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里白之後的生活答案 | 穎兒的博物手繪

里白之後的生活答案 | 穎兒的博物手繪



作者 | 穎兒

博物繪畫愛好者


自律,且自由。


最近畫了幾個蕨。長葉瓦韋、腎蕨、小黑桫欏、鐵線蕨。剛剛,又完成一幅新的。我在翻茂蘭蕨類圖鑑的時候,它特別的名字吸引了我。



里白

,是里白科里白屬的小科長。名字起得簡單直白,朗朗上口。里白里白,葉子的裡面是白色的。叫名字想起大詩人李白;看名字則想起翻白草(委陵菜屬,葫蘆島常見,翻看葉子,葉背白色)。



這種植物,永遠不會開花,只會長出各種繁複得讓人傻傻分不清的葉子,很容易讓人患上「葉盲症」。但是,近距離觀察,畫下來,簡直是各種治癒啊!



茂蘭蕨類圖鑑上的

里白

墨線圖


本來只是去畫蕨的美,不想畫完了里白之後,居然感覺悟出了生活的答案。


里白的個頭可以長到一米五左右,屬於中等偏高的蕨類身材,整體顏值平平,在叢林中寂靜地活著。就像都市裡忙忙碌碌的你我,經歷了十幾年的學習考試,終於畢業,並在城市這座鋼鐵森林之中找到了自己的棲身之地,貌似在芸芸眾生之中躋身於中等偏上的位置,扎紮實實的日子裡,我們汲取營養,抵禦風雨,看似愈來愈強大,個中壓力辛酸困惑苦楚唯有自知。



里白的葉子正面的顏色相對單一,主要是綠色,深深淺淺的綠,仔細去看去琢磨,綠得有變化,綠得有味道,綠得不單調。畫的時候,就要以綠色為基調,然後調出變化的色,一點一點渲染,染出一曲綠色的圓舞曲。我們的生活,大多數的日子平常單調,但是哪天沒有點小事發生呢?或許喝到一杯好喝的咖啡,或許聽聞一個悲傷的消息,或許看到一隻鴿子掠過頭頂,或與路人匆匆擦肩……



里白的葉背面呈現出令人驚異的白色,白中透出一點點的藍調,與正面的綠色形成鮮明的對比。如果是繁殖葉,還能看到鑲嵌著零散分布的孢子囊群,橘紅的顏色很是跳躍。每個人都有自己令人驚異的地方,或許藏在深深的地方,不為常人所知。有一天,有緣人會千里而來,把你看個仔細,發現你的閃閃發光的另一面,也發現你的小秘密。


里白長著繁複的二回羽狀複葉。就像大多數蕨類葉子,看似複雜,實則有著極美的數學韻律。每一種蕨類的韻律都有獨特的節奏,猶如多重的宇宙,經受得起最細緻的觀察——大葉最外緣是第一重宇宙,呈現出美麗的弧線,猶如一大片修長的隱形巨葉;每一片小葉是第二重宇宙,由幾十片小小葉構成,形狀如同第一重宇宙的縮小版,優美頎長,延伸出俏皮的葉尖;小小葉是第三重宇宙,邊緣弧線略有變化,改作圓萌的頂端,其上能看到精緻的羽狀葉脈,每一根都二分叉,揭示著它古老的基因。就這樣,把葉子一層一層看仔細,然後由粗到細起稿,精心描繪每一層宇宙,感受重複中的變化、變化中的規則,深刻體會了那句「

自由而自律

」。



畫畫最忌諱的是死板,即使是科學繪畫,也會有自由。而自由的前提是首先知道自由的邊界在哪裡。對於里白的葉子,自由的邊界是各重宇宙的形態規律。


知道了邊界,再去畫,就可以遊刃有餘地自由發揮了。第一重宇宙,我發揮的是無形的巨葉緣,保障了總體大致的流暢弧線,但又有點有意為之的「破缺」;第二重宇宙,我發揮的更多,小葉中軸的排布,我刻意把局部排得凌亂,但是整體保持秩序井然;第三層宇宙,我的發揮是不讓小小葉太規矩,有意畫出大小寬窄的變化。


染色的時候,我也有意保留了不那麼規整的過渡色。整體視覺清爽整潔,略細看就有很多的樸拙,並不是我沒有超精微的色彩技法,而是我覺得,就這樣,差不多了,看上去舒服了,停筆。



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也都有著多元的邊界——法律、道德、規章、制度、家人的期待、朋友的癖好、自己的底線,明早的上班打卡和午夜刷不完的手機,心中的詩和遠方以及眼前迫不得已的各種苟且……找到邊界,明晰範圍,才能擁有真正的自由,從容不迫地活出清醒的生活。自律,且自由。



每一種蕨類,聽從著基因賦予的獨特規律,形成自己獨特的多重宇宙,大同,小異。我們也是。


我畫了里白,體驗了里白的小異,你要不要也試試,選一種入你眼的蕨,手繪它的小異,順便感悟一下「蕨」美之中蘊含的生活真諦?


寒假春節的時候,我想躲開城市喧囂肥膩,去到「蕨類天堂」的貴州茂蘭,宅入喀斯特原始森林,探索草木鳥獸,愜意畫畫寫寫,那時恰逢萬畝野生梅林競放,順便還能感受布依民族風情。


你要不要和我一起?戳下方了解詳情……

全新升級,「秘境茂蘭博物手繪之旅」,加料加量不加價 | KOOKA手記



END






編輯 | 西遇




重 拾 自 然


— 

讓科普更加科學  讓科學更接地氣 —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公眾號


微信號:

zhiwufenleiqun


新浪微博:

重拾自然



新浪博客:

重拾自然



註:本公眾號由重拾自然工作室運營


重拾自然工作室長期承接以下業務:


野外科學考察,物種鑒定,科研材料採集,戶外拓展活動與博物旅行,家庭園藝,自然、文創課程分享,自然類自媒體運營與主題影展,基礎農產品推廣與自然農業傳承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重拾自然工作室

,了解更多活動和產品

聲明:本文為原創內容,歡迎閱讀者在個人網路媒介進行由原文鏈接轉發的全文轉載;謝絕改編、摘錄、部分轉載,謝絕全文複製或重新編輯後自創新的鏈接發出。轉載時保留能夠跳轉至原文的鏈接,並保留本聲明。超出上述許可的範圍如其他微信公眾號或印刷品等,如需轉載或使用,請先發函至郵箱zhiwufenleiqun@yeah.net聯繫。如有非法轉載,將追究一切侵權行為。公眾號長期接收自然類原創文章,投稿可發至郵箱zhiwufenleiqun@yeah.net,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重拾自然 的精彩文章:

藍花丹美麗之下的疑惑
突然發現 | 回憶和失去在逐漸佔據32歲的生活空間

TAG:重拾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