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傳說都是真的!這些出土文物都證明了
但在約5000年前,氣候逐漸變得寒冷乾燥,這使得人類的活動產生了較大變化。
這一氣候變化,導致華北內陸地帶,尤其是長城一帶的內蒙古中南部至甘青地區,生業轉向了畜牧業,居住形態也發生了變化,同時變化的還有陶器樣式和祭祀形式。換句話說,考古學上的長城地帶,在這一時期才正式出現。
氣候的變化,引發了文化系統的變化,南北方的文化系統差異化擴大,並由此導致了生業變化在內的社會經濟變化。簡單來說,即南方的文化穩步發展並發展出穩定的具有傳承關係的區域文化,北方的文化系統在顯示著區域性發展的同時,逐漸在區域關係上產生了差異,各地區域文化在脫離原本的母胎文化系統的同時,又融合其他區域文化,越發顯示各自的地理特色。
在之前的文字中,提到根據分子人類學的證據,在6000-4800年前,中國境內有五位超級祖先開始了強力擴張,並由此誕生了今天漢族中超過60%的人口。而這個強力擴張的實物證據,是初期農業的迅速擴大,與聚落社會的高速發展。
新石器時代前期至後期,在渭河流域有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客省庄二期文化,黃河中游地區有裴李崗、磁山文化-後崗文化-大河村文化-廟底溝二期文化-王灣三期文化,這兩大文化系統之間有著複雜的相互影響關係,所以業界把兩者合稱仰韶、龍山文化。
這裡需要指出的是,王灣三期文化正是被鑒定為夏文華政體的二里頭文化的母胎。
在新石器時代前期的老官台文化和裴李崗、磁山文化,已經發現了相當數量的墓葬,和多達88個窖穴,貯藏糧食在五萬噸以上,並且窖穴遠離聚落遺址,表明這一時期已經達到穩定的農業社會階段,且栽培植物處於集體管理之下。
在這一時期,性別分工明顯,男性陪葬品多以石鏟、石鐮和陶器為主,女性則以磨盤、磨棒、陶器為主,且女性仍有厚葬傾向,表明在新石器時代前期,社會形態還是以母系社會為主。
新石器時期中期的仰韶文化在渭河流域最終變化為廟底溝類型,在這一時期環壕聚落群體迅速擴大並開始分村,葬俗也有前期的單人獨葬發展為以血緣家族為單位的群體合葬,即二次葬,這種群體合葬墓在當時的渭河流域是種普遍習俗。
建立合葬墓的意義在於,在祭祀祖先的同時,通過二次埋葬的行為來強調學院紐帶的存在。而這一時期的合葬墓中的男女比例顯示出,男系的血緣群體開始成為社會的基本單位。這一時期,已經是新石器時代中期的後半段了。
後來,渭河流域的群體帶著長排連間式房屋,遷徙到了淮河上游地區,伴隨著這種父系血緣群體為單位的家族擴大的,還有帶城垣的城址遺址。這些夯土而建的城垣環繞起來的聚落城址,出現在新石器時代中期末,並在新石器時代後期遍布各地。其中黃河中游地區較著名的有:山西陶寺遺址、河南新密古城寨遺址、登封王城崗遺址。
在新石器時代後期,不光出現了用於防範戰爭的有城垣環繞的城址,還出現了廣泛的階層差距。聚落內部的階層差距,跟墓葬大小與陪葬品的數量大致呈正比。
在新石器時代後期,各地區的區域文化中開始出現首領階層,男尊女卑的社會階層差別,以及集約型農業和大型夯土城址,成系統的玉器禮儀、農業祭祀和社會祭祀禮儀,和區域文化的綜合化,畜牧動物家畜化,這些普遍性特徵標誌著以父系血緣關係為基礎的氏族社會的到來。
多說一句,西亞地區從8000年前開始使用銅(非青銅),巴爾幹一帶在6000年前左右開始使用雙范合鑄鑄造武器,標誌著青銅技術的發達。中國大陸的銅使用考古資料,目前最早發現是新石器時代中期後半段的仰韶文化半坡類型時期。
從仰韶時期開始,中國的青銅器就從西北地區開始想黃河中游與長城一帶傳播,到了新石器時代結束的二里頭文化時期,整個長江以北的廣大地區都有青銅器使用資料的發現。
和西方不同的是,直到二里頭文化時期,各地的青銅使用情況都沒有和社會階層相關聯,也就是說所有階層都能擁有簡單的青銅器,並沒有顯示某一階層的特殊性。但就在二里頭文化誕生後不久,以青銅短劍及隨身飾品為中心的長城地帶作為一個文化整體,開始向畜牧業農業社會,繼而向游牧社會發展;而黃河中游地區則發展出了以青銅禮器為中心的祭祀禮儀體制,並作為商周社會的母胎走上了農業社會的進程,並且將青銅與階層上位者緊密結合。
對於各區域文化在新石器時代中後期的發展脈絡,以及鬲社會與非鬲社會的相互融合、以彩陶交流為威信物基礎的區域間交流和社會的統合,將在別的章節另做詳細闡述,此處暫時擱置,以免影響整體閱讀。
玉器與禮樂制度
下面著重說一下各地區的玉器交流和禮樂制度的形成。
在各地區區域文化發展早期,不同的文化系統誕生了不同的玉器特徵。表現想像中動物形象的紅山文化玉器,製造用於宗教活動的精巧玉器的良渚文化,擁有人面與動物頭型玉器的石家河文化:這些玉製品在社會階層的分化中成為象徵上流階層權威的威信物。
新石器時代後期,各地產生了信息的相互交流,上述玉器顯示出超出以往生產區域的不斷擴散現象。
一種名為骨鏟形玉器的特殊玉器出現於山東大汶口文化晚期,是山東地區最古老的玉器。可到了新石器時代後期的龍山文化時期,這種骨鏟形玉器卻同時出現在了黃河中游地區西北和長城地帶,後來這種玉器發展成為了玉璋,並在二里頭文化時期以後擴散到長江流域和華南地區以及越南。
新石器時代中期,安徽薛家崗文化盛行石刀形玉器,到了龍山文化時期這種玉器擴散到了整個北方地區;而盛行於良渚文化的玉璧和玉琮在新石器時代後期後半段分別擴散到了甘青地區和華南地區。
這種玉器的交流與擴散,不光是簡單的外形擴散,而是包含了其所具有的宗教意義的擴散。正是這種在新石器時代後期高度頻繁的文化交流與吸收,導致了各地區域文化發展的綜合化趨勢越發明顯。
隨著玉器傳播開來的,還有房屋制式,豐富的城址類型與城址機能劃分。
在新石器時代中期後半段至後期,各地的社會階層構造日益明顯,階層差距加劇,黃河中下游地區和長江中下游地區,構成階層構造的單位都已轉變為由父系血緣組成構成。
伴隨著社會階層分化的加劇,儀禮具有穩定這種階層分化的精神生活的技能。在這一時期,作為祭祀用品的特殊陶器已經大規模出現和使用,並且也只陪葬於階層上位者墓穴中。
最遲在大汶口文化後期,作為祭祀禮儀的各類特殊陶器使用禮儀就被高度儀式化,並且由上層階層所獨掌,以酒器為中心的禮儀規範此時也已得到確立。
諸如鼎、鬶、杯、罍、盉等在儀禮上形成的隨葬陶器構成後來的商周社會中擔當儀禮的樞要青銅彝器的基本器種。二里崗文化和殷墟文化的青銅彝器由鼎、爵、盉、觚、罍構成,正好相當於把山東龍山文化的上層階層的隨葬陶器置換成青銅器的構成。
以包括鼎在內的陶器構成來顯示身份秩序的格局是由山東龍山文化確立的,以這種身份秩序為背景的儀禮正式商周社會儀禮的基本精神基底。之所以強調這點,原因在於成為二里頭文化、二里崗文化母胎的河南龍山文化中,並不存在這種儀禮秩序。
由河姆渡文化中的太陽神崇拜而誕生的獸面紋,經過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演變成良渚文化的神人獸面紋。當良渚文化的玉器文化向北擴散到山東龍山文化兩城類型時,發展出了屬於兩城類型的太陽神形象,雖然大體與良渚文化的神人獸面紋相似,但已做了本土化處理。
而在新石器時代末期前,黃河中游地區的玉器未曾發達,只是發展出了屬於自己的玉器類型。而到了龍山文化時期,龍山文化特有的玉製品逐漸向黃河中游地區擴散,並在當地生產。二里頭文化的玉器生產尤其盛行,並使玉璋逐漸向西部擴散至四川的三星堆文化,進而擴大至廣東與越南北部。
樂器的誕生在新石器時代前期,可其與身份秩序發生關係卻是在新石器時代後期,並且是伴隨著農業祭祀的動物犧牲和社會祭祀的人牲發展起來的。
最早能表明樂器與階層秩序相關聯的事例,見於山西陶寺遺址的群體墓葬當中。在這一時期,世襲制首領權力發展的同時,發展出了與之配套的鼉鼓、石罄、響、俎等首領獨享樂器。這些都是商周時代最典型的祭祀用具。
雖然在新石器時代後期之前,黃河中游地區的儀禮和玉器都不發達,只有動物犧牲、人牲這兩種獨特祭禮,但隨著長城一帶用羊、豬、牛骨頭占卜的卜骨文化和黃河下游地區龍山文化的儀禮,以及長江下游地區的以玉器為核心的神政權力被吸收進黃河中游地區的文化系統里,可以想見這種以犧牲祭祀維持著群體團結,形成了進一步向前發展的精神基底。
因卜骨文化和鬲的分布重合,而隨著生業交流的頻繁並走向統合化,這種政治群體統合化並統一信仰的趨勢,從新石器時代末期出現,向商周社會轉變,經歷了一個漫長的變動期。
在此基礎上,通過首領同盟建立的優越社會組織的精神基底,使得黍粟農業社會以父系血緣組織為中心的祖先祭祀及農業祭祀,與稻作農業社會的太陽神崇拜合為一體,最終形成了二里頭文化的文化形態。
在融合的過程中,誕生於黃河下游地區的「儀禮」、長江中下游地區的以玉器為核心的「神政權力」被二里頭文化、二里崗文化所採用,將之用作了商周社會的基本儀禮,並進一步實現了社會的組織化,形成了中國原生文明的「禮樂制度」。
四 夏商政體
考古實物證明,在商朝以前的中原地區,確實曾經存在著名為「夏」的政體,這是一個不容置疑的事實。但政體是否為王朝或初期國家階段,就得兩說了。
在黃河中游地區,大型中心聚落因時期不同而移動在不同的地點之間。中心地具有流動性的特徵,使得不同文化系統之間的交流極為便利,以鼎為主體的二里頭文化和以鬲為主體的二里崗文化,雖然地理上極為接近,文化中都有彼此的因素存在,但究其本質,這仍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文化系統。
目前業界普遍把二里頭文化認為是夏文化,二里崗文化是先商文化。鼎自新石器時代前期就開始出現足部實心的三足器,鬲是自新石器時代後期才開始出現的足部空心的三足器,以鬲為基本烹煮器具的是先商文化。
在先商文化擴散過程中,二里崗文化代替了二里頭文化的分布區域。也就是說先商文化不斷發達,其分布區域發生變化後形成了二里崗文化。
二里崗文化雖直接承接著先商文化,但也吸取著二里頭文化及其鄰近的岳石文化的要素不斷發展成形。這已成為一個公認的事實。
關於二里頭文化和二里崗文化的接點,目前通過對偃師商城的考古得到了確認。偃師商城是二里崗文化的遺址,但二里崗文化的中心城址則是鄭州商城。
對偃師商城的考古表明,三代的都城都在河洛之間,而偃師商城小城就是商朝的都城之一西亳。偃師商城建立在二里頭遺址的附近,並且建城時間是二里頭文化四期,根據《史記·封禪書》、《漢書·地理志》和《書序》的注釋,商湯是以鄭州為據點,攻陷了夏王朝都城斟鄩,然後把新都城建立在了附近,命名為亳。
二里頭文化四期區域變化示意圖
通過考古證據可以表明,偃師商城正是商湯滅夏後建立的新都城亳,而鄭州商城也是作為同時期商王朝王都建立的。
根據夏商周三代斷代工程與《利簋銘文》的記載,姬發搞的牧野之戰發生在公元前1046年,由此反推,則商朝建立時間約為公元前1600年;如果《竹書紀年》記載可信的話,「自禹至桀十七世,有王與無王,用歲四百七十一年」,也就是說夏王朝同時時間大概就是從公元前2070年開始的。
二里頭文化一共分為四個時期,根據陶器樣式來看,二里頭文化二期與新砦文化(新砦文化是中原龍山文化與二里頭文化中間的過渡文化類型,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至二里頭文化一期之間存在一個明確的時期花粉店,潁河、汝河流域存在著新砦文化期的社會文化中心。
與該時期相對的是,二里頭文化二期以後,文化中心移至伊河、洛河流域,這一時期二里頭遺址比一期時遺址面積要更加廣闊,並且建造了宮殿建築,和以道路進行區劃的城市規劃。
進入二里頭文化三期,以伊洛中心的二里頭文化跨中條山,分布於大河兩岸,社會蓬勃發展,大型城市遺址隨處可見,並且將城市規模再次擴大。
但到了二里頭文化四期的時候,二里頭文化覆蓋領域開始急劇縮小,各地城址被廢棄,先商文化的影響開始佔據二里頭文化主體,二里頭文化的影響縮小至伊河、洛河流域,直至最終消亡。先商文化佔據原有二里頭文化分布區域。
這一考古事實,可以和《山海經》、《史記》、《竹書紀年》等文獻記載相互對照,饒有趣味。大家可以猜想一下,二里頭文化一期與二期之間都發生了什麼。
還差98個訂單就可以發貨啦啦~喜歡的多多支持~還有希望大家多多讚賞作者,碼這樣兩篇文章確實要命!
※西王母都能和玉皇大帝組cp神話傳說也是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三星堆未解之謎,古蜀國文明很可能是古埃及擴張證據之一
TAG:山海經揭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