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炎症性腸病患者幽門螺桿菌感染分析

炎症性腸病患者幽門螺桿菌感染分析

炎症性腸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複發性、慢性腸道炎症類疾病的總稱,可分為克羅恩(Crohn)病及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UC)。IBD發病機制涉及腸黏膜屏障、腸道菌群、機體免疫、腸道微生物等多個方面,患者常伴有反覆發作的腸道吸收障礙、慢性腹痛、出血、腹瀉等非特異性炎症性表現。幽門螺桿菌(Hp)是經WHO國際癌症研究協會定義的I類致癌因子,可引起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胃黏膜病變等多種疾病。但國內外相關報道表示,IBD患者的Hp感染率明顯低於正常人群,然而目前臨床上對於Hp是否在IBD的發生髮展中發揮作用及作用機制尚不明確。因此,本研究主要對Hp感染和IBD的相關性進行分析,意在為IBD的治療提供有效依據,以期為臨床提供參考。

1. 試驗方法

選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於醫院消化內科接受治療的IBD患者66例為研究對象,其中UC患者35例設為UC組(包括部分結腸受累15例及全結腸受累20例)、Crohn病患者31例設為Crohn病組;另選取同期有消化道不適癥狀但腸鏡檢查者66例為對照組。為保證研究的準確性,同時對兩組患者給予14C尿素呼氣試驗及Hp IgG抗體膠體金免疫層析快速診斷試驗,用以檢測IBD患者及正常組患者的Hp感染率。

2. 試驗結果

2.1

三組患者基本情況

三組患者在性別、受教育程度、年齡等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見表1。

2.2

Hp感染與炎症性腸病治療史的相關性分析

IBD患者的治療史與Hp感染存在正相關關係。使用過柳氮磺胺吡啶、5-氨基水楊酸、硫唑嘌呤等免疫抑製劑類藥物者,其Hp感染率均低於無治療史患者,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而接受過四環素類、喹諾酮類抗菌藥物治療者的Hp感染率低於無治療史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P=0.003),見表2。

2.3

Hp感染情況

IBD患者Hp感染率為19.70%(13/66)低於對照組36.36%(24/66)(ⅹ2=4.544,P=0.033)。UC組患者Hp感染率為31.43%(11/35)高於Crohn病組6.45%(2/31)(P=0.011)。

3. 討論

IBD發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確,但已知腸道黏膜免疫系統的異常反應引起的炎症變化是導致IBD發病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臨床相關學者認為,環境、感染、遺傳、免疫因素等也是導致IBD發生的誘因。Hp在胃腸道疾病的發生髮展中起著重要作用,但對IBD是否發揮作用尚不能十分明確,因而本研究主要探討IBD與Hp感染之間的相關性。

流行病學資料表示,國籍、年齡等環境因素與Hp感染率及IBD發生率明顯相關,在過去幾十年里,亞洲國家IBD較為少見,而Hp感染率較高。同樣在西方發達國家,IBD的發生率呈逐年遞增趨勢,而Hp感染率卻明顯下降;IBD患者發病年齡呈雙峰分布,而Hp感染率與年齡呈正相關。由此可推斷,Hp感染與IBD發病之間是一個重要的反比關係,不同地域其Hp流行病學各有不同,與報道相一致。

本研究結果顯示,IBD患者的治療史與Hp感染存在負相關關係,IBD患者服用的抗菌藥物在治療自身疾病的同時,對Hp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可有效避免Hp感染帶來的病症。同時,本研究表明,IBD患者Hp感染率低於對照組患者。小腸潘氏細胞分泌的Dathelicidins及Dfensins兩種抗菌肽,能通過自身殺菌、誘導免疫調節反應改善腸道菌群功能,當Hp侵襲胃腸道時,胞壁醯二肽與Hp釋放出的脂多糖結合刺激小腸潘氏細胞釋放抗菌肽,繼而產生強抗菌作用而減少IBD的發生,因而當Hp感染髮生時,IBD的發生率反而明顯下降。

在本研究中,對UC患者進行深一步探究可知,該類患者中,全結腸受累患者的Hp感染率低於部分結腸受累者,由此可推斷,Hp感染導致的免疫應答反應對UC患者病變程度有一定影響,UC通常被認為與Th1/Th2失衡有關。在IBD患者中,Crohn病Hp感染率最低,僅為6.45%,Crohn病主要以T-輔助性1(Th1)反應類型為主,當長期受Hp感染時,可導致Th1、Th2兩種表型之間出現平衡不穩定,減少抗炎細胞因子誘導Th1細胞模式,並增加了促炎症細胞因子,因而優勢的Th1模式有利於預期有關的炎症疾病,即Crohn病的發生,而國內外一些文獻結果也表明,Hp感染對Crohn病存在一定的潛在保護作用。Hp感染對腸控環境及腸黏膜的免疫反應有一定影響,長期進行抗菌治療的患者,其應用的喹諾酮類等抗菌藥物有較強的抑菌及殺菌作用,由於幽門螺桿菌對多種抗菌藥物均很敏感,可導致Hp感染率下降,但其他藥物對Hp感染的作用仍需進一步探究。

文章來源:楊曉平,劉揚. 炎症性腸病患者幽門螺桿菌感染分析.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誌 . 2018,28(20):3068-3071.

作者:楊曉平,劉揚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消化內科

關注消化界,精彩每天不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消化界 的精彩文章:

一口酒易致7種癌!防癌到底要怎麼做?
肝動脈-門靜脈瘺 肝內早期強化病灶

TAG:消化界 |