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俞邃: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世界影響

俞邃: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世界影響

中國實行改革開放40年,成就斐然,舉世公認。但如何評估由此產生的世界影響,則需要冷靜客觀,一旦誤判,會惹出麻煩。

中國實行改革開放的目的是謀求國富民強,讓13億人民都能過上好日子。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以來,經過幾代人數十年的艱辛探索,終結了歷史上任人宰割的悲慘局面,找到一條根據中國國情合理髮展的道路。中國舉國上下為此齊心協力,世界上的友好國家和友好人士也樂見其成。

鄧小平1984年曾說過:「中國是個大國,又是個小國。所謂大國就是人多,土地面積大。所謂小國就是中國還是發展中國家,還比較窮……」。40年來,中國的確發生了根本變化,但距離中國人民追求的目標還相當之遠。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經濟總量是美國的60%左右,而人口卻是美國的四倍多。拿人均 GDP來說,2018年中國排在世界的第70位,中國正在為2020年之前實現全民脫貧進行攻堅奮鬥。

勤勞樸實的中國人民固然慶幸業已取得的成就,但我們不喜歡誇大事實,深知任重道遠。在世上有些人眼裡,中國似乎已是一個成熟的發達大國,認為中國正在與美國並駕齊驅甚至要取代美國的世界主導地位。於是「中國威脅論」不脛而走。

事實究竟是怎樣的呢?致力於民族振興同時又不忘儘可能對人類做出貢獻的中國,恰恰是謀求和平、促進發展、推動合作的積極倡議者和認真實踐者。是中國率先提出了著名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並明確將時代主題定義為和平與發展。中國迄今仍是唯一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大國。是中國公開聲言摒棄冷戰思維,奉行不結盟政策,先後與80多個國家建立了「結伴不結盟」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並提出要在不衝突不對抗、互相尊重、合作共贏的基礎上與美國建立新型大國關係。是中國提倡在國際關係中奉行「平等互信、包容互鑒、合作共贏」的公平正義原則,並藉助以共商、共建、共享為法則的「一帶一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誠然,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的國際影響是巨大的,但它是積極的、正面的。這主要表現在世界格局、國際秩序和社會發展模式三大方面。對世界格局的影響,意義在於提升了廣大發展中國家的作用,推動世界事務由世界各國共同商辦而不是由哪一兩家說了算。對國際秩序的影響,並非否定美國作為唯一超級大國的特殊地位,而是重點在於伸張國家無分大小、強弱、貧富,主權一律平等。對社會發展模式的影響,實質在於以自身的某種示範,尊重不同文明,推進文明互補,尊重各國人民按照本國的國情選擇發展道路。

以中國最近宣示的對非洲政策為例。習近平主席提出了「五不」原則,即不干預非洲國家探索符合國情的發展道路,不干涉非洲內政,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不在對非援助中附加任何政治條件,不在對非投資融資中謀取政治私利。中國不僅這樣說,而且付諸行動。如果世界各大國都能做到這一步,事情就好辦多了。

有人拿當今美中關係與冷戰時期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關係作類比,說當今世界處於美中爭奪的兩極世界格局。這個論斷不能成立。

今天的中國與美國,與當年的蘇聯與美國,存在很大差別。一是就綜合國力而論,中國的作用力和影響力遠不及當年與美國幾乎平起平坐的龐然大物蘇聯。二是今天中國堅持奉行不結盟政策,不存在由蘇聯把持的華沙條約組織那樣多邊結盟的軍事政治組織。三是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遵循和平共處方針,在中國身上從來沒有也絕對不會發生像蘇聯1968年出兵入侵捷克斯洛伐克、1979年入侵阿富汗那樣的事件。四是中國能夠理性處理意識形態差異,而蘇共當年僅僅跟其他國家的共產黨工人黨發展關係,並把它們用作擴張的工具。當今的中國共產黨依據獨立自主、完全平等、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內部事務的黨際關係原則,做到了與世界上所有政黨和政治組織建立與發展關係,包括與美國的共和黨和民主黨一直保持著交流協商。

習近平主席曾對特朗普總統說過:「我們有一千條理由把中美關係搞好,沒有一條理由把中美關係搞壞。」這是有歷史和現實根據的。這需要兩國領導人勇於擔當,需要兩國人民密切配合,需要兩國媒體相向而行。

原題: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世界影響

作者:

俞邃

Yu Sui

中國當代世界研究中心教授,中國國際戰略學會高級顧問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中美聚焦網立場。

本文為中美聚焦網專欄作家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與中美聚焦網共同所有,如需轉載請與中美聚焦微信公眾號聯繫並註明出處。

中美聚焦網|中美交流基金會

微信ID:chinausfocu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美聚焦 的精彩文章:

華爾街日報:G20峰會,中國努力展示開放姿態
華爾街日報:中美貿易戰休戰

TAG:中美聚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