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王鼎鈞:假設越多,意外越少

王鼎鈞:假設越多,意外越少

一個奮不顧身的女孩

這是哪一年的事情?那時台灣的各大城市開始繁榮,而貧民窟還沒有消失,這裡那裡都有許多窮苦的人家,那是真正的窮苦,生了病沒有錢買葯,吃菜要到菜市場撿拾人家剝下來丟掉的菜葉。那時節制生育還沒推行,夫妻倆結婚二十年生了一排孩子,由十八歲的大女兒到:襁褓中的老七,中間兩個送給了別人,家裡還有五個。那時長輩都長壽,爺爺奶奶還在,爺爺已經沒有力氣吐痰了,奶奶的眼睛只能看見一米以內的東西,兩位老人活得很堅強,只是處處得人伺候……

那時從遠處來了個遠親,她看了看像黑洞一樣的房子,看了看赤條條拖著鼻涕、在雞糞鴨糞中間爬行的孩子。"唉,你這日子怎麼過呢!"她看那快要五十歲的丈夫累得彎著腰走出走進,看那妻子兩根青筋虯結的粗腿。一對紅腫的眼泡,"唉,你這日子怎麼過呢!"然後她看見那個十八歲的女孩子,她臉上的陰霆一掃而空,她拉著那女孩的手,十分憐惜地理理女孩的亂髮,仔細看了她的五官四肢,用如釋重負的語氣對那個做母親的說:"想不到你們兩口子生了這麼漂亮的一個女兒。"

然後,那遠來的親戚拉著女孩的母親,悄聲告訴她:"你這個家還有救。"

一個絕處逢生的家庭

十八歲的女兒跟著遠親走了,走向一座遙遠的大城,那城以前從未與她家發生直接的關連。進城後兩個星期就匯錢回家,那是一筆大錢,她家從未見過那麼多錢。可是第二年,女兒十九歲的時候,匯來的錢更多。女兒二十歲的那年,她們家蓋了新屋,女兒二十一歲,祖父祖母乾乾淨淨死在醫院裡。女兒二十二歲,二弟考上高中,三弟進了初中。

做母親的常常在深夜痛哭,她紅腫的眼睛始終沒有多大改變,她的粗腿完全消下去了。做父親的滿口牙齒都壞了,牙痛折磨了他十幾年,他可以反攻了。他索性把牙齒拔光,換上全副假牙,看上去年輕不少。他站在那裡頂天立地,腰疼的老毛病不藥而癒。

女兒二十四歲,原來的貧民窟也有了很大的改變,豪華的東西,電視機、冰箱、摩托車,源源進入每個家庭。這些東西他們也照樣往家裡搬,人家有什麼他家就添置什麼。

雖然年年月月添東西,卻總是沒見女兒回來。

一種矛盾的痛苦

女兒二十八歲了,她遠行十年了,她始終沒有回家。她的父親三令五申教她不要回家,、

能回來探親的只有她的照片。做父親的得了一種病:胃痛,也許不是胃,是心口。有時是隱隱作痛,有時痛得滿床康打滾。他有錢看最好的醫生了,醫生問他多半在什麼時候發病、他說飯後。他隱瞞了另外一半:如果有人當面提起他的女兒,他立刻臉色驟變,疼痛加劇。

老二大學畢業了,變成知識分子了,他也到遙遠的大城裡去,在那座大城裡學以致用,跽身上流社會。據說某公對他頗為賞識呢,可以說前程似錦。可是他有他的憂患。某公一旦知道我有一個什麼樣的姐姐,那可怎好?有這樣一個姐姐,叫我怎樣管理別人?教我怎樣追求理想的對象?姐姐是我前途上的地雷。我居然是依靠這樣一個女入的資助完成學業。這實在可恥,恨不得年光倒流,重新來過。她到大城裡來撈錢怎會是為了我!世上哪有這種事!還不是自己好逸惡勞,貪圖享樂!結果連累我一輩子!

他希望這姐姐馬上死掉。他當然不會跟她見面。他也不願意再回原來的家,因為老家一定有人問:"你姐姐現在怎麼樣?"

過度的善良會摧毀它的本身

為什麼要把這個故事告訴你?因為我在筆記本上找到兩段話,一段出自莎翁筆下:

過度的善良會摧毀它的本身,正像一個人因充血而死去一樣。

第二段話沒有記明出處,莫非是我自己的感想?

任何一種衝動(包括善行)不可任其過分發展,否則即是畸形,足以毀壞全體。什麼叫過度的善良?那就是"你這個人太好了!"什麼叫過分發展的善行?那就是"你對我太好了!"這兩個"太好",對身受其惠的人形成很大的壓力。心理學家一致告誡我們不可長期生活在壓力之下。那會得精神病的!然則如何避免呢,

防患於未然,當然是首先不要接受別人的"太好"。我承認這件事很難做到。以前面所講的故事為例,"一個年輕人。有人幫助他去讀大學,教他如何拒絕?不過世上確有堅辭各種優惠的人,可惜世人無法了解他。

第二個辦法是接受,然後補報。我想大家對這個辦法都沒有異議、問題是,以"過度的善良"發展為"過分的善行",有時教人無法補報。以前面所講的故事為例,那個弟弟如何補報他的姐姐?

恩能生怨,恩即是怨

在這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現象;那弟弟認為姐姐妨礙了他的前程,妨害了他的名譽,他由受益人一變而為受害人。這樣就有了擺脫精神壓力的可能。

看來那弟弟也是個善良的人,惟其善良,才覺得那無法補報的思義折磨他,才必須由受益人轉換成受害人解除心靈上的壓力。否則,鳥見蟲來到嘴邊,吃掉也就是了。

別看鼓詞兒不登大難,在鼓詞兒裡面男女分手的時候。女的流著淚對男子說:"多想我的壞處,別想我的好處。"這句話包含著啟示,這句話就是告訴那男子如何解除心理的壓力;希望他自我調整身份為受害人。

大官失勢、富商破產的時候,照例有一群人想他的壞處。想自己這些年追隨他依靠他,受了多少頤指氣使,聽了多少呼來喝去。尤其是那大官的太太,那富商的子女,把他們當做門下食客,何嘗尊重過他們?甚至,某年某月某日,大官把一個好缺高缺給了別人,使他飽嘗挫敗之苦。

這麼一想,他就認為多年來種種遷就、種種忍讓,種種趨勢逢迎,已經對某公的提拔是一種報答。

他再三核算之後,決定換一個趨勢逢迎的對象,即使那人是某公的政敵,他也庶幾無愧。

這種人也很善良。

恩怨恩怨,恩能生怨,恩即是怨,怨即是恩。

絕招——有此一說

單憑暗中換算,有時仍然不能替自己定位。有一個心理學者建議實行如下的絕招,

自書籍成為商品以來,若干著作人為了效忠讀者,那"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勁兒,令人恐怖。他說。你無論如何不要再折磨自己,你該去折磨那個無法回報的人。他說。施者叮以做到不望回報,但不易忍受你的傷害,哪怕是很小的傷害也令他創巨痛深。"。"

他說(如果你能忍心聽下去),你可以做幾件對不起他的事情。他能忍受其一,不能忍受其二;他能忍受其二,不能忍受其三。他終要翻臉攻擊,你不就變成受害人了嗎?

受者急於擺脫施者,一定是受者由弱變強,施者由強變弱;受者不再需要施者,而施者可能需要受者。旁觀者並不希望你們有"管鮑分金"之類的佳話,他們可能正在嫉妒你們的關係,你們的決裂是人人稱快的事情。活該,哪還有人管誰是誰非。

兩造爭執,涉及私人恩怨,你周圍的人自然、"西瓜靠大邊"聽說過沒有,這是農民的智慧,你搬一個大西瓜放在桌子上,再搬一個小些的西瓜放在桌子上。小西瓜就會朝大西瓜身旁滾過去,依附著大西瓜。必須註明,當年農家的桌子都用木材製造,桌面比較薄,大西瓜的重量足以使桌面凹下去,使小西瓜滾過來。

一個發了財或做了官的人在親朋間爭取"輿論"不難,只要過年過節清一次客,甚至只要碰頭時親切地拉拉手。甚至連這個也不需要,人大概都會把有錢有勢而又略有交往的人稱做"三年之艾"

昔之受者今之強者會聽到許多人告訴他:"你也算是仁至義盡了。"第一次聽封時受寵若驚,第十次聽到時就深信不疑。

弱者的善行——茶與同情

事情發展到這個程度,真是何必當初!要怪只能怪你那不自量力的善行,逼出別人的惡來。

弱者不可行大善,只能行小善。在好萊塢的一部電影裡面,二個女教師的丈夫說,每個學生都有煩惱痛苦,我們能給他們的只是"茶與同情"而已。女教員不聽,結果麻煩大了。

當年中視有一部十分叫座的連續劇:《苦情花》,演一個女孩子如何為了大家庭犧牲了自己一生的幸福,她在道德上完全站得住,但是最後受本鄉本族排斥竟無容身之地。

我與《苦情花》的製作人相識,問他何以安排這樣的結局,他說:"就是這個樣子。應該這個樣子。"

他問我:"像你這個年齡的人,怎麼沒讀過《織工馬南傳》?這是你們年輕時風行的讀物。"我想起來了,果然"這個樣子"。

不要遇見試探

佛家為了救人可以"捨身飼虎",可以"先入地獄"。那是因為你若這樣做,可以成為菩薩。"苦情花"和織工馬南以及"奮不顧身的女孩"並未成為菩薩,而是做了魯迅筆下的"人渣",不僅激發了親友的惡念,也動搖了旁觀者對天理公道的信心。他們簡直好比朝臭氧層撞出一個大洞,成為"心靈環保"的罪人。你,你這個不量力而行的,要負責任。

耶穌可以犧牲自己拯救別人,因為耶穌是神。你是什麼?你我都是人,在人群中打滾,受人傑左右,從他們那裡討一點,學一點,完成一個"我"。

向老闆進諫,"致君堯舜"乃是大善,你如果想這樣做,先估量自己是何等樣人。

如果你只是尋常百姓,而你的老闆是人傑,你要學習如何與他共處,共事,共同成長。你來,是要改進自己的命運,不是改進他的習性。

每天禱告:"不要讓我遇見試探。"也就是忍住衝動,不必犧牲自己去改進別人的命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藝讀庫 的精彩文章:

周國平:世上有味之事,往往無用
三毛:對父母不能只「順」不「孝」

TAG:文藝讀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