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心有主宰 方能不懼浮沉
日知錄
一起一伏,一進一退,自是功夫節次。
——《傳習錄》
有句話說:「你要承受你心天的季候,如同你常常承受從田野上度過的四時。你要靜守,度過你心裡凄涼的冬日。」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天地間陰陽寒暑流轉,每個季節的物候,都遵循著盛衰枯榮的規律。
人為萬物之靈長,也自有起伏進退的周期,時而得意、時而失意,本是再尋常不過的事。
陽明先生曾教導門人:「一起一伏,一進一退,自是功夫節次。」
無論是涵養身心,還是為人處世,都是有次第的。正是在這一起一伏、一進一退之間,我們得以一點點剝落明鏡上的斑駁污垢,流露出自性的光明。
(一)
人們總會有一種「遮醜」的心態,然而想要使人格境界日臻圓滿,首先要承認和正視切實存在的不圓滿。
陽明先生說:「譬如行路的人,遭一蹶跌,起來便走,不要欺人,做那不曾跌倒的樣子出來。」
我們走路的時候,不小心跌倒,總是生怕被人看見,趕緊爬起來,急匆匆地走開,假裝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
這種害怕出醜的心態,在此情此景本無可厚非,但是若置於立身處世,卻難免流於自欺和逃避。
有時,我們分明脆弱,卻賣力故作堅強、強顏歡笑。
這其中,也許是不甘示弱的要強,也許是不願意打擾到他人的懂事,然而正是這種貼心,阻隔了有效的交流和溝通。
有時,我們做得不好,卻拚命掩飾破綻、掩耳盜鈴。
這其中,也許是出於自尊的掙扎,也許是費盡心思維護人設的虛榮,然而正是這種狂妄,阻礙了實在的進步和提升。
生命中有種種不圓滿,從不曾因自欺和逃避而消匿,它們被掃在了地毯下,在陰影中無聲地發酵,靜候著某個時機以更具破壞力的形式捲土重來。
這也是為什麼表面的和諧下往往潛藏著深重的危機,乍見的優秀常常經不住推敲和考驗。
(二)
人們常將「心外無物」掛在嘴邊,卻忽視了超然的洒脫、內在的祥和只能從無數次毀譽榮辱中淬鍊而來。
陽明先生說:「毀譽榮辱之來,非獨不以動其心,且資之以為切磋砥礪之地。」
「不動心」的說法來源於《孟子》,後世儒者常以此言立身處世的修養境界。
起初,我們面對外界的否定、批評甚至惡意,便懊惱沮喪甚至心生怨恨;面對外界的褒獎、讚美以及厚愛,便欣喜若狂乃至不可一世。
如此輕易地隨境遇大喜大悲,這樣薄弱的心力實則停留在孩童的階段。
後來,我們學會在外來的毀譽前保持淡定,無論身處順逆,都能堅定地立穩腳跟,不為所動。
至此,才稱得上人格逐漸走向成熟強大。
直到有一天,我們不僅做到了「不動心」,還能坦然地將生命中的一切不如意作為切磋砥礪的契機。
這種「悅納」的能力,是懂得與自身和世界坦誠相待,可謂具備了「海納百川」的格局。
(三)
人們常說「成王敗寇」,事實上成敗順逆都是相對的,任何境地可成人也可毀人,取決於是否心有主宰。
陽明先生常勸人們,要常常懷個「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之心。
他說:「人若著實用功,隨人毀謗,隨人欺慢,處處得益,處處是進德之資。若不用功,只是魔也,終被累倒。」
「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出自《易·文言》,也就是說,哪怕失意落魄,不被世人看好,也能心有主宰,不為所動。
一根稻草,可以救命,也可以壓死一頭駱駝。「致良知」的工夫,便是修鍊忍耐和魄力,化一切境界為進德修業的基石。
這個過程,樸素尋常,卻切切實實,最後通向的則是一個人最大程度上的「自洽」。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