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戰敗後日本發布的《終戰詔書》,為何通篇都在迴避「投降」二字?

戰敗後日本發布的《終戰詔書》,為何通篇都在迴避「投降」二字?

二戰日本敗了,裕仁天皇知道大勢已去,同意在波斯坦會議上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通過廣播播放了日本的停戰詔書——《終戰詔書》,這份詔書被後世認為是日本宣布投降的標誌。但有心人士卻通過這份詔書發現了「貓膩」。原來這個標題就模稜兩可,「終戰」強調的是終止戰爭,也就是現在我不打了,但並沒有說以後都不打了。如果準確來說,用「投降」「戰敗」更恰當。

當年的裕仁天皇不會連這個問題都意識不到。並且除了標題之外,在這份詔書中,通篇也找不到「投降」「戰敗」的字樣,這是否是在為日本準備重蹈覆轍提供「文字遊戲」?反觀德國,柏林都被蘇軍攻克了,希特勒也自殺了,這可謂是徹徹底底的無條件投降。日本的口頭協議不免讓人感覺「誠意不夠」

圖源《新華社》

更讓人可笑的是,在8月15日那天裕仁天皇都廣播了自己的《終戰詔書》,但之後的好幾天時間裡,還有許多日本軍人手持武器堅持打仗,始終不願放下手中的器械。這從側面也能說明當時許多日本士兵並不理解《終戰詔書》。如果裕仁天皇真的要強調投降,《終戰詔書》就不會這麼模稜兩可到日本士兵都會誤讀了。也或許當時裕仁天皇就如同煮熟的鴨子,嘴硬罷了。

遞交投降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不忍細看 的精彩文章:

把玉石扔糞缸造包漿、塞羊腿做沁血色,為了造假,玉販子真拼了!

TAG:歷史不忍細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