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越經營、越成長,打破粉絲圈層的《奇妙的食光》如何驅動價值傳播

越經營、越成長,打破粉絲圈層的《奇妙的食光》如何驅動價值傳播

納蘭驚夢/文

從去年開始,各種體驗類綜藝成為熒幕的新寵兒。相較於激烈對抗,強化戲劇衝突的「快綜藝」,這些被歸納為「慢綜藝」行列的體驗節目,各自從不同的視角出發切入不同人群的生活體驗,試圖以代入感喚醒觀眾共鳴感,打通參與者與觀看者之間的情感聯結。

在一票蜂擁而上的體驗類綜藝中,由愛奇藝、魚子醬文化出品的實境經營真人秀《奇妙的食光》,以獨創的經營體驗與心愿打卡任務相結合的節目模式,再次拓寬了經營體驗類綜藝的邊界:在最大程度上褪去偶像光環的澳大利亞黃金海岸,6位出自《偶像練習生》的「大廠男孩」擔任餐廳合伙人,在異國他鄉體驗「經營餐廳」的種種艱辛、未知和挑戰,並且通過完成經營目標以實現「旅行心愿打卡」。

《奇妙的食光》自開播以來,就憑藉合伙人們強大的人氣與新鮮豐富的節目形態實現了口碑與熱度雙豐收。在獨家視頻播放平台愛奇藝上,《奇妙的食光》愛奇藝站內熱度長期占平台前三,在各互聯網社區、論壇也贏得了廣泛的討論度,聲量不小。

從舞台上的「越努力,越幸運」,到舞台下的「越經營,越成長」,6位少年在經營音樂餐廳過程中依託團隊協作與個人能力創造美好的生活與回憶,全面展現出新時期95後愛豆們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實現了從粉絲圈層內部向廣闊大眾的「出圈」文化傳導,為熒幕前年輕觀眾樹立了健康正確的社會價值觀。

褪去舞台光環,異國餐廳經營還原偶像生活本真

《奇妙的食光》里6位餐廳合伙人黃明昊、朱正廷、小鬼王琳凱、畢雯珺、董又霖、董岩磊,都是出自《偶像練習生》的人氣選手,節目後各自在綜藝、音樂、影視等不同領域都有著不錯的發展。這些在舞台上閃閃發光的新星偶像,在《奇妙的食光》里完成了從舞台角色到生活角色的徹底轉變,置身未知陌生的環境里,少年們需要整合彼此的生活技能與經營才能,最大程度完成任務關卡,實現心愿打卡。

摘掉偶像這個耀眼的標籤,少年們在經營過程中讓我們看到更多不為所知的驚喜面。像幽默搞笑的董岩磊,不僅憑藉著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廚藝成為了餐廳的主心骨,自製的「老爹牌」辣椒醬更成為了音樂餐廳的招牌爆款,堪稱起到定海神針的作用,出眾的生活能力和綜藝感,在節目中圈粉不少;活潑歡脫的小鬼王琳凱在舞台上風格炸裂,到了《奇妙的食光》卻難逃「洗碗精」的命運,在後廚默默做著這項枯燥又繁重的工作,實在難以和舞台上的他聯繫起來。

如此具有反差感的人設標籤,正是《奇妙的食光》的一大魅力——通過真人秀的鏡頭,挖掘出偶像多面且真實的標籤。聚焦於他們在舞台下生活中的成長與歡樂,還原無濾鏡下愛豆的真實狀態。而這些曾經共同經歷過舞台考驗的少年們,在全新挑戰里的協作與信任,在互動中所迸發的各種有趣的化學變化,亦是節目的看點所在。

體驗生活百味,催化情感共鳴傳播正能量

體驗類綜藝的魅力,在於深入角色之中了解不同群體的生活狀態,品咂不同群體的酸甜苦辣。除了「餐廳合伙人」這個角色以外,6位少年們更是通過這個小小的餐廳,承擔起年輕藝人所應當肩負的社會責任。

他們從最簡單與細緻的地方入手,從迎客時獨具古代俠義風格的抱拳禮,到菜品裡帶有家鄉味道的油炸小酥肉、番茄炒雞蛋等,將這些極具符號意義的中華文化貫穿於整個用餐體驗之中,用自己的方式在異國他鄉傳播中華美食文化、禮節文化。

他們也能夠感同身受的理解中國留學生在異國他鄉的思鄉戀家之情,用來自家鄉的美食與別出心裁的創意,為這些漂泊在外求學的學子們舉辦一場值得珍藏在記憶深處的畢業聚會。他們自告奮勇的承擔起接待來自中國老年觀眾團的任務,領著或許根本不認識他們的爺爺奶奶們打卡黃金海岸著名景點,為的是能夠讓這些難得出國的老人們有一次完美的旅遊體驗。

種種走心的舉動背後,是《奇妙的食光》對於自身定位與社會責任的認知:真人秀這種節目形式,更多的是把鏡頭中人物的魅力進行放大;帶給觀眾快樂,只是製作節目的基本要求;在快樂與愉悅中,催化情感共鳴,實現正能量社會價值潛移默化的傳播,才是深度體現一檔綜藝節目的價值的精髓所在。

關注少年成長,正能量引導偶像責任擔當

在體驗經營的外殼之下,「成長」毫無疑問是《奇妙的食光》最為關注的核心。這種「成長」不僅僅只是身為藝人的大廠男孩在專業技能上的成長,更是從陽光青春少年到成熟責任擔當男人的成長——克服自己的缺點,跨出自己的舒適區。

像自我定位「飲料部長」的畢雯珺最開始遭遇了自製的意式濃縮集體退貨的職業危機,被網友們戲稱「喜提感冒靈咖啡」,到後來能夠得心應手開發各種新款備受好評的飲料。更重要的是,原本對於自己英語和接待能力缺乏信心的他在一開始時並不太敢主動承擔接待任務,但在自我心理建設下終究跨出了最艱難的第一步。

對於非常了解這些少年的導演團隊,以及善於挖掘真人秀內核的魚子醬文化來說,大廠男孩們為夢想執著打拚,為提升個人技能堅持不懈的努力,都是肉眼可見的變化與成長。他們身上迎接未知挑戰的勇氣與堅定,並肩協作時的信任與體諒,為共同目標奮鬥的青春感染力,都是值得大書特書的偶像責任擔當。

如此通過真人秀的鏡頭,放大這些小哥哥們的成長動線,使得真人秀的內容不止是碎片化,而是能夠清晰的窺視人物的成長,這樣的製作手法恰也體現出《奇妙的食光》里所希望體現出的成長價值。

注重粉絲互動,打造強黏度的圈層網綜範本

《奇妙的食光》在開播伊始主打的便是「實境經營真人秀」,從節目的製作邏輯來說,注重與粉絲的良性互動是《奇妙的食光》不同於其他經營體驗類節目的一大特色,本質上這也是基於網綜節目強互動、強黏度調性的延展,體現在《奇妙的食光》每個台前幕後的環節之中。

作為節目的特色之一,需要合伙人打卡完成的心愿清單,並非來自節目導演的指定特權,而是全民參與的「食光策劃人」共同徵集而來的心愿。這樣別出心裁的設置,不僅增強節目觀眾與粉絲的參與感、互動性,而且也增加了節目的懸念性。

在第六期的時候,《奇妙的食光》更是設置了粉絲專場。6位合伙人除了在菜品上費盡心思,更是使出了「寵粉」大招,在首次開張的餐廳音樂角輪番表演獻唱,硬是將餐廳現場變成了小型粉絲音樂會現場。

注重粉絲的需求,呼應粉絲的應援,《奇妙的食光》一系列與粉絲的積極互動既貼心,也相當聚攏人氣。對於其他主打偶像圈層內容的節目而言,在每個細節都注重有效互動的《奇妙的食光》無疑是個值得研究的範本。

而從一而終「餐廳經營」+「旅行心愿清單」內容雙線並進,在這一過程中,愛豆和粉絲的關係又密切聯繫在了一起,在經營的表皮下,《奇妙的食光》完成的更是粉絲和愛豆一次深度的「雙向陪伴,共同成長」。

目前《奇妙的食光》已收官,節目伊始「當懵懂的忐忑不安和成長的欣喜都一覽無餘的展現在鏡頭面前時,年輕偶像能夠為青少年成長帶來的積極意義到底是什麼?」這一議題也有了最好的答案——我們願意欣賞這樣的純真和熱烈,也樂於看到男孩們在經營中努力的模樣!「越經營,越成長」亦是夢想照進現實背後的社會價值所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納蘭驚夢 的精彩文章:

能夠為父母做哪怕是一頓飯的經歷,就是值得記憶的《最美的時光》
神仙打架的《聲入人心》告訴你,為什麼學聲樂的孩子總不會變壞?

TAG:納蘭驚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