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什麼樣的人具備求法的資格?

什麼樣的人具備求法的資格?

信眾提問

阿彌陀佛法師,請問什麼樣的人具備求法的資格?

師父說:

佛的境界是難思的

《妙法蓮華經》就是講佛的境界的,佛就直指不虛說:我法妙難思,不可以言宣。

佛那樣的口才都難以來說,縱使說得出來,還聽不懂。惟有誠心誠意,甚至世間的學問,都要以虛心、謙下的心才能夠學習到,更何況佛法啊!

佛法除了虛心,還要以不思議心,還要用恭敬虔誠之心,還要用為法亡軀之心,最後佛陀說為法捨身啊!

以前生生世世為了這個有漏、破亂的身體起惑造業,現在我用這一生能夠利益一點眾生的話,我的這種心與菩提法是相應的。我用這個身體,來換一天與菩提法相應,我是非常歡喜去做的。

所以《妙法蓮華經》最後《妙莊嚴王品》也是,遇到佛法皇帝也不要做了。遇到與佛法相應的,這個身體都可以不要。這個大家要去領悟啊!

不能有為「法」亡軀之心, 你怎麼得「法」啊?

像六祖大師,身體矮小,舂米也舂不動,體重不夠。結果怎麼樣?師父分配給他的事情,體重不夠,腰上綁塊石頭,不分晝夜地就這樣舂米。這塊配重石,現在就還流傳在世間。

這塊石頭的照片,我還看到過,磨的光溜溜的,惠能大師就用它,八個月系在腰間。然後五祖大師來問他:你這樣不辛苦嗎?慧能回答:諸佛為法亡軀,我這一點哪能算是辛苦啊!五祖大師就是看到這一點,才把法傳給祂。法傳給祂,才能夠發揚光大。

傳到一個人身上,有的人說:師父,我求法。你準備好了沒有啊?你求法,法是為你?還是你為法啊?如果你沒有準備好,怎麼把這個法跟你講啊?所以欲求法,則先成法器。這個也是尊重法的緣故,否則你不尊重法,師父還落得個褻慢法的罪過呢。

信眾提問

師父吉祥,死亡可怕嗎?我們平時都會忌諱談論這話題,您怎麽看待死亡的?

師父說:

迷而有生死,覺則不生不滅。

死亡,是低級生命的生滅現象。當我們智慧比較低的時候,看這個娑婆世界有來有去,有生有滅。當我們智慧提升了,探究世界本質的時候,就會發現這個宇宙是能量守恆的,它只轉換了形式,並沒有從本質上消失。

所以,死亡並不是真實地消失,只是生命的一個現象而已。一個階段結束,但同時另一個階段隨即開始。

反過來說,僅僅知道名相,無法「了生脫死」,必須要找到開鎖的鑰匙,才出得了六道輪迴的牢獄。昔日,波斯匿王的大臣須達多為佛陀營室,佛陀看見地上螻蟻說:「此蟻毗婆尸佛以來,經今七佛,尚在蟻身。」我們看見世人摩肩接踵,而不知得人身竟這樣難,「一失人身,萬劫不復。」

那把鎖兒是什麼?即根本無明習氣煩惱!開鎖的鑰匙在哪兒?平時誦經、念佛、持咒、禮拜……

信眾提問

師父,為什麼人會有冤親債主?怎樣能讓他們得到解脫麽?

師父說:

社會上最大的冤氣,一是殺人,二是墮胎。這是盤旋在天地之間最大的兩股怨氣!戰爭對國家、地區安定有影響;墮胎對家庭影響最大,一輩子會妨礙你。

中國人怎麼說?小鬼力量大,反而小嬰靈力量很大。有一本經叫《護諸童子陀羅尼經》,文殊菩薩過去世也有墮胎,結果地獄果報現前,她到佛陀面前懺悔,佛陀就教她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信眾提問

師父吉祥,平時燒紙錢給亡故的親人,對他們有用嗎?

師父說:

如果你家裡有人去世了,燒金銀紙是祖先的生命經驗,這個時候不管你拿美金,還是拿人民幣去布施,對亡人是有幫助的,這不違背我們祖先的智慧,佛教也是認同的。反過來祖師說,修行人如果有愚婦愚夫的心,個個能成就。佛教的特質是,希望亡人徹底解脫輪迴之苦,所以要給他們說法,給他們念佛,替他們懺悔,請師父超度,這是比較究竟地幫助亡者。

信眾提問

師父吉祥,什麼是下三道?

師父說:

地獄道,餓鬼道,旁生道,被稱為下三道。

三惡道為什麼痛苦?因為沒福報,而且罪障深重。隨之而來的問題是,我們怎樣知道過世的親人到底有沒有往生?舉個例子,就像你寄錢,他收到你寄來的一百塊,你再寄一百塊,他現在有兩百塊又不要緊的。哪怕他已經往生了,你給他做功德,他蓮品增上,功不唐捐。

《地藏經》云:「若有男子女人,在生不修善因,多造眾罪。命終之後,眷屬小大,為造福利一切聖事。七分之中,而乃獲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

你的親人如果已經在極樂世界了,是不退轉菩薩了,你還在憶念著他,那你得多少加持啊!

我們中國有清明節,有冬至,人間有了思親報恩的節日,讓這個世界充滿了愛。我們能想起祖先,用最尊貴的佛法,加上人性的美好,幫助老祖先離苦得樂,這是悲智雙運!

迴向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復然

我今迴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聲 明

本文由「佛教慧日」微信平台原創

轉載請註明出處

公眾號:fojiaohuiri60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喜法師 的精彩文章:

關於你學習不好的孩子
禪宗五祖弘忍大師的前世今生

TAG:傳喜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