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發現了一頂匈奴王金冠,如果不是這位專家,估計早已被毀掉
在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發展的長河中,技藝高超的古代工匠,曾製作出各式各樣的珍貴文物。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發展,一些文物消失不見,空留下了遺憾;一些文物深埋地下,等待我們去發掘。內蒙古博物院中有一件「鎮館之寶」金王冠,它的發現就顯得非常「偶然」,如果不是專家及時挽救,估計它早已被毀掉了,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險情呢?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
「匈奴」指的是中國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在漢武帝執政期間,雙方戰爭徹底爆發,面對屢次來侵的匈奴,漢武帝只能採用武力手段,派衛青、霍去病等人領兵進攻匈奴。
霍去病面對匈奴人,絕不手軟,他千里奔襲,將其一次次擊退。他在與匈奴左賢王部戰鬥時,共殲敵70400人,並對匈奴乘勝追擊,創造了屬於自己,亦屬於大漢王朝的輝煌戰績。
匈奴人接連慘敗後,殘兵傷將,軍隊變得不堪一擊,最後消失於歷史的塵埃之中。正因如此,匈奴人遺留下來的物品少之又少,大多數都掩蓋在黃沙之下,讓人尋不到蹤跡。
1972年元月11日,內蒙古伊克昭盟杭錦旗阿門其日格公社有位76歲的王姓村民,他靠在沙漠中挖取土龍骨(古生物化石)為生。這日,他像往常一樣拿起工具,向荒涼的沙窩子走去。從遠處看去,他感覺沙窩子中有東西在反光。
王村民走進一看愣住了,昨夜一場大風,竟將浮沙吹走,沙窩子出現了金片。他趕忙撿起金片,將遠處的兒子和鄰居叫過來。經過一番挖掘後,王村民等人共挖出5斤金器。
第二天一早,他們一行人便前往銀行,準備將金器賣掉,換錢花。當時的銀行缺金子,銀行的工作人員鼓勵百姓將家中金飾品拿出來換錢。為了讓金子的純度更高,銀行工作人員還幫王村民,將她攜來一頂金帽子上的瑪瑙和玉石卸下來,目的是方便對金子進行稱重。
當時,銀行有一位工作人員,他在私下喜歡收藏一些文物。當他看到王村民拿來的「金帽子」後,感覺情況有些不對,當即讓同事停下手中「破壞文物」的工作,他將情況上報給當地的文物局。
文物局接到消息後,立即派了一名田姓專家趕過去調查。田專家先趕到銀行,對文物進行了調查,然後對王村民等人提問了幾個問題,比如:這些金器具是在哪裡發現的等等。經過仔細的詢問後,田專家確定沙窩子下還存在文物。
緊接著,文物局加派人手,對沙窩子進行了挖掘。經過數日的努力,共出土200多件金銀器具,通過研究調查,專家們一致認為這是匈奴王留下來的遺物。因為金銀器雕刻著馬、牛、羊等動物,而制式也符合匈奴飾品的圖案和風格。
在發現的匈奴文物中,最珍貴的物品就是差點被毀掉的「匈奴王冠」,這件文物冠頂高7.3厘米,冠帶長30厘米,製作得非常精緻,尤其是王冠頂部的「鷹」,它的脖子竟是用綠松石磨製而成的。
如果不是田專家及時趕到,將文物帶回研究所,「匈奴王冠」一定難逃被熔化的命運,而王專家後來一心研究匈奴人的歷史和文物,終成一代文物大家。如今,這頂匈奴王冠被收藏在內蒙古博物館,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前去觀賞一下,沒準您還可以在上面發現更多的秘密。
※這家博物館有四片「鎮館」的甲骨,它們被稱為四絕,還是稀有文物
TAG:野史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