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序》屬於什麼風格?
王羲之《蘭亭序》基本風格
文/陳振濂
關於王羲之書法的基本風格,歷來都有定評。
雖說像《蘭亭序》這樣的真跡其可靠程度尚有疑問,但對大王書風的繼往開來之功,卻是無人能予以否定的。《蘭亭序》,在真偽方面的爭執,並不影響它是一本極優秀的學習範本,學習行書以它作為門徑頗可收便捷快速之效。
與漢、西晉的其他書法作品相比,《蘭亭序》書風的最明顯特徵即是它的用筆細膩和結構多變。
大王以前的墨跡如陸機《平復帖》、吳皇象《急就章》古拙可愛、平和淡怡,頗見內斂之功,但無清雅之巧。存世漢簡中倒不乏筆畫跌宕縱肆、變化豐富的作品,但在結構上又相對飄散而乏麗趣。
王羲之的功勞即在於他把自然的書風引向一個較為精練但又注重技巧華美特徵的格局,從而確立了書法藝術強調對審美的主動把握這一時代的基調。在他以前,人們對此是不夠重視的。
強調主動追求,強調風格的個性,強調技巧的豐富性,使《蘭亭序》《奉橘帖》《得示帖》《喪亂帖》等體現了一脈相承的魏晉式審美風度。對於學習行書的同志而言,努力注重在這方面的追索與體察是十分重要的。
我們甚至不妨說,行書之學大王成功與否的標誌即看學習者能否淋漓盡致地、深入細緻地把宇帖中最細膩的用筆動作和線條效果表現出來。粗率的臨摹決然得不到真諦,而絲絲入扣的體察與反映,則是熟練掌握大王書風的第一個步驟。因為《蘭亭序》本身就是對以前書法作品的高層次發展,我稱之為是從粗到細、從疏到密、從大概到精密、從拙樸到華美的審美髮展。在唐人的書論中,大王式的風格被冠以一個純粹爽義的詞:「巧媚」。
《蘭亭序》的成功之處是它在當時達到人所不及的技巧境界(當然還有風格境界),它對筆與紙的駕馭能力:那種運用自如、出神入化的技巧,在東晉以前是為人仰慕已久,而在當時也是同輩書家們所嘆為觀止的,它標誌著書法從篳路藍縷階段走向藝術的成熟。而我們正是要學習這種成熟,因為我們希望能由此而進入書法(行書)的技巧王國。
《蘭亭序》的「巧媚」與它的細膩特徵,在與被翻刻的《聖教序》相比時呈現得更為明顯。柔軟的毛筆與堅硬的刀石相比,後者畢竟會更趨向規範化的處理,而這對細膩而言卻是個大害。
於是,學《蘭亭序》者似乎更應該注意和了解這一特定現象,把握正常學習方式。說學《蘭亭》是因為它被封為「天下第一行書」,這自然是毫無意義的空泛話,藝術是沒有「天下第一」的。但學《蘭亭》是為了掌握它那種精巧的筆法,掌握儘可能多的技法語彙,這卻是每個學書者應該建立起的學習觀。
※寫小楷有2個方法,告別手抖和僵硬!
※這5個書寫動作要不得!
TAG: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