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率達90%以上 人工智慧成癌症診斷有力助手
談及癌症,人們往往聞之色變。在眾多癌症種類中,肺癌已經成為我國乃至世界上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面對這般恐怖的病症,人類一直在尋求以科技手段提升診斷水平與治癒率,以拯救更多的生命。近些年來,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在醫療領域的深入應用,人工智慧逐漸成為癌症診治的有力助手。
人工智慧助力肺癌診斷
肺癌也好,又或是其他癌症,早篩查、早發現、早治療是十分關鍵的。據臨床醫學驗證,如果肺癌能夠在早期被發現、診斷,再予以積極治療,5年生存率可達到80%到90%。而在肺癌篩查中,低劑量肺部CT檢查是主要手段。因此,通過患者的肺部影像資料來初步診斷病症,是實現肺癌早期發現的主要方式。
傳統上,患者在進行低劑量肺部CT檢查後,由影像科醫生對影像圖像進行診斷,依靠雙眼從CT資料中尋找結節或病灶。但是,在大多數醫院,醫生工作量都比較大,一方面無法保障看片子的時間,也有可能出現看花眼的情況。即使後期有上級醫師再次審核,這樣的工作模式也難稱高效。
所以,為了提升醫生工作效率,避免出現誤診、漏診,提高肺癌診斷率,不少醫院開始積極利用人工智慧技術,開發智能醫療影像輔助診斷系統。2018年8月份,鹽田人民醫院啟用了一款肺部影像人工智慧診斷系統「天肺一號」;早在年初,華西醫院也啟動了肺癌科研病種庫暨肺部疾病人工智慧綜合診療產品項目。
此外,香港中文大學研究團隊利用人工智慧技術,研發出判讀肺癌及乳腺癌的醫學影像系統,準確率達到90%以上。在國外,紐約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發現,藉助人工智慧技術可以區分腺癌和鱗狀細胞癌這兩種難以確認的肺癌類型。可以看出,在肺癌診斷中,人工智慧正發揮愈發重要的作用。
人工智慧應對癌症優勢突出
實際上,在人工智慧診斷方面,受益的並不只是肺癌患者。隨著醫療人工智慧的發展,人工智慧在癌症診斷領域的應用愈發廣泛,目前已經能夠廣泛識別肺癌、直腸癌、胃癌、宮頸癌、乳腺癌、前列腺癌、食管癌等諸多癌症類型。
2017年,我國互聯網巨頭騰訊推出了一款人工智慧醫學影像產品「騰訊覓影」,該系統結合了人工智慧技術與醫療大數據,深度發揮深度學習、圖像識別技術優勢,能夠輔助醫生快速、精準診斷可疑的早期食管癌。
一直以來,醫療資源不足、優質資源分布不均衡等問題長期存在,不僅醫生工作壓力持續增加,患者也面臨看病難等困境。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最直觀的意義就在於釋放了醫療領域的生產力,緩解了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降低了醫生的壓力,從而提升診治效率,最終為患者帶來更大利好。
當然,基於人工智慧技術開發的智能影像輔助診斷系統在目前階段,診斷精確率還有待進一步提高。智能影像輔助診斷系統需要學習更多的臨床案例,才能在癌症診斷能力方面獲得更大進步。因而,促進醫療行業關鍵數據的有效、安全利用值得重視。
除了影像輔助診斷之外,人工智慧技術還被應用於癌症藥物的研發上。眾所周知,多數癌症藥物研發需要投入巨額成本,而且周期較長。藉助人工智慧技術,研究人員在研發癌症藥物的時候,可以避免很多無效驗證,提升研發成功率,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投入。
※助力智時代,構築新安全!中國網路安全·智能製造大會即將來襲
※3D列印賦能智能製造 按需定製成發展新方向
TAG:工控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