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回來的魚可以和家裡的觀賞魚養一起嗎?
魚友張先生是個養魚愛好者,家裡養有幾條金魚,前幾天他的孩子在淇河玩時抓到一條小野魚,由於小野魚好看就帶回家放到魚缸里和金魚混養。張先生髮現,自小野魚放入缸後那些平時懶洋洋的金魚都變得活潑了,不停地游來游去,張先生那時還挺高興。
第二天,張先生髮現死了一條金魚,後來每天早上都會發現有金魚死掉,一周後家裡的金魚全死了,只剩下那條小野魚還活得好好的。張先生回憶那些死掉的金魚身上都有鱗片脫落、尾巴缺損的現象,懷疑是被小野魚咬死的。可是,那條小野魚就像手指一樣細長,能咬死和它差不多大的金魚嗎?張先生說,那條小野魚看著和普通的鯽魚差不多,就是身上有花斑。
野魚不要和家魚混養
專家表示,根據張先生的描述,那條小野魚很可能是鱖魚,鱖魚又名桂魚、鱖花魚、脊花魚,除青藏高原外,分布於全國各主要水系。鱖魚體色棕黃、腹灰白,體側有許多不規則斑塊、斑點,屬兇猛肉食性魚類,常以其它魚類為食,也食蝦類,常棲息於靜水或緩水域底層。張志和的詞「桃花流水鱖魚肥」、吳雯的詩「萬點桃花半尺魚」寫的都是鱖魚。
張先生和孩子去淇河玩時正好是春天,正是鱖魚開始游到淺水區覓食的時候,所以他們能在水邊淺水處抓到它。而鱖魚本身就是吃魚的,所以咬死體型和它相當的金魚也是正常的,如果鱖魚的體型比金魚更大的話,那就不止是咬死金魚了,還會吃掉它們。
專家提醒,喜歡養魚的朋友,從外面河流抓到不明品種的魚類最好不要隨意和家養的魚類養在一起。一是可能捉到的是兇猛的肉食性魚類,會傷害家養魚;二是家養的魚一般是沒有寄生蟲的,野生的魚類有些是有寄生蟲的,如果把有寄生蟲的野生魚類和家養的魚養在一起,家養魚可能會因感染寄生蟲而死掉。
混養觀賞魚的六個注意事項
PH值 如果將適應不同PH值的魚混養,雖不會造成魚立即死亡,但對魚的健康是絕對不利的,容易導致魚發病。如果要混養不同種類的 魚,首先應該知道魚是哪個水域的,亞洲、非洲、澳洲的水為鹼性水,美洲則為酸性水。
食性:不同食性的魚混養會因食物不同而造成水質惡化,而且肉食性魚類攻擊性強,容易欺負吃飼料的魚,所以不建議不同食性的魚混養。
性格:兇猛的魚不能和溫順的魚混養,否則必然會對弱小的一方造成傷害,因此混養時要了解魚的攻擊性和混養程度。
體型:不管是同種魚還是不同種魚的混養都要注意體型的差異,相差過大的同樣不可混養,否則弱者要面臨生存危險。
溫度:混養時忌冷水魚和熱帶魚混養,水溫不同容易導致其中一類魚生病,這也是常識。
特例:觀賞魚中有些魚只能單養,要記住那些不能混養的魚,如狗頭魚、羅漢、紅龍、金龍等。
※觀賞魚長毛,這可得注意,發霉了!
※孔雀魚好養那麼可以不上心隨便養嗎?
TAG:玩魚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