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朝這會,一天皇發動政變想掌實權,結果差點被幕府削掉天皇制度

宋朝這會,一天皇發動政變想掌實權,結果差點被幕府削掉天皇制度

日本天皇比較特別,天皇算是神權的代表,是一個精神領袖,是沒有實際權力的。正因為沒有實際權力,所以才能保證天皇的唯一性,不與任何利益衝突,這樣才會被貢在高位。任由所謂的大將軍們打生打死,爭權奪利,最終也是要恭恭敬敬的參拜天皇。不過從天皇位上退下來的前任天皇就不同了,在「院政」推行之後,讓老天皇也有了實際權力。

在日本史上有一個「院政時代」,老天皇在退位之後,相當於攝政王,是有參政議政的權力,是政務的仲裁者,享有真正的大權。之所以會誕生這樣的權力組織,是因為攝關時代,日本朝堂之上的權力過多的被臣子掌握,令天皇備受壓迫、欺壓而導致。

在日本鎌倉時代,出了一個叫做諱茂仁的「後堀河天皇」,他上位的過程也是艱辛。「後堀河天皇」的祖父「順德上皇」想要開創一個大時代,讓皇權真正的掌握到天皇手中(這也是百年來「院政」推行導致權力膨脹的結果),於是與幕府發動暗戰。朝堂中,發生畠山重忠事件、和田義盛事件等多個影響巨大的事件。暗殺、背叛、陰謀、內鬥等等事情,在順德上皇這會層出不窮。

最終以順德上皇為代表的院廳,和幕府發生大戰,引發「承久之亂」。順德上皇的本意是以天皇為權力中心,建設全新的王朝,可這樣的舉動引發幕府集團全面反抗。在戰爭期間,順德上皇退位,「仲恭天皇」繼位,成了新任天皇。後來幕府反抗成功,仲恭天皇又被迫退位,才有「後堀河天皇」繼位。

「承久之亂」後,皇室一戰而敗,幕府一度想要取消掉天皇制度。然而天皇代表的是宗教,在百姓這裡威望很大,幕府在百姓這裡說不過去,最終只能嚴加看管繼位者,以保證天皇制度不廢除的同時,不會有新王朝建立。

然而「承久之亂」結束後,後堀河天皇還是有意重整皇室威嚴。

後堀河天皇繼位後2年,其父仲恭天皇去世,他成了幕府的傀儡。不甘心成為傀儡的後堀河天皇,在成年後想要儘快生一個兒子,隨後讓自己進入「院政」,成為真正的掌權者。在後堀河天皇不斷的努力下,後堀河天皇終於有了一個兒子秀仁(後來的四條天皇)。

在秀仁出生之後,後堀河天皇立馬將天皇的位置交由兒子,讓兒子成了天皇,自己成了太上皇。

後堀河天皇的目的很明顯,就是為了讓皇室的榮光重新恢復。可後堀河天皇也不想想,父親、祖父經歷過什麼事情,這會幕府能樂意一個天皇掌握政權?結果後堀河天皇冊立兒子當四條天皇后僅2年,就因為「體虛多病」而去世(這會後堀河天皇才20出頭,還有過1子4女)。後堀河天皇到底怎麼死的,還真不好說。

後堀河天皇去世之後,四條天皇也沒有活太久,這個熊孩子在10歲的時候,想要整蠱宮女,結果自己滑倒摔死了。

不過有趣的是,四條「意外」去世的同一天,天皇另一派的後嵯峨,當天就被扶上了天皇的位置。就彷彿,幕府的人早就知道四條會在這一天去世一樣,後備人選都準備好了,議論都不用議論一下。

.................................................

皇帝寵愛三弟,太子熬了19年終成皇帝,結果1個月就把自己玩死

通天教主有殺心時,不是因為老君、原始動他,而是因為西方兩掌教

「全國每人捐1元可得億萬收入」,這笑話,民國時真有人向蔣提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子小白 的精彩文章:

大臣被判死刑,設計想要自救,結果死對頭自願入局,救了他一命
官渡之戰後袁紹根本沒輸,反而變得更強,最終卻是敗給了自己

TAG:公子小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