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若岳飛違抗君命,不管12道金牌,執意收復汴京,歷史是否會被改寫?

若岳飛違抗君命,不管12道金牌,執意收復汴京,歷史是否會被改寫?



點擊標題下方

「鑒證歷史」

揭秘歷史事件;還原歷史真相!











鬼故事日記

言情小說

枕邊歷史


公元1162年6月,南宋高宗趙構退位,太子趙昚繼位,就是宋孝宗。

孝總即位後做了一件重要的事,就是為抗金名將岳飛平反。


宋孝宗在對岳飛孫岳霖的宣諭中對岳飛做出如下點評:


卿家紀律、用兵之法,張、韓遠不及。卿家冤枉,朕悉知之,天下共知其冤。


而此時距離岳飛冤死於風波亭已經20年。



PART


01



■ 岳飛:十年之功,毀於一旦


1140年盛夏,朱仙鎮,軍帳中的岳飛進退維谷。

不久前,岳家軍再次大敗宗弼,拿下汴京指日可待。


造化弄人,在這個關鍵時刻

,朝廷的12道金牌,像箭一樣直刺岳飛胸膛。


在此以前,東線的張俊、楊沂中等部已從宿州、亳州、泗州等紛紛撤軍,全線反攻變為岳家軍孤軍奮進。

進還是退?進就是抗旨,退則十年之功,毀於一旦。


岳飛想起了過去,武藝「一縣無敵」。

20歲參軍,從基層軍官做起,戰功顯赫。


PART


02


1128年,金軍南下犯宋,岳飛班師圖宋將杜充掘黃河之堤後棄守開封南逃,

淮泗之間淪為澤國,岳飛無奈跟隨杜充南撤。


隨後,金軍直逼江南,杜充棄長江天險而降金。

岳飛義憤填膺,自率一軍,矢志抗金。


1130年,岳飛拿下建康,初露鋒芒,為此高宗接見岳飛。


1134年,岳飛首次帥師北伐,勢如破竹,以摧枯拉朽之勢連下鄧州、唐州、郢州、隨州、襄陽等地,重重打擊了金超的囂張氣焰。


1135年,岳飛以泰山壓頂之勢橫掃洞庭湖楊幺起義。


1136年,岳飛第二次北伐,率領大軍由襄陽進發,風捲殘雲,連續攻克商州、虢州,佔據豫西險要,劍指洛陽,直逼河南。


此後,偽齊日落西山,金朝無奈只好廢偽齊,罷劉豫。



▲岳飛收復襄陽等六府州之戰


PART


03



■ 岳飛收復襄陽等六府州之戰


1139年,宋金首次議和,金朝將陝西、河南交給南宋。


1140年,金朝出爾反爾,又一次南下犯宋,兵分三路,來勢兇猛。然東路金軍與西路金軍被宋將劉錡和吳璘大敗。



金軍南下川陝的企圖被粉碎。


此時岳飛已在鄂州整頓軍隊三年,接到捷報後,便開始了第三次北伐,兵鋒如利劍,以風捲殘雲之勢連取穎昌、陳州、鄭州、洛陽地,殲敵無數。


東路金軍將領完顏宗弼無奈,只好集結兵力,欲與岳飛在郾城決戰。


在決戰中,金軍的精銳拐子馬被岳雲率領800背嵬騎兵打的落花流水。此役,岳家軍殲敵五千餘人,

俘虜兩千餘人,繳獲戰馬三千多匹,活捉金軍大小統領78人,陣斬宗弼女婿夏金吾。


岳家軍乘勝追擊,直逼距離開封僅45里的朱仙鎮。但此時,

岳飛十四年浴血奮戰的成果,隨著12道金牌的到來,灰飛煙滅。


PART


04



班師之後的岳飛,旋即被解除兵權。



▲岳飛班師圖


1141年,秦檜授意張俊威逼利誘都統制王貴等將領出面誣告岳家軍大將張憲「謀反」,遂將岳飛下獄。

11月,宋金達成了第二次和議。


12月,宋高宗下令將岳飛殺死在大理寺中,岳雲及張憲被斬首。岳飛死訊傳出後,

金國大臣們為此酌酒慶賀,並說:「和議自此堅矣!」



▲岳家軍諸將


PART


05



■ 為什麼宋高宗一定要賜死岳飛


1140年的趙構,

其實心裡很矛盾,國內經濟好轉,朝廷可以說是站穩了腳跟。


長江一線有岳飛、韓世忠等大將鎮守,

 大敗來犯金軍也在意料當中。但是那些手握重兵的大將讓趙構整天睡不著覺。


1126年春,金兵首次包圍開封,趙構被派往金營中為人質,屈辱受盡。


當年冬天,他又一次奉命到金營求和,幸在磁州被宗澤勸阻留下,才免遭金兵俘虜。


當金兵再次包圍開封之時,

受命為河北兵馬大元帥的趙構,面對父親和兄長救援京師的命令,膽小怯戰,畏縮不前。


1127年1月,開封城破,金軍大肆搜刮殺戮,並擄徽宗、欽宗父子及大量趙氏皇族、後宮妃嬪與貴卿、

朝臣等三千餘人北上,汴梁城中公私積蓄為之一空,百姓死傷無數。


PART


06



■ 靖康恥,猶未雪


1127年5月,趙構在南京應天府即位,改元建炎。隨後金軍再次南犯,趙構擔心重蹈父兄覆轍,急忙向揚州逃去。


據說在逃跑的過程中,因過度驚嚇,使趙構失去了生育能力。


渡過長江後,由鎮江逃往杭州。1129年,臨安衛軍劉正彥、苗傅兵變,趙構被迫退位。


之後,在韓世忠等的輔佐下複位,但是趙構僅有的兒子趙旉也在政變不久後受驚嚇而死。


南宋不斷潰敗,趙構不斷難逃,

金軍一路南追,趙構由明州入海躲避金軍。金軍在浙江搜山檢海,追擊趙構未果後,北撤中原。



▲靖康恥,猶未雪


從1130年開始,南宋以江南作為根據地,恢復經濟和軍事力量,宋金以秦淮一線為界。


在岳飛、韓世忠等大將的抵抗下,金軍數次南侵未果,趙構才能慢慢坐穩皇帝的位置。


這段刻骨銘心的可怕記憶,已

經讓趙構對金朝害怕到了極點,岳飛曾上疏要「奉迎二聖」。


殊不知,二聖歸來後,高宗將置自身於何地。對於趙構來講,守住南邊的半壁江山,已是幸事。

若抗金失敗,半壁江山豈不要拱手讓人,為何不就此言和,還能穩坐龍椅。


趙構曾對秦檜說過

,「敵人議和,若彼我之勢強弱相等

,如是而和者,彼有休兵之意。我強彼弱,足以制其命,如是而和者,

彼有懼我之意也。」這表明,趙構在內心深處已經放棄了中原。


金人的威脅已經遠去,但是大將兵變的事實,像一根刺一樣,始終讓他寢食難安。


宋朝自開國以來,大部分都是以文抑武,削弱武將的實權,

這一點,他很難改變。事實就擺在眼前,武將們有時候真的靠不住。



▲趙構


苗劉兵變、劉光世屢次抗命、淮西軍變、

岳飛明知他一心求和,還屢次上疏抗金,這些事情就像是魔鬼,日日夜夜對他糾纏不休。


外患已經遠去,是時候拿武將開刀了。

劉光世、韓世忠、張俊等都不足為患。只有岳飛才是最大的威脅。


處死岳飛,殺一儆百,震懾諸將,拿回兵權。只有岳飛死,才能徹底堵住那些抗金派的嘴,才能表明自己向金朝議和的決心。


只有岳飛死,自己的龍椅才能更加穩固。那麼找誰來執行這件事呢?這個人,就是秦檜。


1141年10月,秦檜讓万俟卨彈劾岳飛,張俊誣告岳飛部將張憲謀反,岳飛父子被押送大理寺。


韓世忠因岳飛冤獄質問秦檜,

秦檜答曰:「子云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12月,宋高宗下令:「岳飛特賜死」。


直到1155年死去,秦檜當了18年宰相,

創宋朝之最,死後被謚為「忠獻」,追封申王,實乃諷刺。



▲謀害岳飛的主要兇手


PART


07



■ 岳飛如果抗命能夠改變歷史嗎


1140年夏天,若岳飛面對12道金牌抗旨不尊,執意收回汴京,後果會如何?若乘勝追擊,

向河北進軍,能否實現連結河朔,恢復故土的願望?



答案是不能。原因如下:


首先,在岳飛收到12道金牌之前,東線的張俊、楊沂中等部已經紛紛撤軍,全線反攻的大好局勢已經變成岳家軍的孤軍深入。


此時的岳飛若繼續北進,

一旦後路被切斷,便會陷入重圍的危險境地,外無支援和補給,孤掌難鳴,毫無勝算。



▲形勢圖


其次,古人行軍打仗講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繼續北上就是違抗皇命,其結果必然導致糧草斷絕,此時的岳家軍必然陷入無糧草的險境。


如果岳飛回到湖北,心知高宗、秦檜必置其於死地,舉兵反抗,勝算又有幾何?

然而答案仍然不容樂觀。


首先,岳家軍名義上雖然被岳飛統帥,然在違抗君命的關鍵時刻,不一定會聽命於岳飛。

其後岳飛部將王貴、王俊先被張俊收買,誣陷岳飛便是最好的證明。


其次,宋朝理學盛行,忠孝觀念深入人心,

岳飛起兵,在道義上處於謀反境地,全軍未必死心塌地。


然後,岳家軍人數不佔優勢。1140年左右,除了岳家軍之外,還有張家軍、韓家軍、吳家軍等。


據史料記載,張俊所部人數最多,在8萬人左右,岳家軍與吳家軍都在7萬人左右,韓家軍在6萬人左右。

如果岳飛單獨起兵,以一敵三,雙拳難敵四手,劣勢很明顯。


最後,湖北地處四塞之地。即便岳飛起兵,冒死東進,能否戰勝張俊和韓世忠部隊還是兩說,其根據地則受到四川的吳璘以及北方金朝的威脅。


一旦離開根據地,前方勝負未分

,後方根據地出現嘩變或者被攻佔,對前線士氣將會產生巨大打擊。


所以,岳飛班師回兵之後,

面對著宋高宗、秦檜、金朝必置其於死地的情況下,翻盤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良將已逝,國辱誰御,時過千年,

岳飛精忠報國的為人們所懷念稱頌,而宋高宗、秦檜屈辱求和的面目則永遠讓人唾棄。


文章來源於網路,若涉及版權請聯繫後台,立即刪除






















十二生肖2018年運勢查詢













每周更新最新相關運勢動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鑒證歷史 的精彩文章:

為何武當長明燈600年不滅?專家研究得不出結論,卻被遊客一語道破玄機
中國五千年版圖演變史,一目了然,傎得一看!

TAG:鑒證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