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漫 > 《海王》首日票房破億,溫子仁終於讓DC宇宙逆風翻盤?

《海王》首日票房破億,溫子仁終於讓DC宇宙逆風翻盤?




撰寫|張天一


編輯|友    子




《海王》今日在中國內地開畫,截至7日晚21點票房突破1.5億。


 


作為12月上映的第一部好萊塢大片,《海王》的票房表現可以說是勢頭十足,僅零點場的票房就超過890萬,上座率高達18.7%,首映日排片佔比高達53.8%。






與票房同步高開的還有觀眾評價。截至7日21點,《海王》的豆瓣評分為8.3,淘票票和貓眼評分分別是9.4和9.5。

如果能維持這個分數,《海王》有望成為今年進口大片口碑冠軍。


 


在之前影片的點映場和看片會之後,影片就隱隱有了口碑大爆的趨勢。


 




不僅是在國內口碑飄紅。對於這部超級英雄電影,中外市場似乎都很買賬。







從《超人:鋼鐵之軀》到《正義聯盟》,華納在DC拓展宇宙(DCEU)上的嘗試並不順利。特別是去年《正義聯盟》的口碑和票房雙失利,多少抵消了《神奇女俠》海外好評帶來的輿論空間,DC宇宙愈發不被看好。


 


在這樣的情況下,《海王》對DC拓展宇宙乃至對華納來說,則至關重要。


 


從極大的成本投入到影片頻繁改檔,華納對《海王》的重視程度也可見一斑,特別是選擇了溫子仁作為導演,是華納繼施耐德導演之後在DC宇宙電影製作上的新嘗試。


 


如果目前的評價能夠穩住,《海王》有機會成為又一部重振DC電影口碑的關鍵之作,對華裔導演溫子仁來說更是事業上升的重要基石。


 



對標漫威,華納DC拓展宇宙還差很遠







華納的DC拓展宇宙由《超人:鋼鐵之軀》正式開啟,但這部由扎克·施耐德執導的最終只收穫了6.67億美元的全球票房。雖然這部作品的口碑還算不錯,不過華納應該沒有想到,之後DC拓展宇宙的創建會遇到諸多曲折。







之後的《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繼續由施耐德執導,影片首次將蝙蝠俠和超人這兩位DC宇宙中著名的超級英雄的故事線交織在一起。


 

但是,影片在上映後雖然得到了一些DC粉絲的堅決擁護,卻沒有獲得媒體和路人觀眾的普遍支持,口碑和票房雙雙失利。







不過在《蝙蝠俠大戰超人》中首次亮相的神奇女俠卻讓很多觀眾眼前一亮。神奇女俠在影片中的短暫出場讓這位DC人氣英雄的個人影片成為了可能。


 


去年上映的《神奇女俠》由派蒂·傑金斯執掌導筒,蓋兒·加朵主演,高人氣的英雄原型和主演為這部影片帶來了不錯的票房成績,DC宇宙電影收穫了少見的普遍好評。







之後,施耐德再次執導了一部將眾多DC超級英雄集合起來的影片《正義聯盟》,再一次失去了媒體和路人觀眾的支持。


 


作為一部對標《復仇者聯盟》的英雄集結大作,《正義聯盟》全球票房僅有6.5億美元。可以做對比,《復仇者聯盟》3部中票房最低的《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有14.03億美元的全球票房。






《正義聯盟》的失利對DC宇宙的拓展顯然有著較大的影響,之前傳聞啟動的閃電俠個人電影和新的蝙蝠俠個人電影后續進展受阻,扮演超人的亨利·卡維爾也被傳出可能告別這一角色。


 


但是《海王》不同。從立項、確定主創成員到宣布跳檔、宣布殺青,這部電影消息一直不斷:


 


2014年立項《海王》並計劃定檔今年7月;


2015年華納確認了溫子仁為《海王》導演;


2016年底,影片跳檔今年10月檔;


2017年3月再次跳檔至今年聖誕檔,同年5月正式開機;


2017年10月宣布殺青,進入後期製作的階段。


 


或許,在多部影片口碑失利、票房折戟的壓力下,《海王》已經被華納視為讓DC拓展宇宙翻盤的關鍵一步。


 



溫子仁遇上海王,


恐怖片導演的超級英雄之路





這不僅體現在華納對《海王》拍攝和播映的謹慎程度上,在華納對《海王》的立軍選帥上更能說明問題。


 


溫子仁接過了《海王》的導筒。不同於作品口碑有爭議的施耐德,華納宣布溫子仁擔任《海王》導演後,觀眾普遍表達了期待。







恐怖片出身的溫子仁曾憑藉鮮明的個人風格收穫了無數擁躉。







2003年的聖丹斯國際電影節上,溫子仁憑藉一部叫做《電鋸驚魂》的短片驚艷四座。一年之後,他的首部長片《電鋸驚魂》問世,以120萬美元的製作成本收穫1億美元的全球票房。


 


之後6年,他拍攝了6部《電鋸驚魂》的續作,部部經典,每一部都實現了口碑和票房的雙豐收。


 


2011年,溫子仁自編自導的全新恐怖故事《潛伏》,這部影片以150萬美元的製作成本收穫了9700萬美元的全球票房。







2013年,溫子仁又與華納合作了《招魂》,實現了3.18億美元的全球票房,更是收穫了普遍好評。如今更是發展成包括《招魂》系列、《安娜貝爾》系列、《鬼修女》等片的「招魂宇宙」。





 



但溫子仁能夠成為《海王》的導演,華納的對其的考量顯然不止於此。


 


一方面自然是因為溫子仁與華納的合作由來已久。從第一部《電鋸驚魂》到《招魂》,溫子仁創作的恐怖電影無不是以小成本收穫高口碑高票房,足以證明溫子仁對於恐怖故事的把控能力以及觀眾和市場對他個人風格的認可。


 


另一方面,《速度與激情7》的成功,也證明了溫子仁同樣由駕馭大製作商業片的能力。


 


2015年,溫子仁執導了環球影業的系列大片《速度與激情》第七部,這部影片是製作成本超過3億美元,製作規模和小成本的恐怖片大不相同。







但影片在全球共獲得了15.16億美元的票房,是該系列影片中票房最高的一部。這部電影的成功,也證明了溫子仁對這類大製作商業片的出色掌控能力。


 



溫子仁:


我可不是只會拍恐怖片的傢伙





對溫子仁來說,接手《海王》也未嘗不是一次轉型和挑戰。







雖然是恐怖片導演是他最為人所知的身份,但溫子仁似乎並不滿足於此。


 


特別是近兩年,即使是「招魂宇宙」的電影,他親自執導的影片數量也有限,更多的是以製片人、編劇的身份出現。如影片《安娜貝爾》由溫子仁製片,在《安娜貝爾2》《修女》以及《潛伏》的續作之中,溫子仁則只擔任了製片和編劇。


 


早在《速度與激情7》上映時,溫子仁就曾表示過不想被限制在框架之中,並表示「通過《速度與激情7》終於有機會告訴觀眾自己『可不是只會拍恐怖片的傢伙』」。


 


作為一部超級英雄片,《海王》能給溫子仁更多的發揮空間。在接受時光網的採訪時,他就表達了在這種新的電影領域中創作的興奮,「(《海王》)給了我很多自由,觀眾不會對海王有一個既定的期待,讓我可以放手去創作。」


 


從目前口碑來看,溫子仁的放手創作是成功的。在影片中,溫子仁擅長使的暗黑恐怖元素並不多見,取而代之的是令人嘆為觀止的視覺特效。









除了打造出恢弘、華麗的海底世界,《海王》在劇情銜接、情節把控上也較之前DC拓展宇宙中的電影有了進步。


 


開播首日,在強口碑和高排片的加持下,《海王》在中國的票房有望突破10億。影片在北美首周預計也會開出不錯的成績。溫子仁和《海王》為華納的DC拓展宇宙的逆風翻盤布了關鍵性的一局。


 


事實上,華納已經透露了《海王》製作續集的打算。對於溫子仁來說,這意味著,他將成為一個全新的超級英雄電影系列的重要開創者,對其本人的事業來說顯然意義重大。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娛夢工廠 的精彩文章:

到村兒里辦電競的時代到來了?
四大平台來年大劇新動向:大投資漫改劇扎堆, 正午陽光受追捧

TAG:數娛夢工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