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往事並不如煙——梁曉聲筆下知青「上山下鄉」的那些事兒

往事並不如煙——梁曉聲筆下知青「上山下鄉」的那些事兒

關於知青「上山下鄉」運動,網上流傳著一則知青網友創作的段子:


 




四十多年前我們扛著行李「上山下鄉」,自然地當上了「知青」。如今,我們兩鬢泛白,卻不知道如何言簡意駭地回答孩子們的好奇:什麼是「知青」?




什麼是「知青」?本來算不上是一道難題,可是,問一百個「知青」,竟然會有八十八種不同的回答。這就是「知青」。




「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輕在還不懂得種地是咋回事的時候,已經扛起農具下了地。可以和老農賽一賽的,是「知青」。那些實在不像樣、不趕趟的,也是「知青」。



「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輕在還不懂得起碼的建築常識的時候,已經脫坯、打壘、蓋上了房。把房子蓋成了的,是「知青」。把房子整塌了的,也是「知青」。




「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輕在還不懂得騾子與馬的區別的時候,已經餵豬、養兔、甩著鞭子趕羊上山岡。把牲口伺候得膘肥體壯的,是「知青」。把牲口喂死了、整垮了的,也是「知青」。




「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輕在還不懂得「順山倒」號子的時候,已經掄起大斧伐木進山林。輸送出大批木材的,是「知青」。缺了胳膊少了腿的,也是「知青」。


…………



說來也不過就是那些城裡在特殊年代上山下鄉的一群小年輕。他們在該讀書時沒書讀,該結婚時沒房子,該生育時沒指標,在找工作時沒文憑,在謀發展時沒實力。有人說,「知青」是無知、無能、無力、無奈的代名詞,有人卻也說,「知青」是有情、有義、有擔當的「鐵」的含義。




所以,究竟何謂「知青」?






「知青」全稱「知識青年」。然而,這些年輕人大部分只接受了初中或高中教育。


 


在「文革」中「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總人數達到1600多萬人,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來到了鄉村。這是人類現代史上罕見的從城市到鄉村的人口大遷移。在當時的中國城市居民家庭中,幾乎沒有一家不和「知青」下鄉聯繫在一起。


 


在這場運動結束不久的上世紀80年代初,作家梁曉聲發表北大荒知青題材小說《今夜有暴風雪》,一時揚名天下。這部小說與他創作的另外兩部小說《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雪城》一起,構成了知青題材小說「三部曲」,開了知青文學創作的先河。


 


知青時代,幸福指數最低的時代






梁曉聲的《知青》講述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北京、上海、哈爾濱等地知青赴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墾荒、到陝北下鄉插隊的故事,塑造了趙天亮、趙曙光、馮曉蘭、周萍等一大批知識青年以及他們的父輩和連隊領導的生動形象,描寫了一代人的愛情、友情、親情。


 


其實,在《知青》創作之前,梁曉聲在知青文學創作領域「封筆」15年。之所以重啟這類題材的寫作,是因為他發現後來的知青題材作品給年輕讀者和觀眾帶來了很多誤區,比如作品往往有著「血色浪漫」「青春無悔」的關鍵詞,知青生活好像就是談戀愛,導致年青一代對於真實的知青生活產生誤讀,甚至走向反面認識,認為那個歷史階段是幸福指數最高的年代。作為那個年代的親歷者和過來人,

梁曉聲覺得自己有責任記錄這段歷史,他要通過創作《知青》來扭轉這種歪曲國家記憶的不良趨勢,表達他對「文革」的批判。




在梁曉聲看來,

「那根本就不是什麼理想的時代,根本就是幸福指數最低的時代,就是我們國家的一段最痛苦的記憶。




梁曉聲說,當時的知識青年其實並沒有多少知識。他們沒看過什麼書,也沒有接受過關於人道的教育,受到的都是相反的教育。而且,那時即使想看書也是沒書可讀的。有一次,梁曉聲在小飯館吃飯時看到桌子底下有半本書,連飯也不吃了,不顧當時身上穿著新衣服,硬是爬到桌子底下把書拿出來,晚上在油燈下津津有味地看。當時全中國的青年都變得無書可讀,看見一本書眼睛都發綠。




知青們整日在農村地區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苦不堪言。有的知青實在吃不了這種苦,加上思家心切,不惜冒險逃票扒火車,一路忍飢挨凍、背個處分也要逃回家。《知青》中提到北大荒兵團知青種麥割麥、趕牛養馬、修電線、砸石頭、邊境巡邏;陝北坡底大隊知青種莊稼、打機井、搞副業、遷村避險。知青們正值長身體的年齡,整日卻吃不飽肚子,餓著肚子也得超負荷勞動,以至於心理上留下「飢餓」的陰影。




相比知青們身體上吃的苦頭,梁曉聲覺得那個時代對人性的傷害更大。它阻撓愛情自然發生,離間友情,破壞親情,粉碎了人們想做好人的願望,做好人已經變成是不明智的選擇。試想,一個人想做好人都很難,還有比這種傷害更大的嗎?


 


「以階級鬥爭為綱」禁錮著的青春




 




梁曉聲提到,在他的兵團知青歲月中,最初幾年愛情是很不自由的,男知青和女知青分成不同的班排,宿舍也離得很遠。除了一起勞動的場合,平時男女在一起的機會很少。如果一名男知青找一名女知青在一起待兩個小時,連里肯定要找他們談話的,別的知青也會有看法。套用今天的說法,就是這對男女鬧「緋聞」。在最嚴格的時期,一個男知青要去別的連隊看望一個女知青,走時須請假登記,如果途中時間過長,還會被詢問。《知青》中趙天亮去山東屯看望周萍的時候,支書梁喜喜沒讓他們見面。但是,愛情要發生的時候,是任何外力都不能阻擋的。在那個時代,橫在知青中最寬的愛情鴻溝就是家庭成分。無論兩個人多麼相愛,成分有時候都會把他們活生生地拆開。比如作品開頭,男主人公趙天亮本來懷著一片善心去背上海女知青周萍,可當他知道她是資本家的女兒後,幾乎不假思索地將她從肩上抖落下來。後來,趙天亮的父親要求與他脫離父子關係,這樣兒子才可以與資本家家庭出身的周萍相愛。





在那個年代,一切以「階級鬥爭為綱」,人們的一言一行動輒被上綱上線,稍有不慎就可能慘遭批鬥,甚至被打成「現行反革命」。《知青》里的許多橋段在今天的年輕人看來覺得不可思議,但確實是那個年代的真實寫照。




比如,從縣城「非法」購得一批當時「禁書」後的趙曙光,遭遇警察突擊搜查知青住所時一臉茫然無奈,儼然遭遇大禍。思想極「左」的女知青吳敏不慎將紅寶書滑落到洗腳盆里,驚慌失措,一副大禍臨頭的樣子。吳敏的父親是投機分子,憑藉「文革」中造反得勢,培養了這個性格尖酸刻薄、囂張跋扈的女兒。吳敏唯「將階級鬥爭進行到底」的觀念是從,小報告、小手段不斷,為了自己的利益,甚至不惜將知青戰友沈力逼瘋。在書中,甚至連趙天亮的父母那樣的軍人都感到如影隨形的壓力,出身清白的坡底大隊社員出於良知保護知青也經常遭遇阻力、受到壓力。




如果一個社會徹底沒有了法律面前的平等、公民權利方面的平等,甚至沒有了戀愛的自由,每個人的人生完全由時代操控,那麼這個社會在最基本方面就沒有了平等。一個人想做一個好愛人、好朋友、好兒女、好父母都做不成,這樣的社會根本就無所謂平等了。


 


毋庸諱言,當下的中國社會仍然存在不少問題,比如基尼基數偏高,人們收入分配差距較大。於是某些人就說還是「上山下鄉」時代好,雖然那時人們掙得少,但大家收入都差不多,社會很平等。在梁曉聲看來,還是當年好,當年怎麼怎麼樣,當這種聲音多起來的時候,把那個空白了的時代在漂白的同時泛紅了。其實,拿工資的平等來看待一個時代的平等與否,是極為「二百五」的看法,「拿一個使我們不滿意的時代去比一個更糟的時代,然後我們說那個更糟的時代才是我們原來好的時代,這全民族都二百五」。因為,相比較目前中國存在的問題,那個時代的問題要大得多,嚴重得多。今天的問題是我們發展中的問題,我們只要有智慧就能夠破解它,是希望中的問題。而那個年代,「對於我這種讀過一些書的人來說,是一個絕望的時代」。對於某些人所謂的「山上下鄉運動培養了知青們堅韌的性格,因而是很有積極意義的」,梁曉聲特別表示,養成一代人的堅韌性格,不必非搞一場運動。何況,那場運動極為荒唐,極其缺少人性原則。


 


苦難中隱藏著時代特有的溫暖


 


儘管知青「上山下鄉」時代充滿了悲劇和苦難,但其間也不乏人性的溫暖。在梁曉聲看來,任何一部作品也不能寫盡那個年代裡某個具體人的真實生活。如果組織一群知青共同回憶那個年代的溫暖,他們可以列舉很多催人淚下的事例;同樣,如果將主題變更為回憶那個年代的暴力,事例的數量依然不勝枚舉。




就拿作家本人來說,當年他從兵團下放到連隊去抬木頭,實在堅持不下去的時候,他給負責這件事的幹事寫信,幹事趕了四五天的路到哈爾濱鼓勵梁曉聲,這就是那個年代的溫暖。這種溫暖是特殊年代人們對善的堅守。同樣,當年梁曉聲生活中遭遇同儕背叛乃至陷害的例子也不少。




今天不少人認為那是一個理想主義時代,其真實情形是,在那個年代裡,有著一大批單純的年輕人懷著一種理想化的信念在生活、思考。比如梁曉聲本人,他在下鄉之前就讀了很多文學作品,書中的人文元素飽滿,使得他在「文革」一開始的時候就不會跟著狂飆般的運動失去自我。《知青》中男主人公趙曙光引用契科夫《第六病室》中的句子直言「中國病了」,同其他幾名「老高三」知青一起對「文革」產生質疑,其實也是作家本人對那個時代的質疑。




近年來有過來人以「無怨無悔」這個詞來概括知青,梁曉聲認為這在語文上是說不通的。「『無悔』只有指你自覺選擇才有無悔可言,大多數知青並不是自覺選擇,是被運動,被上山下鄉,談不上無悔。有一部分人可以說自己無怨,但相當一部分人,有權利而且有充分的理由有怨。」談及當年一些人確實是抱著理想自覺選在官方看來擇上山下鄉,至今仍說自己「無怨無悔」,梁曉聲表示,自己對這些人心有敬意。但是他也希望這些人說這四個字的時候適當考慮一下大多數知青的感受,想想那些比例不低的非正常死亡,千萬個青年曆經一個時代的心靈空虛,一些女青年的身心受傷以及可能波及一生的陰影,「青春無悔的人考慮到這些的時候應該低調,不說其實也罷」。


即便如此,「誰對我不好,誰曾經傷害過我,40年這麼長的時間應該足夠原諒。就不寬恕就不原諒,寫到網上,破口大罵一頓之後還是要忘記。我們需要一點寬恕的教育」。


 



梁曉聲認為年輕的朋友們看了《知青》這部作品,如果父母恰是知青,可以多少了解父母當年的人生經歷和心路,那麼也就可以理解父母后來的性格形成和看今天社會各種現象的態度。他也希望,廣大年輕人多少了解一下父母所經歷的那個時代。了解那個時代,是一個清醒的當代青年對自己的起碼要求。





梁曉聲經典文學作品未刪減版,


全景式呈現「上山下鄉」運動,


詮釋一代知青人的精神圖譜。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鏈接,購買梁曉聲經典文學作品《知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典短篇閱讀小組 的精彩文章:

一味沉湎於過去是毫無意義的
拆散了鸞鳳交,空教人夢斷魂勞

TAG:經典短篇閱讀小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