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英國脫歐協議要表決了,梅姨何去何從?

英國脫歐協議要表決了,梅姨何去何從?

明天,英國脫歐大戲又要出新劇本了。

當地時間12月11日,英國下議院將就英國政府和歐盟達成的脫歐協議進行表決。而就在投票的前兩天,來自英國左翼和右翼的抗議者一起走上了街頭,帶著截然不同的看法,共同抗議梅姨的脫歐協議。

有人舉著寫有「沒有首相比糟糕的首相好」的標牌,回應梅姨的著名言論「無協議脫歐比壞協議好」。

周日,梅姨在接受電視採訪時嘗試進行最後的呼籲,希望贏得歐盟領導人更多的讓步,以彌合保守派內部的分裂。

爭論的焦點是什麼?

隨著英國脫歐進程的推進,梅姨的「盟友」們紛紛離她而去,因為許多保守黨立法者都不喜歡她的脫歐協議。

這一長達585頁的協議主要關注了四個重點問題,包括北愛爾蘭和愛爾蘭之間的邊境問題、英國與歐盟間的關稅問題、愛爾蘭協議有效期問題和脫歐過渡期問題。

其中,支持愛爾蘭邊境開放的計劃備受爭議,並讓梅姨大失人心。該計劃規定北愛爾蘭和愛爾蘭之間不存在硬邊界,北愛爾蘭需要遵循部分歐盟規則避免硬邊界的出現。硬脫派認為,這將使英國與歐盟保持關係。

脫歐團體「投票離開」的創始人丹尼爾·漢南稱,梅姨結束了自由運動,卻讓英國依然留在了歐盟。他說:「梅從未真正理解為什麼我們有1740萬人投票選擇離開歐盟,她似乎以為,如果她提出一些從技術上看能被稱為英國脫歐的東西,我們就會感到滿意。」

一直以來,梅姨堅定地與英國脫歐的強硬支持者站在一起,但她作出過多妥協的脫歐協議被硬脫派視為「背叛」。據《紐約時報》,左翼批評者認為,梅姨浪費了太多時間安撫硬脫派,如果她提早與商界、綠黨和工黨溫和派建立聯盟,可能已經為妥協奠定了基礎。

但深諳歷史的政治家對此表示質疑,保守派政治家斯圖爾特表示,自二戰以來,工黨從來沒有在危機時刻幫助過保守黨,梅姨在進入對手領域時需要保持謹慎。

梅姨會失敗嗎?

雖然對於梅姨來說,11日的表決難說註定失敗,但前景不容樂觀。

「如果梅失去超過40到50票,她的協議將會死亡。如果她的損失慘重,那麼內閣或保守黨后座議員可能會採取措施,」歐亞集團總經理Mujtaba Rahman說。

據《紐約時報》,如果梅姨在11日的表決中慘敗,她可能被迫放棄脫歐協議,這將讓英國政府面臨無協議脫歐帶來的經濟混亂,同時梅姨也可能因此陷入唐寧街激烈的政治鬥爭,甚至被迫下台。

但如果她只是遭遇小小的失利,梅姨可能會憑藉其頑強的決心,舉行第二次公投。在這種情況下,她可能會就脫歐協議中的一小部分進行重新談判,然後說服一些反對派立法者投票支持她的計劃。

倫敦布倫伯格銀行的高級經濟學家Kallum Pickering稱,脫歐協議不太可能通過第一次議會投票,而關於第二次公投的可能性存在很多爭議。現在許多議員認為選民可以在第二次公投中作出明智而嚴肅的選擇,而不像第一次公投那樣發泄挫敗感。

當然,梅姨還有一個選擇就是放棄折騰了一年多的脫歐。今天,歐洲法院裁決,英國可以單方面撤回脫歐決定。也就是說,英國人可以改變主意繼續留在歐盟。

如今,梅姨似乎陷入了騎虎難下的境地。她的前助理Perrior女士說:「梅的政策可能會在本周崩塌,如果她離開,那將贏得許多英國人的欽佩,他們將尊重她無怨無悔的勇氣。」

脫歐談判給英國上了一課

自梅姨於去年3月正式啟動脫歐程序以來,英國和歐盟就相關進程進行諸多博弈。這一政治進程給英國帶來了很多教訓,其中之一就是「珍惜時間」。

據路透社分析,時間壓力在脫歐進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根據《里斯本條約》第50條,英國與歐盟正式展開的「脫歐」談判為期兩年,這一條約的目的是為了避免某一方長時間退出談判。布魯塞爾則運用了時間要素向英國施壓。

歐盟首席談判代表Michel Barnier一直拒絕討論歐盟與英國脫歐後的貿易關係,直到今年五月份歐盟解決了脫歐的關鍵要素——金錢、公民和愛爾蘭的支持。這讓梅姨不得不在脫歐協議中作出妥協,引發硬脫派不滿。

如果脫歐協議在11日議會表決中獲得通過,那麼時間壓力將再次出現,因為根據脫歐協議,英國將在2019年3月29日脫歐後享有21個月的過渡期,其間英國繼續留在歐盟關稅同盟和單一市場內,談判並簽署過渡期結束後生效的國際協議。2020年7月前,英國只有一次機會要求延長脫歐過渡期,為談判爭取更多的時間。

據《衛報》,如果2020年底之前,雙方仍未達成長期貿易協議且未能延長過渡期,脫歐「後備方案」(backstop)將被觸發,北愛爾蘭會留在歐盟關稅同盟和單一市場內。雖然歐盟聲稱該方案僅影響北愛爾蘭,但由於梅姨排除了對北愛爾蘭海關另作安排的想法,英國有可能最終仍然與歐盟規則長期掛鉤。

文/方辰

編輯/沁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京報外事兒 的精彩文章:

微軟和美軍簽1.4億美元的大單,科技巨頭要跟軍方聯手了嗎?

TAG:新京報外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