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英國皇室品牌的產品半價沒人買,尷尬不尷尬

英國皇室品牌的產品半價沒人買,尷尬不尷尬

作者:成功學會《鹿港小鎮》的大右

雙 11 餘溫已過,轉眼間,雙 12 又要來了。

是的,又是一個值得大家關注的日子,不過說實話,無論從折扣力度、影響力……哪方面來看,雙 12 都是無法跟雙 11 比擬的。

不信?看看那各品牌的銷售量就知道了,據我所知,國內一個品牌在那天的銷售量可是快上億了!你說驚不驚人。再何況,大家都已經在雙 11 那天血拚夠了,又有誰會等著雙 12 呢?

(image:IONS)

不過,今天可不是來聊雙 11、雙 12 的。真正想聊的,是一個品牌,是一個英國皇室御用品牌,是一個在雙 11 打半折都基本無人問津的英國皇室御用品牌 — — Barbour。

(image:Kielman.pl)

不開玩笑,大右我在雙 11 當天,買的東西還不到 200 塊錢,一是不想去湊這熱鬧,二是也確實沒有自己想買的東西。但說歸說,我也會去看,看看有哪些意外驚喜等待人發掘。當中,最讓大右印象深刻的,就是 Barbour 了。

(image:wearecow)

記得那天,一件原價 2200 人民幣的外套,好像是以 880 人民幣的價格在賣,但直到雙 11 結束,似乎都沒有賣出去幾件。應該說,不只這件外套,其它產品的銷量也都可謂「慘淡」。

沒記錯的話,就是這件外套。(image:Barbour)

整個旗艦店銷量最高的一款棉背心,也就賣了 48 件……這種銷量情況,若是按照國內品牌的標準來看的話,可能 Barbour 連三線品牌都算不上吧~

按照一個朋友的說法,旗艦店的「總銷量」指的是商品從上架到現在的所有銷量,總銷量都如此了,雙 11 什麼情況我想你應該也都能揣測到一些。(image:Barbour)

話到這裡,其實我是覺得很尷尬的。怎麼說,那也是 Barbour 啊,那可是有著三個英國「王室供貨許可證」證書的品牌,更何況,在雙 11 那天的售價又是那麼誘人,無論如何也都不至於會是現在這個情況吧。

當然,事實擺在面前,也沒什麼話可以說的~

(image:1989 bean"s blog - Jugem)

於 1894 年、John Barbour 創立的 Barbour,前身是一家油布進口商,因為這個背景,所以 Barbour 對於油布的運用可謂是得心應手,而品牌旗下最出名的產品,也正是油蠟布材質外套。

出名到什麼程度?據說,不少英國人都會直接把油蠟布外套稱為 Barbour Jacket。

(image:Keikari.com)

而品牌最讓人津津樂道的,便是前面提及到的「皇室認證」,早在 1974 年的時候,Barbour 就已經獲得了英國愛丁堡伯爵頒發的「王室供貨認可證」,在之後的 1982 年、1987 年則是分別獲得了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以及威爾士親王的認可證。

對於許多英國品牌來說,能夠獲得一張「認可證」已是難得,而有著三個認證的 Barbour 應該是什麼地位,我想你已明了。

(image:Barbour)

要說它家最經典的款式,大右肯定會推薦一款 Bedale Jacket,就不說有多少名人穿過,它的設計本身就是一個非常經典的存在。

領部採用燈絲絨材質,衣服表層則是蠟質外層,結實耐用還防風防雨,老司機真愛妥妥的。(image:Circle Seven)

當然,除了 Bedale Jacket 之外,像是 Beaufort、Border、Digby 等系列產品也都是很不錯的選擇。

(image:Country Club Prep)

BTW,大右還想多嘴提一句 Barbour 現在的主設計師 Gary Janes。雖說應該很多人都未曾聽過這號人物,但如果我說,他曾經與 Nigel Cabourn 一起工作了 25 年,你應該也能料想到這位 Gary 先生對於英式軍裝與工服的痴迷程度吧。

(image:Coggles)

因為這段經歷與愛好,由他來主導 Barbour 的設計,自然是非常合適的。負責主設計後的 Gary Janes,更是把不少 Barbour 只存在於檔案的經典款式帶回,因為這點,可是讓不少老司機都開始期待 Barbour 每一季度帶來的驚喜。

(image:orvis)

說完 Barbour 自家的一些經典款式,我還想多說說一些它的聯名。

事實上,Barbour 每年都有著不少的合作,雖說比起一些聯名大戶來說,它的聯名次數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如果你有留意過的話,其實不難察覺這些合作都出了不少的「好貨」。

Engineered Graments x Barbour(image:END.)

就像是,2017 年 9 月份與英國單車品牌「小布」Brompton 的合作;

(image:The Lost Executive)

同月份與哥本哈根店鋪 Wood Wood 的合作;

(image:Wood Wood)

2018 年,與 BEAMS PLUS 的合作;

有趣的是,這次合作中,雙方雖然以 Barbour 經典的 Bedale Jacket 為藍本,但是卻捨棄了 Barbour 招牌式的油蠟布,改用特製尼龍布作為夾克外層。

(image:BEAMS PLUS)

而在近期,則是有著與日本品牌 KAPTAIN SUNSHINE 的合作。

雖說這個聯名在國內基本無人知曉,但在日本等地卻賣得很好,約 5000 元發售價的一款 Stand Callar Traveller Coat,早早已經 Sold Out~

(image:Digital-Mountain)

看來,雖然同是亞洲,但日本那方對於 Barbour 的態度還是有些不一樣呀~

(image:YouTube)

不過,如果要認真說起來的話,大右知道 Barbour 在國內不怎麼吃香的原因。

作為一個在英國有著絕對地位的皇室認證品牌,Barbour 的經典產品大多是以油蠟布製作,用這種材質製作的外套具備很好的防雨功用,在常年多雨的英國,人們自然是有此需求的。而中國的氣候不比英國,同時油蠟布這種材質還需要打理,所以自然會影響到消費者的選擇。

(image:1989 bean"s blog - Jugem)

但是,再說句實話,雨季少、油蠟布需要打理這些,我覺得並不是 Barbour 在國內賣不好的主要。

國內知道 Barbour 的人本來就不多,在這看似龐大的消費市場中,又會有多少人是因為知道「雨季少,Barbour 不實用」、「油蠟布需要打理,麻煩」此類原因而不選擇 Barbour 的呢?

(image:Wonder Mountain)

其實說白了,大家只是「欣賞不來」Barbour 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teppy潮流周志 的精彩文章:

「被忽略的 ZARA 集團」

TAG:Steppy潮流周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