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畫「雙胞胎」究竟是臨還是仿?

古畫「雙胞胎」究竟是臨還是仿?

古人把「摹、臨、仿」分得很清,今人常說成是臨摹、臨仿、模仿等,其實混為一談。

黃公望富春山居圖

「摹」系指對原作真跡的摹寫,又稱「影拓」或「移畫」。比南朝(齊)謝赫提出「六法」的「傳移模寫」還要早的東晉顧愷之,就有「模(通「摹」)寫要法」,概述了古代摹畫的方法,「以素摹素,其素絲邪者不可用,久仍還正,則容儀失。」古代書畫的摹,大致書法早於繪畫。古人常用硬黃紙放在原作上,進行雙鉤廓填,如《萬歲通天帖》。後來又有用油素本,今人則用膠板。所謂「摹」更似今人的複印。

王翚臨黃公望富春山居圖(71歲本)

「臨」既是在熟讀原作面貌的基礎上臨寫作品,常用於草書、文人寫意畫。臨又可分對臨和背臨。對臨是指邊看原作邊臨;背臨則需要較紮實的基本功,把原作細節牢記於心,在無原作實物的情況下還原作品風貌,視其行勢而臨之。如沈周背臨《富春山居圖》。「臨」受操作方法的局限,在過程中難免會帶出書畫家自家風貌。

「仿」與我們今人狹義的概念更不同。北宋黃伯思在所撰《東觀餘論》中就已提出「仿」,是指見過真跡,仿其用筆等筆墨特徵。

王翚《臨黃公望富春山居圖》(71歲本)尾跋題「心摹手追」即指背臨

「仿某某人」落款在明代中期以後的繪畫作品上時有出現,到了清初「四王」由於師古之風盛行,所以經常會落「仿某某」「仿某某筆意」「仿某某人某幅作品」等,尤以冊頁為多。「仿」不一定要一板一眼得像,仿其端倪、抓其要點即可。

范寬雪山蕭寺圖

筆者通過閱覽王翚諸作品,發現其尤重視上述「臨」和「仿」的區別。

王翚作品一般落款為「臨」的幾乎是在各方面儘力忠實原作的「雙胞胎」。

王翚作品一般落款為「仿」者,大多只是意到,或構圖、或皴法、或設色等仿效某位前人、某一特點而已。

王翚臨范寬雪山圖

此文所論王翚《臨夏景》落款為「臨」,應是他各方面儘力忠實原作的「雙胞胎」。

原文作者:盛玫

原文來源:《收藏家》2018年11月刊《一幅古畫驚現「雙胞胎」,抄襲或是學習?》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收藏家》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繫!

頭條號

百家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梵高沒錢雇模特對鏡自照,成就了這批自畫像!
深度剖析:日本館藏中國石佛名品有多精美?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