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江一燕談往事痛哭:父母等孩子的道謝,孩子卻在等父母的道歉

江一燕談往事痛哭:父母等孩子的道謝,孩子卻在等父母的道歉

文 | 桌子先生

來源 | 桌子的生活觀(ID:zzdshg)

懂事的背後

是一種殘忍的絕望

江一燕說過她小時候的故事。

她是獨生子女一代,媽媽是一個小商店的老闆,平時很忙,她大部分時間是自己孤獨一人在家裡遊戲、聽雨。

媽媽把兩隻可愛的小狗帶進了他的世界,她非常開心,稱呼它們為:阿富!阿發!

後來迫於生計,媽媽卻把狗賣給了別人。

她的狗狗一直在流淚,她不斷的抗議,撕心裂肺的吶喊,可是怎麼也阻止不了狗狗被殺。

從這件事情之後,她學會了「隱忍」,學會了順應大人的心意。

許多年後,媽媽和她聊起那兩隻狗。

媽媽學著當年的語氣喊起來:」阿富!阿發!」

然後笑著說,只要一喊,它倆就會瘋一樣的從山上狂奔下來報到。

就那一瞬間,江一燕情緒崩潰,紅了眼圈:

「媽媽,你別說了.....」

在大人的眼裡,不過是一句玩笑話,可是在孩子的眼中,這就是一個無法癒合的傷疤,永遠也不能碰。

這個故事,是江一燕作為觀影嘉賓,看完電影《狗十三》之後的一個情緒失控點。

她說,長大是必然的,但是懂事要付出太多代價,就像在動物園裡被馴服的獸,終要學會表演,遊戲。

知乎上有人問,有什麼是你當年很喜歡最後卻沒有選擇的東西?

最高贊的匿名答案是:

上二年級那年,一天,爸爸帶弟弟去買玩具,我死活要去,因為我想買一個芭比娃娃。

弟弟買了一個陀螺,我記得很清楚,十塊錢,十幾年前十塊錢,包裝很大氣,陀螺閃閃發光,擺在最高一層的櫃檯上。

然後我對爸爸說,爸爸我也想要買一個玩具。

我沒有說我想要什麼,直接把爸爸拉到賣芭比的地方,指著兩塊錢那種。

然後啊,我爸爸非常大聲的對我吼,怎麼這麼不懂事!什麼破玩意!買什麼買!浪費錢!

那是傍晚了,夕陽的光通過地板反射在我的臉上,售貨員阿姨也看著我,我到現在也忘不了那個眼神。

我只是想要一個芭比娃娃啊,我也是個孩子啊,爸爸,那個娃娃只需要兩塊錢啊,你為什麼要在那麼多人面前吼我呢?

我沒敢要七塊錢那種,我要的,只是一個兩塊錢的,你為什麼不給我買呢?

或許,在她父親的眼中,女兒長大了,就不應該要玩具了,就應該要懂事,要讓著弟弟,不要什麼都和弟弟爭,可是她只是一個八歲的孩子啊。

隔著屏幕,我真的很想抱抱那個被父親吼著,被逼著不斷懂事的小女孩。

有人說,成長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但其實啊,成長往往只是一瞬間。

每一場成長都是兇殺案

這是電影《狗十三》海報上面的一句話。

13歲女孩李玩喜歡的是物理,父親強行把她的興趣改成英語,為了補償女兒,給她買了一條狗,等到狗和女兒產生了感情,又企圖把狗丟棄。

李玩數次抗爭,最後迎來「威嚴」父親的一頓暴打。

那個場景很熟悉,李玩進入浴室之後,把衣服撩開,傷痕纍纍,臉色是巴掌印,一身都是血。

她把水龍頭打開,讓蓮蓬頭上面的水傾瀉下來,在水裡面悲痛地放聲大哭。

最後,把自己瘦弱的身體蜷縮在一旁,像一隻受傷的小貓舔舐傷口。

這個時候,我發現鄰座的女孩在小聲啜泣,或許,她自己小時候被父母打的場景,依然歷歷在目。

一部青春成長電影讓人哭沒有什麼厲害的,厲害的是你知道,那就是你自己的青春。

透過女孩浴室的鏡子,我也看到了自己的童年,母親的棍子,外公的腳。

但他們打我的時候,我不會哭,更不會躲,因為我不想讓他們覺得我可以在這樣的方式下面屈從。

那是一場從心底掀起的海嘯,你就靜靜地站在那裡,根本沒有人知道。

姜思達說,電影裡面的場景簡直和自己的成長一模一樣。

他讀五年級那年,父母離婚,有一次父親喝酒喝多了,家裡剛剛買了一台電視,家裡的老人不怎麼會用,姜思達就多了一句嘴,說,這怎麼能不會呢?

很快,父親的拳頭就過來了,照著他的腦門砰砰地打下來。

這樣造成他整個童年都沒有安全感,尤其是和父親在一起的時候,因為你不知道下一秒父親會對自己做出什麼。

有人問姜思達,為什麼你身上有一種天生的敏感?

他說:這是成長給我的,因為你從小到大必須得知道大人現在是高興了還是不高興,大人是不是下一秒就要開始吵架了,然後你是該要迴避還是該勸和?

所以,你從小就在想這件事情,所以你一定會敏感。

整個短片最刺痛我的地方就是,姜思達給父親打了一個電話,他問父親,為什麼你結婚都不告訴我?

然後說出了那句最刺痛的話:我最大的問題就是咱倆真的不熟。

說出那句話的時候,隱隱約約可以看到他眼中的淚花。

然後,電話那端父親陷入了長長的沉默。

在姜思達的心裡,他和父親真的不熟,當初和母親離婚的時候沒有告訴他,如今結婚也沒有通知他。

在他整個成長過程中,一直都是一場場兇案現場,身體上的,心理上的,父愛除了給他暴力和冷漠,只剩下一種名義。

父母等孩子的道謝

而孩子還在等父母的道歉

李玩在給弟弟過兩歲生日的時候,所有人的焦點都在弟弟身上,她唱著生日歌,被擁擠的人群推到最邊緣的地方。

最後,她索性找了一個凳子在人群之外的地方坐下來。

彷彿,那一個人群是她格格不入的地方,有父親、後媽、弟弟、爺爺、奶奶,他們才是真正的一家人,而她,才是那一個多餘的人。

可最為諷刺的是,弟弟是父親瞞著她生下來的,她兩年都不知道,買狗、買溜冰鞋都是用來補償她的,可是沒有一個人問她接不接受弟弟,原不原諒父親,就全部把目光投注在弟弟身上。

這是一種何等的冷漠和心酸?

電影的推進過程,其實就是李玩被逼學會偽善、假裝,壓抑內心的過程。

《狗十三》的最後,李玩找回了自己丟失多年的狗狗,最後她卻不得不向別人道歉說,對不起,我看錯了。

然後,她跑到巷子裡面無人的地方,哭的撕心裂肺,只有她背後牆壁上當年殘缺的「尋狗啟示」,見證了她曾經的內心掙扎。

她說,她害怕狗狗會突然認出自己、撲向她,可是她怎麼樣也保護不了狗狗。

那一刻,我的眼淚也跟著下來了,這是一種殘忍的絕望,終於,我們都變了那個懂事的小孩。

我們這一代的許多人,敏感、自卑、脆弱,總是在按照父母的期望在走。

或許在他們的眼中,孩子也是和玩具一樣,是不需要被尊重的,反正只要打著父母的幌子,打著愛的名義,就可以隨意控制我們的人生。

在漫長的歲月中我們始終會長大,父母以為我們長大後會變得懂事,會感激地對他們說一聲道謝,可是,我們一直一直都在等父母對當年傷害的一聲道歉。

就像電影的最後,李玩的父親哭著對她說:「你的爸爸不是好爸…」

那一刻,李玩的內心終於釋然了。

我們終將和自己的疼痛和解,我們終將和過去的自己和解,我們也終將和自己的父母和解,這不是一種原諒也不是不原諒,而是終於能夠坦誠的面對了。

這個世界從來不完美,成長很慘烈,但不可否認,它就是我們的青春本身。

我所期盼的是,雖然事實是這樣,但當房子暗下來的時候,不要詛咒黑暗,你要起身去點亮一束光。

-END-

不到8分鐘的短片,戳中了中國式母愛的痛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人雜誌 的精彩文章:

林俊傑台上失控淚奔:有些人,要帶著遺憾去回憶……
李連杰回應「被死亡」:人這一生,終將和自身的平凡和解

TAG:家人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