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悠悠萬事,吃飯為大
凡事不可苟且,而於飲食最甚
中國曆來是美食之邦,
「吃」對於中國人來說,
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凡事不可苟且,而於飲食最甚」,
「吃」這件事看似簡單
但想吃出水平,
卻不是容易的事兒。
今日我們來聊聊袁枚,
據說他是清代最懂吃的人。
不愛仕途愛美食
袁枚,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清朝詩人、散文家、文學評論家和美食家,為「清代駢文八大家」「江右三大家」之一,文筆與大學士紀曉嵐齊名,時稱「南袁北紀」。
1716年,袁枚出生於浙江錢塘,他從小就天資聰慧,九歲讀詩文,十二歲考中秀才,二十四歲考上進士時,連乾隆皇帝都看過他的文章。為官期間,袁枚秉公辦事,不怕權貴,做出不少政績,但是官場也是最大的江湖,互相傾軋最為尋常,袁枚在《隨園詩話補遺》中說「然士大夫寧為權門之草木,勿為權門之鷹犬,何也,草木不過供其賞玩,可以免禍,恰無害於人;為其鷹犬,則有害於人,而己亦難免禍。」1749年,袁枚辭官,理由是父親亡故,要辭官養母。
辭官前一年,袁枚在南京買下一處破敗花園,名之為「隨園」,奉親之餘,築山房,品佳肴,並親力親為種上了花菜蔬果,當上了詩情畫意的富貴閑人。
袁枚畫像
「隨園」是什麼地方?據傳這是曹雪芹家族園林的一部分,還是《紅樓夢》里大觀園的原型。後來曹家被抄家,園林被轉手到了江寧織造隋赫德手裡,當時名為「隋園」。但隋家也被抄家,等到袁枚買時,「百卉蕪謝,春風不能花」,已經是座破園子。
袁枚接手後,「隨高置樓、隨溪建亭、隨澗搭橋、隨流作舟」,在園子里開出池塘,建起樓台,搬來怪石,還親手種下數竿綠竹,詩云:
造屋不嫌小,開池不嫌多;
屋小不遮山,池多不妨荷;
游魚長一尺,白日跳清波;
知我愛荷花,未敢張網羅。
於是,很多人都很想來隨園看看。袁枚也是怪得很,別人總是把自家園子自家賞,他卻不。
隨園沒有圍牆,誰都可以來游賞。他還寫上一副門聯:「放鶴去尋山鳥客,任人來看四時花。」
這下,每逢佳節,遊人如織。大家來了,總要吃吃喝喝吧?袁枚的另一愛好兼特長:吃飯,就派上用場了。
袁枚曾說,人生有九大愛好,「吃」是第一,最後才是讀書。
人把時間花在哪,生活自然就回饋什麼。他對美食的精益求精,讓隨園簡直成了盛清時期的私房菜館,氣勢完全不輸今天的網紅店,都聞名江南了。
清 尤詔、汪恭《隨園湖樓請業圖》部分
認廚師為知己
袁枚家的菜為什麼能那麼好吃?因為他愛吃,會吃,所以也網羅了眾多好廚師。聽到誰家的廚子好,他還要派家廚去人家那裡拜師學藝。最出名的當屬名廚王小余,兩人可謂飲食上的知己。
據說第一次見面時,袁枚問他,「聽說普通的原料能被你做出美味來,比如幾個雞蛋你都能做出不一樣的美味來?」
王小余答道,「好菜不取決於菜的價格,只要手藝好,幾棵白菜一點芹菜都能做出美味來。」
王小余做菜有自己章法,一定會自己買菜、切菜、掌勺。他對美食有一套講究,懂得揣摩食客的心情,投其所好,以辣味刺激食慾,以酸味解除煩膩。
這些想法也影響了袁枚,他在《隨園食單》里也寫下了許多想法,比如鹹的菜要比淡的菜先上,沒有湯汁的菜要先上,天底下有五味,不可以都用鹹味來概括……這也離不開王小餘一日三餐的啟發和交流。
因為廚師手藝好,很多人都想挖走王小余。但王小餘一直堅決不走。有人問他,「你這樣的才能,不去豪門做事,卻選在隨園裡終老,這是為什麼呢?」王小余淡淡地說了句,「知己難,知味更難。」
好一句「知味」,想來在王小余心中,隨園主人袁枚是個曉得食物美味、懂得珍惜佳肴的人。若非如此,他才懶得留在隨園,真乃至情至性之人,這也與袁枚的性格不謀而合。
可惜的是,王小余只在隨園做了十來年,便因病去世了。
後來袁枚每次吃飯時,想起他都會掉淚,就寫了篇《廚者王小余傳》,以此希望他能被後世更多人知道。王小余也成了歷史上第一位有傳記的廚師。
為美食三折腰
袁枚在詩歌上主張「性靈說」,人活得真實任性,吃上面也極為講究。據說有一次,他在某戶人家吃到用芙蓉花烹制的豆腐,色如白玉,嫩若涼粉,且有淡淡清香。打聽到一家小店出品後,他就跑去那想問清楚做法。
店家是位年老賦閑在家的官吏,看到是大詩人袁枚,有意刁難,就說這技藝賽過千金,怎麼能隨便告訴別人?
袁枚一聽就急了,問要多少錢才可以說,自己一定出。老人家便開玩笑說,「這是金不換!陶淵明當年不為五斗米折腰,那你是否願意為這豆腐三折腰?」
袁枚二話不說,馬上彎腰三鞠躬。這下子老人家覺得自己玩笑開大了,也覺得愧疚,就把秘方都告訴了袁枚。
這是袁枚為豆腐三折腰的故事。他對豆腐絕對是真愛,不僅愛吃各種做法的豆腐,還會記下不同人家裡做的豆腐,比如蔣侍郎豆腐、楊中丞豆腐、程立萬豆腐。
一部《隨園食單》,吃貨的至臻境界
常言道「如何對待食物,就如何對待生活」,人生不過幾十年,活得要瀟洒,吃得要講究。袁枚將飲食上升為大雅學問,將其數十年的美食實踐,編為《隨園食單》,從而寫出一位吃貨對美食的嚴苛要求。
比如他認為,「一碗粥,必水米融洽,柔膩如一。曾在某觀察家用餐,諸菜尚可,飯粥卻粗糲,我勉強咽下,回去就生了一場大病。」
又說,「一盤菜,若用肉,不要超出八兩,若用雞魚,最多不過六兩。有人會問,不夠吃怎麼辦?答案是,吃完再炒。」
對於鯽魚,他如此說:「鯽魚要選扁身且帶白色者,肉質鮮嫩松和,熟後一提,骨肉自然分離。圓身黑背的鯽魚,肉質僵硬多刺,簡直是鯽魚中的地痞魚。」
對於鰒魚(即鮑魚),他說:「鰒魚炒薄片甚佳,楊中丞家削片入雞湯豆腐中,號稱鰒魚豆腐,上加陳糟油澆之。庄太守用大塊鰒魚煨整鴨,亦別有風趣。但其性堅,終不能齒決。火煨三日,才拆得碎。」
再如燒小豬,他稱:「小豬一個,六七斤重者,鉗毛去穢,叉上炭火炙之。要四面齊到,以深黃色為度。皮上慢慢以奶酥油塗之,屢塗屢炙。食時酥為上,脆次之,硬斯下矣。旗人有單用酒、秋油蒸者,亦佳。吾家龍文弟頗得其法。」
……
一部《隨園食單》,有著海納百川的野心,可以說是袁枚一輩子飲食精髓的提煉,已近乎飲食之「道」的地步。
《隨園食單》分為須知單、戒單、海鮮單、江鮮單、特牲單、雜牲單、羽族單、水族有鱗單、水族無鱗單、雜素單、小菜單、點心單、飯粥單、茶酒單14個部分。
須知單中提出了全面而嚴格的20個操作要求,多為選料做菜的君臣文武之道,既有下里巴人的實踐經驗,又有陽春白雪的理論升華。
戒單中則提出了14個注意要點,所述多非人之共識,而是針對當時的飲食風氣,袁枚提出自己的反對意見。
整部食單,記錄了14世紀至18世紀400年間流行的326種南北菜肴飯點,味兼南北,香滿四座。
蔬飯之間,是閑情,也是雅趣。《隨園食單》雖寫在蔬飯之間的,其實是生活的態度。今日,我們也許難以做到袁枚那樣,但不防學一學他對美食的熱愛、對美味的孜孜追求、對美好生活的從不懈怠。
世間美味萬千,若你我都能細細咀嚼,慢慢體會,就算做不成美食家,也能多吃點美食,活出點真味,不也是妙事一件?
本文綜合自《南湖晚報》文章「袁牧與隨園食單」及「物道節氣」,圖源網路,原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TAG:大道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