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一朝,他被公認為最能幹的封疆大吏,從知縣做起幾乎一級不落
康乾盛世期間,出現了很多名相賢臣,能說上名來的至少也有數百人之多。在這些人中,陳宏謀的官職並不算最高,論政績也不是最好,但時人以及後人都對他推崇備至,並冠之以世界的陳宏謀。《清史稿·列傳·陳宏謀傳》中記載:「乾隆間論疆吏之賢者,尹繼善與陳宏謀其最也……」
陳宏謀,廣西臨桂人,字汝咨,號榕門。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出生於一個貧苦的家庭,幼年的陳宏謀聰慧好學,志在科舉。雍正元年(1723年),陳宏謀考中廣西頭名舉人,並在殿試中取得三甲第九名,賜同進士出身。
論成績,陳宏謀並不優秀,可是他的機遇卻很好,從縣令、知府、道員、按察使、布政使、巡撫、總督一直升為大學士。大清的各級行政長官他是一級也沒落下,而且在地方上一干就是37年。其中,歷任江西、陝西、湖北、河南、福建、湖南、江蘇等省督撫,是當時公認最能幹的著名督撫。
能幹、清廉、愛民是陳宏謀身上的三個顯著的標籤。他的政績卓著,如疏浚河道、修築道路,普及教育以及從事慈善事業,提倡廉政,懲治貪腐舞弊等,不一而足。尤其是集一生所著的《五種遺規》被後世高度認可,到了清末《五種遺規》被定為中學生的修身讀本,民國時更是被定為官員從政的必讀書,就連新加坡在廉政建設中也借鑒了他的經驗。
關於陳宏謀的政績和廉潔史料中記載了太多,筆者這裡並不想多做說明。和其他封建官僚所不同的是,陳宏謀是一個難得的破除迷信的衛道士,史料中記載了他的兩個故事。
第一件是拯救「活佛」。
在擔任江蘇巡撫的時候,那裡的人們崇尚迷信。有一次,蘇州北禪寺的住持,建造了一座九層佛壇,把一個「活佛」放在佛壇的頂端,大肆渲染說「活佛」要升天。他在佛壇四周堆滿了柴草,約定時日要把「活佛」焚化。因此引來眾多善男信女,施捨金銀無數,住持想以此辦法大發一筆橫財。
陳宏謀聞訊後,覺得此事蹊蹺,便微服到佛壇察看。一面暗中派人把住持收押起來,一面對眾人說:我要奉養這位「活佛」。便把他從壇頂放下來,用自己的轎子把他抬到巡撫衙門,讓他得到休息和治療。過了幾天,這位「活佛」才能說話,原來他是吳江人,被寺中住持關禁,絕其飲食,並讓他吃野豬膏,使他不能說話,把他打扮成「活佛」,用以騙取民間錢財。至此真相大白,陳宏謀便把該寺住持判處極刑,教育了迷信的群眾。
第二件是「投石問路」。
陳宏謀任河南巡撫的時候,當地百姓普遍崇拜「石將軍」,也叫做「石敢當」。百姓用它來辟邪,鎮壓不詳,其實它只不過是一塊普通的石頭。有一天,陳宏謀在巡撫衙門前召集百姓,對他們說:「我聽說石頭有靈,投入水中不會沉沒,如果是這樣,我要給它建造廟宇,諸位能和我一起來試一試嗎?」
眾人都欣然贊成,於是命人把「石將軍」從高處投入水中,石頭再也沒有浮出來。他大笑對眾人說:「這石頭不靈,我們再也不能迷信它了。」大家一鬨而散,從此迷信「石將軍」的人大大減少。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陳宏謀奉調入京,歷任吏部尚書、工部尚書、協辦大學士、東閣大學士等職。位極人臣之後,陳宏謀仍然嚴以律己,十分勤儉,凡是官員遞上來的各種文書,沒有字的周邊都被他親手裁下來,作為書籤使用。堂堂宰相,卻過著如同窮書生一般的生活。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陳宏謀病逝,乾隆帝下旨加太子太傅銜,其靈柩返鄉之時令當地官員料理護行。他去世不久,乾隆親自為他題寫輓聯曰:
執笏無慚真宰相;
蓋棺還是老書生。
※李衛公然為難親王大家認為他要倒霉,誰知兩天後王爺主動認錯來了
※張廷玉殿試考了三甲152名,康熙調來卷子:這成績完全可列一甲
TAG:千古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