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現象:閃回/倒敘

心理現象:閃回/倒敘

閃回或非自願的複發記憶是一種心理現象,其中個體具有突然的,通常是強大的,重新體驗過去的經驗或過去經歷的要素。 這些經歷可以是愉快的,悲傷的,令人興奮的,或任何其他可以考慮的情感。[1] 該術語特別用於非自願地召回記憶時,和/或當人們「重溫」體驗,無法將其完全識別為記憶而不是「實時」發生的事情時。]

目錄

1 歷史

2 理論敘述

3神經

3.1 解剖

3.2 長期記憶

3.3 臨床研究

3.4 神經影像學調查

3.5 與精神疾病和吸毒的關係

4 在流行文化中

5 參考

歷史

赫爾曼艾賓浩斯(1850-1909)

閃回是「你的意識中的個人體驗,沒有任何有意識的,有預謀的嘗試來搜索和檢索這種記憶」。[3]這些經歷偶爾與手頭的情況幾乎沒有關係。對那些患有創傷後應激障礙的人的閃回會嚴重擾亂日常生活。[3]

記憶分為自願(意識)和非自願(無意識)過程,彼此獨立運作。[1]關於記憶的理論和研究可以追溯到Hermann Ebbinghaus,他開始研究無意義的音節。[1]艾賓浩斯分類了三種不同的記憶類型:感覺,短期和長期記憶。[4]感官記憶由特定介質中的簡簡訊息存儲組成(在您的視野中揮動煙火後,您看到的線條是由感官記憶產生的)。[4]短期記憶由當前用於完成手頭任務的信息組成。[4]長期記憶由用於長期存儲記憶的系統組成。它使人們能夠記住兩天前中午發生的事情,或者昨晚發生的事情。[5]

米勒(1962-1974)宣稱不應該研究諸如非自願記憶之類的脆弱事物。[1]由於對認知心理學學科中的倒敘研究很少,因此似乎已經遵循了這一點。[1]然而,閃回已經在臨床學科中進行了研究,並且它們已被確定為許多疾病的癥狀,包括創傷後應激障礙。[1]

理論記載

由於非自願複發記憶的難以捉摸的性質,對閃回的主觀體驗知之甚少。然而,理論家們認為,這種現象部分是由於特定事件的記憶最初被編碼(或輸入)到記憶中的方式,記憶的組織方式,以及個人後來回憶起記憶的方式。活動。[6]總的來說,試圖解釋閃回現象的理論可以分為兩個觀點之一。特殊機制觀點在臨床上是因為它認為非自願記憶是由創傷事件引起的,並且這些事件的記憶可以歸因於特殊的記憶機制。另一方面,基本機制視圖更加以實驗為導向,因為它基於記憶研究。這種觀點認為,創傷記憶受到與所有其他日常記憶相同的參數的約束。兩種觀點都認為,非自願的複發記憶是由罕見的不常發生的事件引起的。

這些罕見事件引起個人強烈的情緒反應,因為它違反了正常的期望。[7]根據特殊機制視圖,事件將導致碎片化自願編碼到存儲器中(意味著事件的某些孤立部分將被編碼),從而使得有意識的後續存儲器檢索更加困難。另一方面,非自願的複發記憶可能變得更加可用,並且這些記憶更可能由外部線索觸發。與此相反,基本機制觀點認為,創傷事件將導致事件在記憶中的增強和內聚編碼,這將使自願和非自願記憶更容易被隨後召回。[8]

目前爭議的問題是構成非自願記憶的定義標準的性質。直到最近,研究人員認為,非自願記憶是個體在特定時間和地點經歷的創傷性事件的結果,但事件的時間和空間特徵在非自願回憶事件中丟失。換句話說,遭受倒敘的人失去了所有時間和地點的感覺,他們覺得好像他們正在重新體驗事件,而不僅僅是回憶起記憶。[6]這與特殊機制觀點一致,因為非自願(非預期)記憶基於與其自願(預期)對應物不同的記憶機制。此外,在編輯時經歷的初始情緒也在閃回事件期間重新經歷,並且當記憶是創傷事件時,這可能特別令人痛苦。還有人證明,個人經歷的倒敘的性質是靜態的,因為它們在每次入侵時都保持相同的形式。[9]即使個人已經學會了與侵入性記憶中保留的信息直接相矛盾的新信息,也會發生這種情況。[10]

經過進一步調查,發現非自願記憶通常來自指示創傷事件發生的刺激(即導致行為改變的任何事物),或源於僅僅因為這些刺激而對個體具有強烈情感意義的刺激。在時間方面與創傷密切相關。[11]然後這些刺激成為警告信號,如果再次遇到,則用於觸發閃回。這被稱為警告信號假設。例如,一個人在看到草坪上的太陽斑時會經歷一次閃回。之所以發生這種情況,是因為他將太陽斑與他碰撞的車輛前燈聯繫在一起,造成了可怕的車禍。根據埃勒斯和克拉克的說法,創傷記憶更容易誘發閃回,僅僅因為編碼錯誤,個人未能將上下文信息考慮在內,以及通常與日常記憶相關的時間和地點信息。[ 10]這些個體對於與創傷事件相關的刺激變得更加敏感,然後創傷事件成為閃回的觸發因素(即使圍繞刺激的背景可能是不相關的;例如太陽斑與頭燈無關)。這些觸發器可能在創傷經歷期間引起了適應性反應,但如果在沒有危險的情況下人們繼續以相同的方式作出反應,它們很快就會變得適應不良。[6]

特殊機制觀點將通過暗示這些觸發激活創傷的碎片記憶而進一步增加這一點,但保護性認知機制起到抑制創傷事件原始記憶的回憶的作用。[7]雙重表徵理論通過建議兩個獨立的機制來解釋自願和非自願的記憶,從而增強了這一理念。第一個被稱為語言可訪問的記憶系統,後者被稱為情境可訪問的記憶系統。[12]

與此相反,屬於基本機制觀點的理論認為,沒有單獨的機制來解釋自願和非自願的記憶。 在非自願和自願回憶中,對壓力事件記憶的回憶沒有區別。 相反,它是每種召回類型的檢索機制。 在非自願回憶中,外部觸發在記憶中產生不受控制的激活擴散,而在自願回憶中,這種激活受到嚴格控制並且是以目標為導向的。[7]

神經科學

解剖學

人腦矢狀切面中部

海馬體以紅色突出顯示。

回憶的神經學基礎涉及幾個大腦區域。內側顳葉,前軀,後扣帶回和前額葉皮層是最常被提及的非自願記憶[13]。

內側顳葉通常與記憶相關。更具體地說,葉片已經與情節/陳述性記憶相關聯,因此對大腦的這些區域的損害導致對陳述性記憶系統的破壞。位於內側顳區內的海馬體也與記憶過程密切相關。海馬體中有許多功能;這些功能還包括內存整合的各個方面。[14]腦成像研究顯示閃回激活與記憶檢索相關的區域。[13]位於上頂葉和後扣帶回的前軀也與記憶恢復有關。此外,研究表明,前額皮質區域的活動與記憶檢索有關。[13]

因此,根據它們在記憶恢復中的作用,內側顳葉,前軀,上頂葉和後扣帶回都與閃回有關。[引證需要]

長期記憶

記憶通常分為感覺,短期和長期過程。[14]根據Rasmuseen&Berntsen的說法,2009年,「長期記憶過程可能構成自發思想的核心」。[13]因此,與閃回最相關的存儲過程是長期記憶。同樣,Rasmuseen&Berntsen在2009年的研究表明,長期記憶也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如新近效應,喚醒和排練,因為它與可及性有關。[13]與自願記憶相比,非自願記憶顯示較短的檢索時間和較少的認知努力。最後,由於自動處理而產生非自願記憶,其不依賴於高階認知監控或執行控制處理。自願記憶通常與上下文信息相關聯,這允許時間和地點之間的對應關係,這不是閃回的真實情況。根據Brewin,Lanius et al,2009,閃回,與上下文信息斷開連接,因此與時間和地點脫節。[15]

臨床調查

迄今為止,閃回的具體原因尚未得到證實。一些研究提出了各種潛在因素。 Gunasekaran等人,2009年表明,食物匱乏與對倒敘發生的壓力之間可能存在聯繫。[16]精神科醫生認為顳葉癲癇發作也可能有某種關係。[14]

另一方面,有幾個想法在引起閃回方面被打了折扣。 Tym等人,2009年,表明這個名單包括藥物或其他物質,查爾斯邦內特綜合征,延遲性視網膜病變,幻覺,解離現象和人格解體綜合征。[17]

一項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戰俘中創傷記憶持續存在的研究[18]通過調查管理調查了戰俘中發生的倒敘的程度和嚴重程度。這項研究的結論是,嚴重創傷的自傳體記憶的持續存在可持續超過65年。直到最近,對閃回的研究僅限於已經經歷倒敘的參與者,例如患有創傷後應激障礙的人,將研究人員限制在觀察/探索而非實驗研究中。[18]

神經影像學調查

神經成像技術已應用於閃回的研究。利用這些技術,研究人員試圖發現與不使用閃回的人相比,患有倒敘的人的大腦解剖結構和功能差異。神經成像涉及一系列技術,包括計算機斷層掃描,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磁共振成像(包括功能),以及腦磁圖。研究閃回的神經影像學研究是基於當前用作研究基礎的心理學理論,並且一直在研究的這種理論是顯性和內隱記憶之間的差異。這種區別決定了後來回憶記憶的方式,即有意識地(自願地)或無意識地(非自願地)。[19]

這些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減法推理,其中參與者自願回憶記憶,然後記憶再次被召回,但這次是通過非自願手段。參與者通過閱讀帶有情緒的腳本來引發非自願記憶(或閃回),這些腳本旨在觸發患有創傷後應激障礙的個體的倒敘。研究者記錄在每種情況下活躍的大腦區域,然後減去活動。無論剩下什麼,都被認為是支持條件之間的神經學差異。[19]

通過閃回經驗觀察創傷後應激障礙患者的影像學研究已發現背側區域的活動增強,包括枕中葉,初級運動皮層和輔助運動區[20]。背部流參與感覺處理,因此這些激活可能是與閃回相關的生動視覺體驗的基礎。該研究還發現,在處理分配中心關係時,顳下皮質和副海馬區等區域的激活減少。[20]在閃回經歷中,這些失效可能會導致與現實分離的感覺。

與精神疾病和吸毒的關係

閃回通常與精神疾病有關,因為它們是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急性應激障礙和強迫症(OCD)的診斷標準的癥狀和特徵。[2]在患有躁狂抑鬱症,抑鬱症,思鄉病,瀕死體驗,癲癇發作和藥物濫用的人中也觀察到了倒敘。[19]一些研究人員建議使用某些藥物可能會導致人體反彈; [21] [22]麥角醯二乙胺的使用者有時會報告「酸倒敘」。雖然其他研究表明使用藥物,特別是大麻,可以幫助減少創傷後應激障礙患者的倒敘事件。[23]

在流行文化中

電影和電視中經常出現心理現象。 回憶的一些最準確的媒體描繪是與戰時相關的,以及由戰爭的創傷和壓力引起的創傷後應激障礙的反彈與[1]。 最早的屏幕描繪之一是1945年的電影Mildred Pierce。[24]

基於三維圖像的虛擬切口模式規劃優化手術
20個絕對可愛的意外動物友誼

TAG:丁香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