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技」與「道」的探討,一次想像力的突破與重構
「
古人有雲「物藝相通」,即科學和藝術、物質和精神互相融通、互相為用。放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可以理解為科學與藝術對於外部世界的探討經常是殊途同歸的。
在人類文明的歷史長河中,我們不難發現藝術和科技一向以共生姿態呈現
——比如文藝復興
時期,達芬奇、米開朗基羅等大師的成就,對藝術與科技領域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最為人所熟知的一個例子可能是達芬奇對於人體解剖學的畫作。達芬奇在當時繪製了
240多張詳細多解剖圖,深刻的從骨骼、肌肉等人體內部結構進行剖析,給後世留下了可供參考的人體結構圖。
手臂肱二頭肌運動的研究(達?芬奇,1510年 )
圖片來源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eonardo_da_Vinci
如果說達芬奇的解剖圖只是藝術服務於科技,那達芬奇也通過科技的表現手法,展現出最獨特的藝術品,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達芬奇的《蒙娜麗莎的微笑》。
蒙娜麗莎的微笑 (達?芬奇,15 04 年 左右)
圖片來源
https://baike.baidu.com/item/蒙娜麗莎/5563?fr=aladdin
達芬奇的這幅繪畫中融入了對光學、陰影等科學深刻的理解,以及巧妙的運用。現代科學家通過多光譜掃描發現了三種不同的繪畫隱藏在蒙娜麗莎的背後,如果將這些圖像還原,就可以看到一個動態的蒙娜麗莎的微笑。
其實除了達芬奇,中世紀畫家有很多都藉助光學儀器來製作畫作,比如說當時的放大鏡、鏡子等都可以協助作畫。
大衛·霍克尼在《隱秘的知識:重新發現西方繪畫大師的失傳技藝》這本書中指出,西方一些偉大的藝術作品是藉助光學儀器完成的,這一理論佐證了歷史上藝術家利用「暗箱」作畫的事實。
(圖片來源於 《隱秘的知識:重新發現西方繪畫大師的失傳技藝》 ,視覺證據第76頁)
圖片巧妙的展現了利用光影、投影來進行人物描邊,描繪最後加工製作的過程。可以說當時科技的發展給予繪畫一個很大的突破口,而藝術繪畫又帶給了科技帶來了相關的文獻著作。
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藝術和科技的融合變得更為巧妙而不可分割。
其實
,
正如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張子康先生所言
:「藝術和科技從來不是對立的關係,他們是相互依存、相互輔助的。數百年來,藝術與科技相互影響,彼此促進,共同推動著時代發展。遠到透視法、攝影術、近到影像藝術、網路藝術,科技為藝術提供多樣化的表達,藝術則激發著科技更多可能性。」
張
子康先生的這
席解讀
正
是出
自於
近日在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辦
的全新一代凱迪拉克CT6設計沙龍
。
沙龍現場,來自各界的嘉賓以「技中之道——技術與藝術的融合」為主題,開啟了一場關於藝術、科技、設計的跨界對話,讓我們看到了藝術和科技在汽車上的完美融合。
在今日的信息時代,藝術與科技之間的關係愈發緊密相扣,二者的結
合不
僅
能
帶
來
設計
上的美感,更能感受到科技突破想像所
帶
來的非一般享受。
而
凱迪拉克設計師則將這一點融入進了全新一代CT6的設計精髓之中:
從藝術欣賞
的角度來看,
整體
車身
的造型
設計
扁平、纖細,從容
優雅的
姿態極富
格調
。藝術之
美
的
背後,則是
集全球尖端技術合力打造的
11種複合材料宇航級工藝輕量化車身
,大大增加了車輛的行駛操控精準性、穩定性和碰撞安全性。
全新設計的LED飛翼尾燈通過向三個方向延伸的造型,帶來全形度多變化的燈光視覺效果。
不僅
勾勒出凱迪拉克家族極具辨識度的光影線條,
也為
「技
中
之道」的主題作
出
了
獨具格調的
詮釋。
極顯
藝術之美
的靈感設計延展到奢享座艙內,呈現
出凱迪拉克對於「
技
」與
「
道
」
的
思考
。
全新一代CT6內觸手所及之處皆由甄選皮質覆蓋,Cut-and-Sewn法式雙縫線大師級包裹工藝,綴以凱迪拉克Chevron Perf獨特的盾型打孔工藝,在傳承經典的同時,彰顯非凡格調。
除了高度的藝術設計,全新一代
CT6
更突破理性科技與人性關懷的想像,打造了創新性的智能互聯體驗。
在百年的發展歷程中,凱迪拉克品牌始終秉承
「藝術與科技」的
設計理念,在科技與藝術領域不斷突破創新,奉獻和造就了眾多偉大的
「車輪上的藝術品」。
全新一代凱迪拉克
CT6從ESCALA概念車上汲取靈感,承襲品牌一貫的設計語言,將「大繁至簡」的現代設計美學主張貫穿到車身頭尾、線條、格柵等每處細節,以新豪華風範注釋「技中之道」,成為延續經典和開拓未來的傑出之作。
TAG:設計最前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