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說說明朝那些皇帝與臣子的奇葩事兒,你想都想不出來

說說明朝那些皇帝與臣子的奇葩事兒,你想都想不出來

今天給各位聊聊明朝的奇葩事情,有皇帝也有臣民的。

首先說說第一個奇葩皇帝:有夢想的皇帝:朱由校

我認為,他是一個好木匠,但不是一個好皇帝。

他可以為了自己想要的,廢寢忘食,披星戴月。一件作品耗時幾日甚至幾月,卻看不到百姓疾苦,民不聊生。

如果說悲慘,他短短二十三年的人生夠悲慘,生母早逝,後母毒辣,父親無能。

就我個人而言,如果夢想和事業能夠兼顧,那再好不過。

如果只能選擇事業,而不得不放棄夢想,大不了等機會。

如果天下等著你治理,你卻借著夢想的由頭荒廢事業,那就是你的不對了。

畢竟,不是誰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的。

天下千千萬萬個木匠,卻只能有一個皇帝。將江山交與佞臣和一個婦人,朱由校這個玩笑開的很大。只會加速明朝滅亡。

沒有對錯,只怨他生錯時代,生錯世家,也許出身平凡,他會更開心些。

一個「古怪」的模範官僚:海瑞

說起來都很熟悉,有關海瑞的影視作品也有很多。

如果說三個有關海瑞的詞,「清廉」,「清廉」,「清廉」。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海瑞一生都在與貪污腐敗作鬥爭,不管是「在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他最喜歡「懟」壞蛋,矢志不渝的與一切貪腐行為作鬥爭,無論是當時現世,都是人們所推崇的為人民服務的好官,因此更有「海清天」的美譽。海瑞(1514-1587),明代著名政治家。海南瓊山人,字汝賢,自號剛峰。他自幼攻讀詩書經傳,博學多才,嘉靖二十八年(1550年)中舉。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後升浙江淳安和江西興國知縣,推行清丈、平賦稅,並屢平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污吏,深得民心。嘉靖四十一年(1562),以罷官抗逆顯於後世的明代廉吏海瑞任諸暨知縣;嘉靖四十五年任戶部雲南司主事,上書批評世宗迷信巫術,生活奢華,不理朝政等弊端,遭迫害入獄。世宗死後獲釋。隆慶三年(1569年)調升右僉都御史,他一如既往,懲治貪官,打擊豪強,疏浚河道,修築水利工程,並推行一條鞭法,強令貪官污吏退田還民,遂有「海青天」之譽。後被排擠,革職閑居16年。萬曆十三年(1585年),重被起用,先後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右僉都御史,力主嚴懲貪官污吏,禁止循私受賄,兩年後病死於南京。海瑞這個人在明清兩代官場是一個異數,是個一清見底的官。當時所有官員都要收紅包才能維持生活,他是惟一不收紅包的人。

我對易中天老師給予海瑞的評價印象深刻。海瑞善良、正直、剛毅、果敢,勇於負責,不怕困難,寧折不彎,決不妥協,意志堅定,勇往直前。他對微薄的薪金毫無怨言,像勇敢的鬥士,向一切腐敗行為開火。而且六親不認,不管是朋友還是恩人,只要是貪官就絕對打擊。這樣的人在官場上自然四處碰壁。

在腐敗橫行之時,人們就會想起海瑞。海瑞每隔幾十年都會重新熱一次。中國人有聖人情結,因為精神需要寄託,人性要凝聚,總要有一個載體。

海瑞作為清官和硬漢而名垂史冊,這並非他的初衷。他的本願,是要清除腐敗,重振道德。然而,腐敗滋生、道德墮落的根源既然在制度,即便是一萬個海瑞也無濟於事。

海瑞的自我犧牲精神是值得我們用一生去學習的。

明朝美食,佳人相映成趣

最能吃能喝,會吃會喝的歌妓:董小宛

董小宛(公元1624年~1651年),名白,號青蓮,「秦淮八艷」之一,名與字均因仰慕李白而起。她聰明靈秀、神姿艷發、窈窕嬋娟,為秦淮舊院第一流人物,又稱「針神曲聖」。名隸南京教坊司樂籍。1639年結識復社名士冒辟疆。明亡後小宛隨冒家逃難,此後與冒辟疆同甘共苦直至去世。另有認為董小宛與順治皇帝的寵妃董鄂妃實為一人,並導致了順治出家,不過,此系誤傳,順治皇帝生於1638年,董小宛長他14歲,董小宛去世時順治皇帝僅13歲,況且董小宛從未去過北方。

小宛經常研究食譜,看到哪裡有奇異的風味就去訪求它的製作方法。現在人們常吃的虎皮肉,即走油肉,就是她的發明,因此,它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名字叫「董肉」,和「東坡肉」相映成趣。小宛還善於製作糖點,她在秦淮時曾用芝麻、炒麵、飴糖、松子、桃仁和麻油作為原料製成酥糖,切成長五分、寬三分、厚一分的方塊,這種酥糖外黃內酥,甜而不膩,人們稱為「董糖」,現在的揚州名點灌香董糖(也叫寸金董糖)、卷酥董糖(也叫芝麻酥糖)和如皋水明樓牌董糖都是名揚海內的土特產。美女愛美酒更愛美食,對美食的狂熱令我欽佩。

董小宛腌制的鹹菜能使黃者如蠟,綠者如翠。各色野菜一經她手都有一種異香絕味。她做的火肉有松柏之味,風魚有麂鹿之味,醉蛤如桃花,松蝦如龍鬚,油鯧如鱘魚,烘兔酥雞如餅餌,一匕一臠,妙不可言。

其實,熱愛美食的人對生活一定有著樂觀的憧憬,懂得享受生活的人一定活的很快樂。

對於現如今的世界「吃貨」隨處可見,「舌尖上的中國」一類美食節目也如雨後春筍般蜂擁而至。這一切都說明我泱泱大中華物產豐盈,天傑地靈,人們生活越來越好,高質量的全民小康生活就在眼前了。

明朝的服飾:衣品很重要

相信每個女孩或多或少對古代女子服飾都感興趣。精緻的紋路,華美的色彩,別出心裁的設計。

民主服裝並不只是一件衣服,它是一整個民族瑰麗文化的縮影,是民族的自豪。

明朝服飾屬於漢族傳統服飾體系,在推翻元代蒙古人統治之後,明朝恢復漢族的傳統,明太祖朱元璋根據」上承周漢,下取唐宋「,重新制定了服飾制度。明代許多男子流行的髮式都是明太祖首創的,比如「網巾」,有象徵國家法令齊全的意思,「四平方巾」象徵國家太平,還有」六合一統帽「即「瓜皮帽」。而明代的貴婦多是穿紅色大袖的袍子,一般婦女只能穿桃紅、紫綠及一些淺淡的顏色。平日常穿的是短衫長裙,腰上系著綢帶,裙子寬大,樣式很多,像百褶裙、鳳尾裙、月華裙等。

說實話,明朝貴族服飾奢華精美,但在我看來也沒有脫得了繁複厚重的缺點。我一直在想,古代有沒有製冷工具,就算地窖中存再多冰塊也抵不住這層層疊疊的「溫暖」啊。

看過明朝的這些奇葩事情,你還想說些什麼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譚論古今 的精彩文章:

你知道中國曾經最宏偉的建築群嗎?——秦朝阿房宮
乾隆為何寵愛和珅,絕不僅是和珅投其所好,還有和珅的過人之處

TAG:譚論古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