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四大科研指標背後的喜與憂

四大科研指標背後的喜與憂

我想跟大家分享科技相關的幾個數據:第一個指標是研發投入強度,中國去年研發(R&D)支出佔GDP的投入比例已經達到2.13%,總投入是1.76萬億元,位居世界第二。第二個指標是SCI論文數,去年中國SCI論文是32萬篇,對比1988年的數據,當時中國累計只有5600篇SCI論文。我們還有兩個很有意思的世界第一,一個是發明專利數量,據統計,2017年中國發明專利申請量是138萬件,這是一個天文數字,1988年的申請量是4780件。還有一個毫無疑問的第一,我們科研人員的總量也是世界第一。

這四個指標大家看了有喜有憂,喜的是中國政府在近幾年倡導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包括科技的投入增加,科研設施條件改善,也推動了經濟的發展,這是可喜的地方。憂的是,我們在四個方面還存在不足:

第一是我們的原創性還有不足。第二是整體產業創新能力是不足的。第三是我們高質量的專利十分缺乏。第四個不足是我們在創新生態環境方面還有許多令人不滿意的地方,這個問題比較複雜。

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科技成果和應用技術的供給方,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技術轉移是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一個重要的途徑。我們今年也做了大量的調研,也發現了一些問題:一個是科技成果,高校和院所將科技成果作為國有固定資產管理。我國2015年10月新修訂的《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是一個很好的法律,實施的總體效果還是不錯的,但是目前還有與這個法相衝突的情況,還有一些財政部門對事業管理的條例、固定資產的管理和這個法衝突,這也需要政府部門修改一些繁文縟節或者不適應創新發展的政策。

《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借鑒了美國法律的很多精華,現在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規定成果轉化後或者技術轉移後的凈收益不低於50%的部分獎勵給科研團隊。但實際上是如果把錢全獎勵給科研人員,誰來做技術轉移,誰來做服務和支撐?現在基本上是把成果轉換的收益的70%獎勵給科學家團隊,還剩下30%用於實驗室和其他的科研,也有的省市獎勵達到90%,這個值得我們深思。

(作者系中國科技成果管理研究會秘書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專家解讀金立風波,董事長「無人監管」怎麼破?
直擊美國「黑五」:銷售額遠不及「雙十一」,消費季將持續至年末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