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飲食要知量,疾病以減食為湯藥!

飲食要知量,疾病以減食為湯藥!

飲食要知量,疾病以減食為湯藥!

本文摘錄自《瑜伽師地論 聲聞地講錄》

「若於食知量」,你們經常生病,那都是飲食不知量,看到好吃的就多吃,腸胃就出毛病了。腸胃生病就容易感冒,凡是要感冒胃先出問題,中西醫一樣的道理。腸胃沒有問題的話,即使感冒,細菌進來可以把它控制得了,這是自己本身的生命功能。有時因感冒來了,腸胃就出問題。出家修行人食不知量,該吃時餓著,該餓的時候拚命吃,連飲食都不能知時知量,如何去修行?這是佛所說的,因為飲食的障礙是很重的,應該學會調整。......

「云何於食知量」,彌勒菩薩教誡我們多清楚啊!上面提了一句話,下面再三地給你解釋。出家修行人飲食要知量。我經常發現你們飲食不知量,所以多病,修行人吃多了不好,對修行不利。飲食知量很難,今天自己修持的工夫到什麼程度,自己要注意到,譬如打坐腿容易發麻是腸胃不清之故,血液也不幹凈,所以發麻,百病皆是從飲食來。《百丈叢林清規》二十條,其中一條是「疾病以減食為湯藥」。你們沒有減食,菜好吃就拚命吃,吃得多多的,一大碗、一大碗裝下去,那是給身上的寄生蟲吃了。所以飲食要知量,也是修行第一步。

「謂彼如是守諸根已,以正思擇食於所食,不為倡盪,不為憍逸,不為飾好,不為端嚴,食於所食。然食所食,為身安住,為暫支持,為除饑渴,為攝梵行,為斷故受,為令新受當不更生,為當存養力樂無罪安隱而住。如是名為於食知量。」

你們不是要學佛嗎?學佛就要根據佛學、依佛的教誡去做才對吧?吃飯要有學問,怎麼叫「食知量」?什麼年齡該吃多少?什麼樣的身體該吃多少?乃至於營養的配合問題。營養不要過分,現在的人都是營養過分,反而吃出病來。有一些老前輩來跟我說:奇怪,大陸不是沒得吃嗎?我們的父母在大陸的,都長壽啊,我的老媽媽已經九十幾了。我說活得那麼長是因為吃得少呀!文明社會多數是吃死的,營養過分。我在貴州西南邊界的時候,那山中有什麼好吃的,辣椒沾鹽是好菜,哪裡看得到肉啊?豆腐就是難得的上品菜。但是那裡的人活得很長壽,子孫滿堂。西藏、四川西南部吃糌粑,吃苦蕎麥、青稞,等於我們吃飯,一個個身體都蠻好的。

什麼是「食知量」?修行第一步要守根門,六根不放逸。吃東西要有頭腦,要以正思維心來選擇飲食,不是指營養好的,眾生沒有成佛以前,每個人體質不同、病不同,要明白自己需要的是什麼。「食於所食」,吃我應該吃的食物,第一個「食」是動詞,後面的「食」是名詞。「不為倡盪」,吃東西不是為了表現闊氣。你看我吃東西多講究啊,我做的菜多講究呀!那是指飲食的豐富,也是犯細的戒。「不為憍逸」,不是說擺個架子,像我們現在的伙食,比一些廟上都好,如果對人說:我們伙食比你們好吧!這就是犯憍慢心,放逸心,這就不對。「不為飾好。」不為裝飾、好看,或出風頭。「不為端嚴。」也不是為了吃得讓身體發光、臉上發紅。不是為這些而吃,是吃我們應該吃的。「為身安住,為暫支持」,身體四大本來是假的,可是我們未修成以前,還要住在這個肉體中,所以要補充照顧它,慢一點死、慢一點倒下去。

機器靠能源,肉體靠飲食,戒律要我們飲食要有一個觀念,做吃藥觀,像吃藥一樣,使這個身體暫時活著,是為了免除饑渴而飲食,保留住身體性命才能修梵行。為了斷一切煩惱,為了修清凈的梵行,使煩惱「當不更生」,不再生煩惱了,保身體無病,得安隱快樂,而不去犯罪,也不犯戒,起心動念都要清凈乾淨,這才是「於食知量」。

聽了這些道理要記得啊,看了佛經不記得是罪過。我說話也要花氣力的,我的身體也是暫住在這裡,多給你們講一分鐘,我的生命體力也多消耗一分鐘,你要對得起你,也要對得起別人啊!

歡迎訂閱【傳承網】微信號:iccwcn,傳承中華文化,分享南師智慧!

「 南懷瑾學術研究會 」徵文及史料啟事

(溫馨提示:請按住屏幕上下划動)

本會由官方發起,於丙申(2016)年金秋成立,獨立開展南懷瑾先生的生平及學術研究、交流,以及有關文化、研究和出版等活動。

所謂學術,不僅僅指有系統的專門學問,更是「一切學問的總稱」(《國語辭典》)。

南懷瑾先生的學術,不僅包括先生的思想、著述、演講、授課體系,更包括其願力、擔當、意志、胸懷、氣度、氣象、能力、行止、行履、品格、操守、言行、博學、審問、慎思、明辨、融通、篤行、修行、儒行、道行、菩薩行、教化、方法、方便、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智慧、慈悲、喜舍、處世、應事、交往、包容、俠義、慈善、縱橫、韜略、文武、功德、身教言傳、做人做事、濟世利人、利國利民、人生境界、道德文章、興滅繼絕、內聖外王、文化尊重與包容融合、推動古今中外精華文化融匯,對國家民族乃至人類歷史文化之態度、前瞻與責任承當等等,所體現的一切學問。

本會長期徵集研究南懷瑾先生生平、事迹及其一切學術的文章、論文、著作,徵集有關史料、文獻、檔案,徵集先生的書信、題字、手跡、文章、照片、音像或相關資料、物品,徵集各類心得報告,作為學術與歷史文化檔案資料保護並存續後世,在適當時發表或出版,開展學術交流,誠邀社會各界朋友與廣大讀者朋友、同學們,懷抱歷史文化責任感,踴躍投稿,惠賜資料。

一、文章或資料內容,可涉及但不限於以下角度、層面、範圍:

先生的思想,文章,授課,演講,著述,出版;

先生的願力,擔當,意志,胸襟,氣度,氣象,精神,能力,行止,行履,品格,風格,操守,言行,博學,審問,慎思,明辨,融通,篤行,修行,儒行,道行,菩薩行,教化,方法,方便,布施,持戒,自律,忍辱,精進,氣脈,禪定,般若,智慧,慈悲,喜舍,生活,處世,應事,交往,包容,俠義,慈善,縱橫,韜略,文武,事功,功德,身教言傳,做人做事,接人待物,自立立他,自覺覺他,培養人才,尊師重道,濟世利人,利國利民,人生境界,道德文章,興滅繼絕,天下為公,經世致用,內聖外王,身心性命修養,捍衛民族文化,文化尊重與包容融合,推動古今中外精華文化融匯,對國家民族乃至人類歷史文化之態度、前瞻與責任承當;

文化,教育,助學,資教,辦學,歷史,講經,註疏,文學,詩詞,藝術,醫藥,養生,政治,軍事,金融,經濟,企業,管理,科技,科普,生命科學,認知科學,諸子百家,金溫鐵路,兩岸溝通,香港回歸,南水北調,西部開發,國土整治,建築藝術,造福桑梓,人類關懷,民間文化外交;

史料、檔案、文獻、書信、書法、題字、手跡、物品、音像資料等原件或複印件、掃描件(300-600DPI)、清晰照片、複製品等;

廣大讀者、朋友、同學、親眷的讀書、聽課、修養、修持或感受先生言傳身教的各類心得報告(含文章、錄音、影像形式),包括對自己身心、性命、生活、工作、人生有何啟迪、影響、改善等等;

受先生影響、啟發,或發揚光大先生思想,應用在實踐中,有益於自己、他人、社會、國家乃至人類的案例;

各類懷念、紀念文章、詩詞、藝術、影視作品;

親近過先生的學生、朋友、工作人員對所知所見所聞的忠實中肯記述。

二、要求文章及資料務必信實可靠,經得起推敲和歷史考驗。

三、文章體例、字數不限,但希望精鍊扼要。

四、徵集時間:長期有效。

五、來稿可用筆名,但請附作者真實簡介(若需保密請註明)。若暫時不想發表,僅作為歷史文化資料檔案保存,可在文章右上角(或資料明顯處)註明「暫不發表」。未註明者,本會可酌情發表。

六、聯絡辦法:

nanssw@163.com

nanssw@qq.com

七、投稿者或資料提供者,將有機會獲邀參加本會組織的學術、交流、教育、紀念、出版等活動。

八、本會暫不接待社會來訪。

南懷瑾學術研究會 敬啟

丙申(2016)年 12 月 21 日

南懷瑾先生簡介

南懷瑾先生,一九一八年出生,浙江省樂清縣人。幼承庭訓,少習諸子百家。浙江國術館國術訓練員專修班第二期畢業,中央軍校政治研究班第十期畢業,金陵大學研究院社會福利行政研究部肄業。

抗日戰爭中,投筆從戎,躍馬西南,籌邊屯墾,曾任大小涼山墾殖公司總經理兼自衛團總指揮。返蜀後,執教於中央軍校軍官教育隊。期間,遇禪門大德袁煥仙先生而發明心地,後於峨嵋山發願續接中華文化斷層,並於大坪寺閱大藏經。後講學於雲南大學、四川大學等校。

赴台灣後,任文化大學、輔仁大學、政治大學、以及其他大學、研究所等教授。數十年前曾旅美、旅港。在台、港及居美時期,曾創辦東西(文化)精華協會、老古出版社(後改組為:老古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人文世界雜誌、知見雜誌、美國弗吉尼亞州東西文化學院、ICI香港國際文教基金會,主持十方叢林書院。

在香港期間,曾協調兩岸三地,推動祖國統一大業。並關心家鄉建設,1990年泰順、文成水災,捐資救患,在溫州成立南氏醫藥科技基金會、農業科技基金會等。又將樂清故居重建,移交地方政府做為老幼文康中心。與浙江省合建金溫鐵路,造福東南。

繼而於內地創辦東西精華農科(蘇州)有限公司、吳江太湖文化事業公司、太湖大學堂、吳江太湖國際實驗學校,恢復禪宗曹洞宗祖庭洞山寺,支持中醫現代化研究——道生中醫四診儀研製與應用,資助印度佛教復興運動,捐建太湖之濱老太廟文化廣場。

數十年來,為重續中華斷層文化心愿,提倡幼少兒童智力開發,推動中英文經典課餘誦讀及珠算心算並重之工作。又因國內學者之促,為黃河斷流、南北調水事,倡立「參天水利資源工程研考會」,作科研工作之先聲。其學生自出巨資,用其名義在國內創立光華教育基金會,資助三十多所著名大學,嘉惠師生云云。以及其他眾多利人利民利國之舉,難以盡述。

先生生平致力於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並主張東西精華文化融合,造福人類未來。出版有《論語別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學微言》、《老子他說》、《金剛經說什麼》等繁簡體及外文版著述一百四十餘種。且秉持繼絕興亡精神與歷史文化責任感,自行出版或推動出版眾多歷史文化典籍,並藏書精華數萬冊。

要之:其人一生行跡奇特,常情莫測,有種種稱譽,今人猶不盡識其詳者。

二〇一二年九月二十九日,先生在太湖大學堂辭世,享年九十五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濕非一病、百病兼之!
敦煌最古老的佛教藝術——北涼時期壁畫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