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鄭和為什麼能實現下西洋這一壯舉?

明朝鄭和為什麼能實現下西洋這一壯舉?

季我努學社

整理出版中國近代史料,傳播歷史知識

作者:復旦大學歷史系碩士研究生、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韓尚蒙

讀者對中國「一帶一路」戰略想必不太陌生,「一帶一路」指的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其中海上絲路在中國古代就已經有了。在歷史上,中國通過海上絲路與東南亞、南亞、阿拉伯、非洲等地進行貿易和友好往來的例子比比皆是。其中,明朝鄭和下西洋就是其中一個例子。那麼,鄭和下西洋是怎麼回事呢?

鄭和是明朝著名的航海家,他出生於1371年,原來姓馬,因為他在一個鄭村壩的地方立過功,明成祖朱棣賜姓鄭。1405年到1433年,他率領船隊七次遠航西洋,成為中國航海史上的壯舉。之所以能實現這一壯舉,與明成祖時期的時代背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鄭和像

首先,明成祖在位期間,明朝已經過了立國時經濟恢復的時期,手工業、農業和商業繁榮,國力蒸蒸日上,國庫收入日增,為下西洋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然後,宋朝和元朝海上貿易都極為發達,也促進了造船技術的進步,航海知識的豐富和眼界的開拓,這為下西洋儲備了先進的造船技術和認知,鄭和得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繼續前行。最後,下西洋也是明成祖為了宣揚中國國威,古代王朝興盛的表現之一,就是向外展示天朝上國的形象,形成萬邦來朝的壯舉。

明成祖朱棣

鄭和下西洋的船隊,規模和人數都比較龐大,以第一次下西洋為例,船隊包含大船62艘,小船255隻,共有27870人隨行。鄭和下西洋,這裡的「西洋」可不是指近現代意義上的西方,而是明朝地理眼界範圍內的西洋,在今天的東南亞、印度洋周邊、阿拉伯半島以及非洲東海岸等處。鄭和所到之處,與當地的部落酋長或國家君主聯絡,有時也對他們予以冊封,宣揚明朝的國威。在經濟上,鄭和船隊所攜帶的瓷器、絲綢和鐵器等,換取當地的香料、珍珠、寶石和香料等。在第四次遠航(1413-1415)結束時,西洋沿岸18個國家派遣使者跟隨鄭和來到中國朝覲明成祖,使團極為隆重。1417年,第五次遠航,要把上次隨船來到中國的使節送回到各自的國家,這次到達了非洲東海岸。返航時,又有很多國家的使者隨船來到了中國,並向明成祖進獻了許多奇珍異獸,其中就有長頸鹿。中國人以為「長頸鹿」就是中國的吉祥之物「麒麟」,明成祖還親自觀看,成為一段佳話。

鄭和下西洋路線圖

鄭和下西洋,比西歐哥倫布到達美洲還要早87年,而且在船隻噸位、所載人數都遠超西方,充分顯示了中國當時的先進之處。而且,鄭和下西洋,是以和平的方式進行貿易與對外友好交往,與西方殖民者的大肆掠奪形成鮮明的對比。

參考文獻:

1、張豈之等:《中國歷史:元明清卷》

2、鄒振環等:《鄭和下西洋與明朝的麒麟外交》

3、牟復禮、崔瑞德:《劍橋中國明代史》

4、邊濟:《鄭和下西洋》

華 興 春 秋

小編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桂強 楊培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學社 的精彩文章:

明代的固原鎮和現在的固原市有什麼關係?
明代的皇帝是怎麼上課的?

TAG:季我努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