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論語》與儒家精神專題講座

《論語》與儒家精神專題講座

2018年12曰8日、9日,上海交通大學海外教育學院國學班22期開學典禮,長春大學網路國學院院長金海峰教授受邀做《論語》與儒家精神專題講座。

《論語》與儒家精神專題講座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傳統文化經典精神,是中華文化的源頭活水。

學習中國傳統文化需從儒家開始,了解儒家需從了解孔子開始,了解孔子需從《論語》開始,《論語》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論語》初讀感覺似曾相識,重讀總有新意悟出。《論語》所論,就是中國人人生之路上的交通法規。

《論語》與儒家精神專題講座

讀《論語》要橫著讀,豎著解。橫著讀,就是不必從前往後按順序讀,從哪裡讀都可以,開卷有益。豎著解,按照主題去梳理。比如:《論語》中一系列關於「孝」的講述。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則以喜,一則以憂。」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以為孝乎。」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百行孝為先,「孝」是德之本。梳理之後,我們對「孝」就清晰地展示出來了,就像把一顆顆散在的珍珠穿成了一串串精美的項鏈。

《論語》與儒家精神專題講座

《論語》與儒家精神專題講座

兩天的課金老師沒有按章逐句的去解讀,而是按照《論語》中的主題「道德、仁義、孝悌、忠恕、誠信、學習、志氣、禮樂、知行」等去梳理,結合一個個經典的案例,使學員們在今後的學習中切磋琢磨,使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更好的在今後的學習、生活、處事、交友、工作中落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子曰師說 的精彩文章:

唐朝女性真的只是「以胖為美」嗎?
大學精神與中庸之道

TAG:子曰師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