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我國歷代中央和地方的制衡

我國歷代中央和地方的制衡

共和國鎮樓

我國歷代中央和地方的制衡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西周時期:由於實行的是分封制,天子之下即諸侯,而各地諸侯在自己的封地之內,又可以自行設置官員,建立自己的武裝和征派賦稅。相對獨立性較強。

我國歷代中央和地方的制衡

秦朝統一之後,吸取教訓,實行中央集權政治制度,地方實行的是郡縣制,地方官員任免人事權在於皇上一人手中,大大加強了地方隸屬與中央的關係。

我國歷代中央和地方的制衡

西漢初年,實行郡國並行制,郡國並行制導致後來的七國之亂,七國之亂平定之後,郡縣制的推行成為主流。東漢末年,地方行政區劃分由郡縣改為州郡縣三級。

我國歷代中央和地方的制衡

隋朝變為州縣兩級

我國歷代中央和地方的制衡

唐代唐太宗時期,將全國劃為10道,作為檢查區,後來道逐漸成為州縣之上的行政實體,唐末,出現了藩鎮割據。

我國歷代中央和地方的制衡

我國歷代中央和地方的制衡

宋初鑒於唐朝滅亡教訓,派文臣到地方任職,以防武人割據,元代實行的是行省制度,行省之下分為路、府、州、縣,邊遠的地方設宣慰司進行管理。

我國歷代中央和地方的制衡

我國歷代中央和地方的制衡

明代廢除行省制度,地方由三司分管地方行政,軍政和監察。

我國歷代中央和地方的制衡

清朝沿襲明制,各省設承宣布政使司,最初,每省設左、右布政使各一人,後改為各省設布政使一人,掌一省行政。清朝在全國共設布政使二十人。

我國歷代中央和地方的制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理廣角 的精彩文章:

世界文字地圖
日本古都——江戶城和江戶幕府

TAG:地理廣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