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備可與趙雲一見傾心,為何與太史慈卻不來電?

劉備可與趙雲一見傾心,為何與太史慈卻不來電?

原標題:劉備可與趙雲一見傾心,為何與太史慈卻不來電?


若論三國時期之著名戰將,趙雲與太史慈都可算是一流的人才。有意思的是,劉備與趙雲可以一見傾心,與太史慈卻很不來電。


一、趙雲與劉備一見傾心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身長八尺,姿顏雄偉,三國蜀漢名將,死後被劉禪追謚為順平侯。


趙雲跟隨劉備將近三十年,先後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坂坡之戰、江南平定戰,表現十分英勇;趙雲還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戰果。除此,趙雲還先後以偏將軍任桂陽太守,以留營司馬留守公安,以翊軍將軍督江州,對劉備也屢有良言勸諫。


劉備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裔,論資排輩,他是東漢末代皇帝漢獻帝劉協的叔叔,故而人稱「劉皇叔」。但劉備早年並不幸福,他幼年喪父,家境貧苦,與母親一起靠販賣草鞋為生。

劉備是一個長相奇特的人。他身高七尺五寸,雙手下垂能超過膝蓋,耳朵很大,就連自己的眼睛都能看得到。


劉備也是一個胸懷大志的人。他沉穩幹練,謹言慎行,喜怒不形於色。為了在東漢末年的混亂局勢中有所作為,劉備年輕時就十分注意結識當時的英雄豪傑,與關羽、張飛同榻而眠,情同手足,交情十分深厚。



劉備還曾與公孫瓚一起在盧植門下學習儒家經義,算是公孫瓚的同窗。故而在公孫瓚崛起後,劉備便投靠了公孫瓚。


公孫瓚派劉備與田楷去奪取青州,劉備立了戰功,因此被任命為平原相。劉備於是委任關羽、張飛為別部司馬,分別統領部隊。

趙雲率領常山隊伍投奔公孫瓚時,公孫瓚問趙云:「聽說你們冀州人都願歸順袁紹,怎麼唯獨你能迷途知返呢?」


趙雲從容答道:「天下大亂,不知道誰是能夠拯救大難的人。如今天下百姓遭受倒懸之苦,我們冀州百姓經過商議討論,決心要追隨仁政所在,並不是因為輕視袁紹而親附將軍。」


劉備認為趙雲膽識出眾,便用心交結。趙雲於是就隨劉備到平原,擔任劉備的騎兵統領。


在此過程中,我們不僅能看到趙雲的膽識,也能看出劉備慧眼識英雄。劉備結識趙雲,可謂是英雄相惜,一見傾心。


二、太史慈與劉備不來電


太史慈,字子義,東萊黃縣人,弓馬熟練,箭法精良,三國東吳名將。


興平二年,太史慈投奔到同郡老鄉揚州刺史劉繇帳下,當時孫策正在曲阿攻打劉繇,正是劉繇用人之時,有人因此勸劉繇,可任用太史慈為大將。但劉繇因為害怕被許劭嘲笑,只派太史慈去當偵察兵。


有一次,太史慈只帶一個騎兵外出偵察,在神亭與孫策突然相遇。當時,跟隨孫策的有韓當、黃蓋等十三名曾追隨過孫堅的能征善戰的舊將。但太史慈無所畏懼,單槍匹馬上前挑戰。

孫策號稱小霸王,也是英勇之人,便親自上前應戰。在大戰中,孫策一槍刺中太史慈的馬,奪得太史慈背後插的手戟,而太史慈也奪得孫策的頭盔。就在二人大戰正酣之時,兩家的騎兵各自趕來,孫策與太史慈這才各自散開歸營。


太史慈與孫策是不打不相識,這一次偶遇,二人雖然平分秋色、不分輸贏,但孫策的英勇給太史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在劉繇被孫策打敗後,太史慈就投奔到孫策帳下,幫助孫策掃蕩江東,成為東吳的一員猛將。


建安十一年,太史慈逝世,年僅四十一歲。臨死之前,太史慈說:「丈夫生世,當帶三尺之劍,以升天子之階。今所志未從,奈何而死乎!」表達了英年早逝、壯志未酬的遺憾。



實際上,在投奔劉繇、孫策之前,太史慈還曾與劉備有過一面之緣。可惜的是,劉備未能像對待趙雲那樣對待太史慈,錯過了招攬太史慈的良機。


孔融擔任北海相時,太史慈避禍於遼東。孔融聽聞太史慈之名,有心招募,數次派人慰問太史慈的母親,並奉送贈禮作為致意。


孔融被黃巾軍管亥圍困於都昌時,適逢太史慈從遼東返家,其母告知孔融之意,太史慈便獨自徑往都昌,乘夜沖入重圍見孔融,請求讓他帶兵出城討賊。


孔融不聽太史慈之言,只一心想等待外援。但外救未至,黃巾軍也在加緊攻城。孔融想向時任平原相的劉備求救,但城中無人敢突出重圍。太史慈於是便自告奮勇,請求一試。


太史慈起先假裝引馬至城壕邊練習射箭,習射完畢,便入門回城。如此往複數日,圍城的黃巾軍將士都失去了戒備,太史慈於是快馬加鞭直突重圍而去。我們之所以要提起此事,是因為此事可見太史慈不僅有勇,而且有謀。


《三國志·吳書·太史慈傳》記載:太史慈抵達平原,說備曰:「慈,東萊之鄙人也,與孔北海親非骨肉,比非鄉黨,特以名志相好,有分災共患之義。今管亥暴亂,北海被圍,孤窮無援,危在旦夕。以君有仁義之名,能救人之急,故北海區區,延頸恃仰,使慈冒白刃,突重圍,從萬死之中自託於君,惟君所以存之。」備斂容答曰:「孔北海知世間有劉備邪!」即遣精兵三千人隨慈。


在這段記載中,有兩處用詞值得關註:一是「說備」,二是「備斂容」。


「說備」,即遊說劉備。為何需要遊說劉備?這說明劉備剛開始時可能並不信任太史慈,也不想出兵幫助孔融解圍。


「備斂容」,即劉備聽完太史慈的遊說,這才收斂笑容,現出嚴肅的神色。從「備斂容」可見,劉備之前極有可能不把太史慈的到來當回事,甚至還可能一直跟太史慈「嬉皮笑臉」打哈哈。


總之,從「說備」以及「備斂容」這兩個詞來看,劉備當時對太史慈顯然不夠重視,甚至還可能為了一己之私而不願出兵解救孔融。


劉備的這個表現,既缺乏英雄氣概,對太史慈也缺乏尊重,故而太史慈當時對劉備的觀感可能也極差。至少,在太史慈的眼裡,劉備遠不如孫策有英雄氣概,也不如像孫策那樣與自己惺惺相惜。


如果劉備當時能像當初對待趙雲那樣對待太史慈,給予足夠的尊重和重視,並表現得更有英雄氣概一點、更加豪爽一點,以太史慈當時所處的尷尬處境,他是極有可能招攬到太史慈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至簡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上不能匡社稷,下不能安黎民,書生坐而論道,空談誤國
從官渡之戰大勝到赤壁之戰大敗,曹操到底什麼了?

TAG:至簡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