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都風土】朱熹與馬尾亭江龍津書院
原標題:【閩都風土】朱熹與馬尾亭江龍津書院
關注我們獲得更多精彩內容
朱熹(1130-1200),字元晦,號晦庵、晦翁、雲谷山人、滄州病瘦等,別號紫陽,又稱考亭。他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生於福建尤溪,生前到過福州11次。
朱子祠
創辦書院
據《榕城考古略》等地方文獻記載,朱熹於「避偽學禁」期間,到福州親自創辦,或協助創辦了福州紫陽講堂、福州竹林書院、福州賢場書院、福州高峰書院、福州濂江書院、亭江龍津書院、長樂龍峰書院、羅源文公書院、閩縣吟翠書院、連江丹陽書院、閩清梅溪書院等。
亭江龍津書院位於今馬尾區亭江鎮長柄村。三國時期,長柄村為東吳造船冶鐵的地方,宋時稱「鐵冶場」,後山有「龍潭」,並有朱熹「躍龍津」等碑刻,所以又稱「龍柄村」。清四川夔州知府、里人王有樹曾為長柄村朱子祠撰書《龍津書院祀典記》,「吾里龍柄,宋之鐵冶場也。自紹熙五年(1194),偽學之禁興,紫陽朱夫子避地居此。」
朱熹碑刻
長柄村後面的雙髻山有朱熹的兩塊碑刻,即「得月潭」與「躍龍津」。
《榕城考古略》曰:「(雙髻山)在合北里。從香爐峰逶迤而來,重巒疊嶂。上有龍潭,懸岩夾立,飛流七十丈。潭前石屏高丈許,東有錦屏、兜鍪,有笏石、動石。溪曰岊溪、浩溪、龍逕溪。《名勝志》:從浩溪涉上,有半練。又上,有石樑,水簾噴注其中,有白氣如虹,隨人叫呼而出,聲止亦滅。自此而上,峭壁夾天。西有龍門水注下,可二十丈,廣殺十之六,為第三龍潭,無徑可上。就東石壁二百餘步,至第二龍潭。兩壁愈高,幾及千尺,瀑正向西,日光射之,白練如帶,飛下四五十丈,下注潭口,可二丈,深不可測。潭前舊有石屏,龍怒而碎之。自此峭壁直上如削,欲上第一潭,不可得。明董應舉有《龍潭遊記》。」
朱熹亦到雙髻山,因此有「得月潭」和「躍龍津」之碑刻,為雙髻山壯顏生色。可惜,「得月潭碑」已毀,今唯余「躍龍津碑」。「躍龍津碑」通高168厘米,寬59厘米,厚15厘米,前後兩面均陰刻「躍龍津」三字,行楷,字徑34厘米。但該石碑已斷為三塊:一塊在荔枝樹下,另一塊在水池邊,還有一塊在長安村村民家中。1990年1月,三塊斷碑移至朱子祠邊。
龍津書院
龍津書院
朱子祠,舊稱「龍津書院」,得名於朱熹的「躍龍津碑」。
書院者,讀書和藏書的場所也,有別於現代的學校。《辭海》記載:「(書院)始於唐代。開元六年(718)設麗正修書院,(開元)十三年(725)改稱集賢殿書院,置學士,掌校刊經籍,徵集遺書,辨明典章,以備顧問應對。貞元中,李渤隱居讀書於廬山白鹿洞,至南唐時就遺址建學館,以授生徒,號為廬山國學,宋改稱白鹿洞書院,為藏書與講學之所。宋代書院尤盛。白鹿、石鼓(一說嵩陽)、睢陽、嶽麓號為四大書院。創辦者或為私人,或為官府。一般選山林名勝之地為院址,不少有名學者講學其間,採用個別鑽研、相互問答、集眾講解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以研習儒家經籍為主,間亦議論時政,對學術思想的發展有一定影響。」其中,個別鑽研是主要的。這正是宋代朱熹理學書院的發展模式,自然,龍津書院也不在其外。
朱熹畫像
《福州姓氏志》記載:「汝嘉曾與朱熹同在永南梅澗燕山講學辯道,朱熹題『貽燕堂』匾額贈予。」汝嘉,梁姓,閩縣永南里梁厝村人(今倉山區城門鎮梁厝村),為梁厝村的梁姓始祖,與朱熹有至好之交。梁厝村與龍津書院僅有馬江一水之隔,所以常在一起「講學辯道」,或於龍津書院,或於梅澗燕山,相互切磋理學之要旨。
可以肯定,龍津書院的規模不大,三五個人,或十多個人便是。但因為有朱熹這一「金字招牌」,書院聚集了不少學者,如梁厝村梁姓始祖梁汝嘉、梁汝熹兄弟,永福縣北宋政和五年(1115)進士梁汝霖,南宋紹興五年(1135)進士梁汝昌等。他們之中,有些比朱熹的年齡更大,有些比朱熹更早一些成為進士,但都不妨礙他們成為志同道合的摯友,以龍津書院為標誌物,聚集在一起。
到了元明清三代,書院才慢慢改變其性質和形式,成為應付科舉授讀的地方。於是,董應舉、郭復之改龍津書院為「朱子祠」,祀朱熹。因此,長柄村應該是先有龍津書院,後才有朱子祠。《馬江春秋》記載,「長柄村的朱子祠,陪祀者有梁汝昌和鄭庸齋二人」。梁汝昌的身份,前文已提過,但鄭庸齋何許人,還未見相關記載,有待查考。清咸豐年間,朝廷賜長柄村朱子祠「敦崇政學」匾,並將其列入閩縣祀典的四座「朱子祠」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朱子祠改為長柄小學。1983年,長柄小學另遷。1986年,福州郊區人民政府(當時長柄村屬於福州郊區人民政府管轄)公布其為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來源:2018年11月19日《福州晚報》
·林國清 林蔭儂)
※【文史趣談】1400年前的中國「身份證」長啥樣現在可算知道了!
※【家風家訓】柳氏家訓,治家典範
TAG:福州市林則徐紀念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