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告訴孩子,什麼才是真正的貴族精神!

告訴孩子,什麼才是真正的貴族精神!

            


點擊

每日一讀

訂閱 

最震撼心靈的閱讀!





歐洲有一個傳說,在路易十六和他的王后上斷頭台時,還一直保持著皇室的風度,當王后被從牢獄中推出來時,不慎踩到了劊子手,她立即對他說:



「先生,對不起。我不是有意的。」




而她的丈夫路易十六在走上斷頭台時,對行刑和觀刑的人員說道:




「我清白地死去。我原諒我的敵人,但願我的血能平息上帝的怒火。」




這對夫妻,即便是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也不失為人的尊嚴。




在當今社會,有很多有條件的人家會選擇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外國的貴族學校學習,但是等他們到了卻發現,即便是在一流的學校,教育的本質還是不變,而且越是一流的教育,對物質的追求就越是簡樸。



其實真正的貴族精神,應該有三根重要的支柱:




一為文化教養,二為社會擔當,三為自由靈魂。



01



曾經有人這樣評價木心:




「你不遇到木心,就會對這個時代的問題習以為常。可等到這麼一個人出現,你跟他對照,就會發現我們身上的問題太多了。我們沒有自尊,我們沒有潔癖,我們不懂得美,我們不懂得尊敬。」




每次讀起木心,你會覺得他就是有這樣的力量,能將你在黑暗中點亮。




少有人知,木心出生於南方一個顯赫的家族,幼時,家裡人想著讓他出仕,但是木心不喜歡這一切,他喜歡讀書。為了讀書,他曾幾度躲進了深山的舊房子,與日月和書本為伴。




後來因為和別人觀點不同,右手被人折斷三根手指,還入了大獄,即便如此,還是不能改變他。



住在污濁的髒水里,每天吃酸饅頭和霉鹹菜,可是木心還是這樣說:




「一個人不能變成一個鬼,不能說鬼話說謊言,不能在醒來時看見自己覺得不堪入目,不管什麼時候,一個人都應該活得是自己、並且乾淨。」




那些讓他寫自白的紙,被他暗自節省了一些。一部分被他用來寫筆記,一部分讓他繪了黑白琴鍵。




當命運的苦排山倒海襲來,在那些沒有人能看到的地方,那些受傷的手指,從來不曾停止起舞。



被囚禁了18個月,木心就這樣寫了18個月,每一張紙兩面寫盡,足有65萬字。




一個真正的貴族,無論什麼也不能阻止他對高尚的追求。







02




1910年10月27日,托爾斯泰給妻子留下一封信,背著妻子秘密離家出走。在那個彌留的車站裡,他最後決心把所有的家產分給窮人。




多年後,奧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在評價托爾斯泰時這樣感慨道:




「這種沒有光彩的卑微的最後命運無損他的偉大……如果他不是為我們這些人去承受苦難,那麼列夫·托爾斯泰就不可能像今天這樣屬於全人類……」




英國皇室的威廉和哈里王子,少年時他們被送到陸軍軍官學校去進行學習。畢業後,哈里王子還被派到阿富汗前線,做一名機槍手。



英國皇室知道哈里王子身份的高貴,也知道前線的危險。但是他們都將為國家奉獻自己、承擔風險視為自己的本職,或者說是本分所在,是理所當然的。




一個真正的貴族,身上不僅背負著榮耀,還有無盡的責任。







03




被譽為上世紀「最後的貴族」鄭念,已經八十幾歲的她,穿著一件合身的旗袍,發色發白,面盤依然清秀,適合她的淡妝讓她看起來十分優雅。




年輕時候的鄭念不僅學歷高,家世好,而且是一位外交官的夫人,而丈夫去世後,她又出任英國亞細亞石油公司上海分公司總經理助理,是聰慧幹練的職業女性。




解放後,她的生活還是一如往昔,曾經是那個巷子里一道優美的風景,但是隨著文革的到來,鄭念被捕入獄,獄外的女兒被人活活打死。




不僅生活上遭受著苦難,精神上還有無盡的折磨。但是,即便如此,她也沒有對不公的命運妥協。




不接受任何強加的罪行,她儘力為自己抗辯。為了讓她認罪,她曾經有十多天雙手被反扭在背後,手銬深深嵌進肉里,磨破皮膚,膿血流淌,度日如年。




就算是雙手要殘廢,她也不願因此投降,不願悲聲求饒。




出獄時的鄭念已經快60歲了,65歲時她來到美國,但很快適應新的生活方式和環境:學駕照,學習各種新事物。去世前她將自己的所有出版所得,作為中國留學生的獎學金捐獻了出去。




平靜地承受命運,平靜地對待坎坷,命運如何頑固,始終不忘保持一顆自由的靈魂。




現在的人們總覺得用的起奢侈品,或者是名牌大學畢業,就是高貴了,但是真正的高貴是高尚的精神,是不屈的靈魂,是即便歷經苦難,仍然不改的善良,請告訴你的孩子,這才是真正的貴族精神,是人生的無價之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一讀 的精彩文章:

人為什麼要善良,這是我聽過最好的回答
2018最後一個月:走著走著,半生已過,致自己

TAG:每日一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