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始皇:焚書坑儒不是你們想像的,讓我背這麼多年黑鍋!

秦始皇:焚書坑儒不是你們想像的,讓我背這麼多年黑鍋!

原標題:秦始皇:焚書坑儒不是你們想像的,讓我背這麼多年黑鍋!


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在先秦和秦漢之間誕生,其中在秦朝是一個轉折點,可以說是開天闢地,但為何這段前史被各朝各代的文人罵了上千年?特別是秦始皇被罵的最甚!


一提起秦始皇我們必然會想起巍峨的萬里長城。這位2200年前一統神州的始皇帝為後世中國開創了史無前例的大一統格局。


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從詩句變成現實,大秦帝國南征北戰、開疆拓土,第一次讓中國空前強大。


秦始皇修直道、築長城,御外敵;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立標準;從軍事到民生,以超越時空的先進理念讓大秦屹立於世界之巔 。


秦始皇為後世留下太多利在千秋的偉大功績。其中有一項政令,雖然不如長城在百姓心中那麼耀眼,可正是這樣的一個舉措,讓中國早於世界其他文明,提前進入了君主集權的帝國時代。



阿房宮挖了個地基,秦始皇陵的封土也還沒有堆完,坑儒幹掉的是一堆騙子方士,孟姜女哭的是戰國齊國修長城的事,和秦始皇有何關係?至於反秦軍隊都是六國舊貴族領導六國移民,要是那幾十萬長城戍軍和南越趙佗的駐軍在關中,估量演出的還僅僅六國復辟,合縱連橫罷了。


受了成語「焚書坑儒」的影響,很多人都會以為焚書和坑儒是同一件事,其實是兩件事,發生在兩個時期。今天先來聊聊焚書。焚書是誰的主張?是秦始皇嗎?不是的。歷史上有兩個人主張並最終促成了焚書。巧的是,兩次焚書都發生在秦。第一次發生在秦孝公時代。提出者是商鞅。秦孝公任用商鞅進行改革。商鞅改革在中國歷史上非常著名。其改革內容其中一條就是「燔詩書而明法令」(《韓非子》)。但是《韓非子》的記載很簡略,沒有具體記載怎麼焚、焚哪些。


坑儒


第二次發生在秦始皇時代。提出者是李斯。這次焚書,《史記秦始皇本紀》和《史記李斯列傳》都有提及,比較詳細。所以重點聊聊第二次焚書。焚書的緣由是一次爭論。爭論的主角一個叫周青臣,一個叫淳于越。爭論的焦點是分封制與郡縣制的優劣以及秦王朝到底該實行哪種制度。


考察秦始皇的歷史,一步步抽絲剝繭,兩千年來燒得通紅的虛火漸漸熄滅,冷澈透明的真相也一一浮現。呂不韋不是他的父親,她的母親也不曾想要奪他的權。他的確是下了焚書令,但他不反儒,也未曾坑埋儒生。現在看來,有關秦始皇的一生,多半要推倒重來。


焚書可靠,坑儒可疑


焚書,詳見於《史記·秦始皇本紀》。紀事說:秦始皇三十四年,在咸陽宮的酒席宴上,博士們之間發生了爭論,主要分歧在於是否應當以歷史傳統為師,修正全面實行郡縣制的政策。秦始皇將這個問題下到廷議繼續討論。這時,一貫主張全面郡縣制的丞相李斯,大力強調薄古厚今,進而提出了焚書的建議。李斯的建議,被秦始皇採納。


秦始皇下令焚書


坑儒的事情,也見於《史記·秦始皇本紀》。然而,對比之下,坑儒的紀事,更像是一段起伏跌宕的故事。晚年的秦始皇懼怕死亡,主要心思都放在追求長生不老上,大量的方士被召集到秦始皇身邊,其中,最有名的有徐福、侯生、盧生和韓眾等,受到秦始皇的禮遇厚賞,四處尋仙問葯。但仙藥哪裡找得到?盧生和侯生等一幫方士們,實在是有些玩不轉了,於是串通起來,一起大逃亡。這是坑儒事件的導火線。


先說焚書?秦始皇統一天下後, 從政治、經濟、文化、思想、外交作了重大的改革,秦始皇結束中國四分五裂的局面,使中華名族實現大一統。秦始皇為了控制人們思想,眾大臣進行商議,最後丞相李斯提出焚書的建議,秦始皇思慮之後採納了。因此,才有焚書一說。

當時秦始皇統一國家之後採納法家的思想來維護統治,焚書主要焚燒的是《秦記》外的列國史記,私藏的《詩經》、《尚書》,「博士仍可保留這些書籍。醫藥卜筮種樹之書民間亦可保留。焚書在歷史上並不是秦始皇一家獨有,有很多皇帝在建國初期都干過此事,這是歷史發展的趨勢。焚書在《史記·秦始皇本紀》有明確地記載,而且是經過大臣商議後,共同決策的,符合當時的歷史的環境,是真實可信的歷史。



再說坑儒?秦始皇為了他的萬世基業,深信煉丹成仙的說法,派遣當時的方士盧生和侯生話費巨資為他尋找長生不老之術,結果他們尋找無果不回來了,這件事惹怒秦始皇,因此就將牽連的四百六十多人,全部活埋了。因此,坑儒說法不真實,更確切地說是坑術士。


焚詩書,坑術士。是真實可靠的歷史,焚書坑儒是西漢之後才提出的,不枉有政治目的和篡改歷史的嫌疑。焚書不坑儒才是歷史的真相,秦始皇被歷史冤枉了兩千多年。



這些怨氣大多來自先秦時期諸子百家之間的爭端。儒家作為三大顯學之一,但法家思想家與儒者多有爭端,說白了就是互相看不順眼。其實這個現象並不罕見,同為顯學的墨家雖然不咋埋汰儒家,但是與儒家也沒多大交集;道家的莊子則是經常暗諷儒生。放在先秦時期,這頂多也就是吵吵嘴的小事,然而天下歸一後,觸及統治根基的事情就不是小事了。因此,在李斯的鼓動下,秦始皇決定搞一次「文化整頓」。


公元前213年,在李斯的建議下,秦始皇下令有針對性地從全社會沒收一部分書,即「諸有文學、詩、書、百家語者,蠲除去之,令到三十日弗去,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若有欲學者,以吏為師。始皇可其議,收去詩、書、百家之語以愚百姓。」(引自《史記·李斯傳》)雖然說得很全,但秦始皇還是處於政治目的,將重點放在戰國諸國的史書和商周時期的史冊上,主要目的是為了消除有關秦朝以前的分封制和半封建半奴隸社會的等級制度的記載。而對於其他方面的書則尺度寬一些,不但留了30天的時間給百姓做備份,朝廷還特意收藏了一份,全部保留在宮殿中。



其實這可以看做是秦始皇在天下一統後統一思想的關鍵措施,對於維護一個大一統的國家統治還是很有利的,到漢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再到後世所有朝代,統治者都是把一種思想作為國家的核心,而非春秋戰國時的百家爭鳴,這對於維護國家統一便於弱民管理起到了不可小覷的作用。


總上所述,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之下,其實秦始皇焚書坑儒並不是一個隨心之舉。而至於歷史上所說的焚書坑儒是毀壞先賢作品和控制人們的思想。在我看來這純屬無稽之談,畢竟秦始皇燒的只是一部分對統治不利的儒家書籍,坑殺了一些造謠起事的儒生罷了。



換個角度來說,焚書坑儒這件事其實換到任何一個朝代,一群毫無功名的讀書人在私底下否定整個國家的根本國策、誹謗當政君王、非議朝政那結果其實都是一樣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縱古觀今 的精彩文章:

到底誰才是平定「安史之亂」的真正頭號功臣?此人死後謚號武穆,與岳飛同待遇
日本鬼子拍攝的真實照片,圖2是兩個女叛徒,圖4的女孩很可憐

TAG:縱古觀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