的心已經開始腐爛生蟲了。
美國心理學家胡特用「不含敵意地堅決」一詞來解決巨嬰心理問題。
即是說:要堅決拒絕依賴父母或妻子,也要堅決拒絕父母對自己的控制,而此種拒絕並不含有敵意,並不意味著父母是錯的,不好的,而是捍衛自己獨立的權利。
當劃分清楚你我的界限,你作為一個個體的角色和價值就會體現出來,你就會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從而破除巨嬰心理。
亦可說,這是斷奶的開始,無論是對你,還是對你的家人朋友,乃至下一代,都是健康的開始。
編輯:好書指南 微信號:aidushuba
喜歡請分享或在頁尾點贊
※人與人之間就是一場緣
※「對不起,我們沒有把學生教育好。」大學老師一句話,讓擺攤老人流淚了
TAG:好書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