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玄義|(081)定行世間,根本味禪
定行世間,根本味禪(081)
定聖行者,略為三:一、世間禪。二、出世禪。三、上上禪。
世禪復二:一、根本味禪:隱沒、有垢、無記。二、根本凈禪:不隱沒、無垢、有記。
根本者,世、出世法之根本也。
《大品》云:「諸佛成道,轉法輪,入涅槃,悉在禪中。」
若能深觀根本,出生勝妙上定,故稱根本也。
隱沒者,暗證無觀慧也。有垢者,地地生愛味也。無記者,境界不分明也。
此有三品:謂禪也、等也、空也。即十二門禪也。
初修方便,當善簡風喘,明識正息,安徐記數,莫令增減。若數微細,善解轉緣,調停得所,當證前方便法。或麁、細住,皆有持身法起,進得欲界定,或未到定。八觸發動,五支成就,是發初禪。《大論》云:「已得離婬火,則獲清涼定。如人大熱悶,入冷池則樂」(云云)。
若欲進上離下者,凡夫依六行觀,佛弟子多修八聖種。行者於初禪覺、觀支中,厭離覺、觀,以初禪為苦。麁、障二法動亂定心故苦:從二法生喜、樂,故麁;二法翳上定,故障。二禪異此,名勝、妙、出。總而言之,一、知過不受著,二、訶責,三、析破,得離初禪,是修二禪相。善巧攀厭,則內外皎然,與喜具發,四支成就。故《論》云:「是故除覺、觀,得入一識處,內心清凈故,定生得喜樂」(云云)。
二禪中,既離覺、觀,不得作方便。出定時,修習厭下進上,亦有六行,如棄初禪方法(云云)。爾時,泯然不依內外,與樂具發,五支成就。故《論》云:「由愛故有苦,失喜則生憂,離苦樂身安,舍念及方便」(云云)。
欲厭下進上,亦有六行,如前(云云)。善修故,心豁開明,出入息斷,與舍具發,空明寂靜,四支成就。若能知樂患,見不動大安。憂喜先已除,苦樂今亦斷(云云)。
行人既內證四禪,欲外修福德,應學四等。
此有通修、別修。
通修者,《大論》云:「是慈在色界四禪中間得修。」此語則通。
別修者,初禪有覺觀分別,修悲則易;喜支修喜易;樂支修慈易;一心支修舍易。
複次,初禪修悲易,二禪修喜易,三禪修慈易,四禪修舍易。
此則修四無量定之處所也。
複次,修時緣前人離苦得樂,歡喜平等之相而入定。
發時,內得喜樂平等之法,外見前人離苦得樂;或內得外不見、或外見內不得,分別邪正(云云)。
行人慾出色籠,修四空定。
滅色存心,心心相依,故名四空。
方便者,須訶色是苦本,饑渴寒熱,色為苦聚;贊空為凈妙,離諸逼迫,過一切色,與空定相應,不苦不樂,倍更增長。於深定中,唯見虛空,無諸色相,心無分散。
複次,得空定故,出過色界,故名過一切色相;空法持心,種種諸色不得起,故名滅有對相;已得空定,決定能舍色法,不憶戀故,名不念種種色相(云云)。
訶下攀上,皆有方便,委在《禪門》(云云)。
根本味禪竟。
文章 | 智者大師
圖片 | 玉泉禪寺數據中心
玉泉Monastery
天台祖庭 智者道場
※法華玄義|(068)對境明智,十如因緣
※法華玄義|(076)六番之智,輾轉相照
TAG:當陽玉泉禪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